浅谈生物课堂有效结课的几种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02
教学实践
结尾的好坏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

一位高明的教师,常把最重要、最有趣的东西放在“末场”。

越是临近“剧终”,学生的注意力越是被情节吸引,激起对下一次教学的渴望,同时给学生以启发引导,让他们主动求索知识真谛。

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仅供同仁借鉴,希能提出宝贵意见。

一、归纳式结课法
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提纲契领地把该节课的主要内容加以概括总结,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其综合概括能力。

如学完“尿的形成和排出”后,归纳为如下几点:1点意义(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2个作用(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3个比较(血浆、原尿与终尿成分的比较)。

这样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零碎分散变为集中,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同时也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条理化、完善化。

二、悬念式结课法
在教学中,对前后知识有直接联系的新授课,一堂课内不能解释清楚的知识点,不妨设置一个“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来结尾,它能激起学生求知欲。

如学完“血管和心脏”一节时,我这样结课:在我们生命的每一秒中,心脏都在不停地向全身各处运输血液,那么血液在全身不停流动究竟有何意义呢?血液在人体中又是怎样循环流动的呢?这样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

学生为了寻根问底,会主动预习课文,为下一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串联式结课法
在几节或几章学完后,用串联式结尾将所学旧知识进行比较牵线,使前后知识贯通,融为一体。

如学完“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后,把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等名词概念串联起来,理清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一方面使知识在大脑中形成系统网络,另一方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加深了印象,增强了记忆。

四、口诀式结课法
如在学完“人体神经调节”后,教师把主要内容口诀化:
神经系统互联网
调节全身工作忙
脑和脊髓列中央
相连神经传八方
大脑皮质最高级
简单调控在脊髓
平衡协调小脑管
脑干呼吸和循环
中枢周围齐相协
通力合作创大业
教师把所学零散知识经过整理总结出的口诀,不仅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美文式结课
学完“植物生长需要水”后,我这样结课:植物对水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它深情地唱着恋歌:水儿水儿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有你滋润多甜蜜,我的姿容才帅气。

漂亮妹妹舞长裙,我也决不会动心;魂牵梦绕全是你,只有你懂我心意。

摘要:恩格斯曾经说过,文章“要有一个好的结尾”。

课堂教学也应注意结尾的设计。

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不仅能给人以美感和艺术享受,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掌握重点,提高能力。

关键词:结课法;串联式;有效
(下转第116版)
思维能力,使学生们的智力得到进一步开发。

二、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方法
1.强化课前研究
课前研究是否高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运用多媒体技术强化课前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好方法。

计算机备课使得教师可以随时修改教案,同时可以利用网上的共享资源,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修改进行备课,既节省了备课的时间,又加快了备课的速度和质量。

2.模拟化学中的微观世界
用计算机模拟化学中的微观世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生各项能力的保障。

所以,第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适时播放一些化工产品视频或者化工生产过程,把枯燥难懂的知识点转化成图文并茂的三维动画。

第二,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调动听、说、视多种感官的参与,延长学生保持注意力的时间。

第三,要将一些化学反应的微观信息用多媒体技术逼真地展示给学生们,为学生展示一个五彩斑斓的化学世界。

3.应用于疑难实验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基础,也是重点,运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实验教学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困难,这些困难通常出现在化学反应时间较长、现象不明显、毒性较大的实验中。

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就可以不必实际操作而在计算机上模拟一些实验,从而避免了有毒实验、腐蚀实验的难操作性。

4.运用网络技术虚拟现实
运用网络技术虚拟现实的目的是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能充分地被发挥。

所以,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化学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人机对话、虚拟现实等工具,争取为每个学生都能提供一个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依照自身的学习能力及知识水平自主学习。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中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对特定问题有针对性地辅导,是促进化学教学质量提高的有力保证,是使学生们响应素质教育政策的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1]连颖斌.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上的应用[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03).
[2]张诚.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B, 2013(03).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第三中学)
115--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3-02
教学实践
(上接第115版)数学建模是为了特定的目的,根据事物具有的内部规律,对现实世界的具体对象进行一定的抽象、归纳、假设和简化,运用综合的数学知识建立的一个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的建立需要具有系统而全面的微积分、概率论及线性代数的知识,反之,数学建模思想与方法的应用又会促进数学的学习和教学。

下面重点谈论一下数学建模对线性代数教学的促进作用。

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增强对线性代数重要性的认识。

线性代数的知识现在已经被工程、经济、管理、环保等学科直接应用,然而在线性代数本身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能直接地体会到线性代数的重要性。

通过数学建模的过程可以使学生深刻地体会线性代数在各个学科中的作用。

在数学建模中提高对线性代数学习的积极性。

线性代数的学习过程对于工科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与单调的,数学建模的过程就是把实际问题用数学符号和数学语言进行表述并求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对线性代数和实际问题的结合能力,认识到线性代数的实用价值,可以通过数学建模这个知识的载体
来增强对线性代数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建模是贯穿线性代数理论知识的

学建模的过程中能使线性代数知识形象化。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四城市间的单向航线如图所示,请用数据明航线间的通航关系。

对此我们可以建立如下的关系式:a ij =
1,从i 市到j 市有1条单向航线,
0,从i 市到j 市没有单向航向,
{则上图的关系式可用矩阵表示为
A=(a ij )=
0111100001001
1


⎢⎢⎢⎢⎢⎢⎢⎢⎢⎢⎢⎢⎤⎦
⎥⎥⎥⎥⎥⎥⎥⎥⎥⎥⎥⎥数学建模的过程中能使线性代数的知识系统化。

线性代数研究的主要内容为行列式、矩阵、向量及向量组、线性方程组、二次
型、线性空间及线性变换。

虽然说在内容上不是很多,但知识点较多,知识之间的网络关系错综复杂,对于初学者来说难以准确而深刻地把握。

通过数学建模这一具体的应用过程,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寻找理论性较强的线性代数这一课程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在理论知识的梳理过程中实现线性代数的知识系统化。

数学建模能使线性代数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得以延伸。

数学建模的过程虽然是以数学知识为基础,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的一个结合与应用的过程,同时又是对自己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的一个搜索与筛选的过程。

但是在建模的过程中真的很难确切地说用到课本上的哪一章或哪一节的知识点,这就必须要求学生对自己掌握的已有的线性代数的知识做一次梳理和升华,从而实现广度和深度上的延伸。

数学建模能促进学生对线性代数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

数学建模的过程就是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各个学科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假设、简化、抽象、符号化、计算、预测的过程。

比如现在的数学建模的过程已经和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完全地融合在了一起,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信息的检索、数据的计算、论文的撰写等环节,在每一个环节中都不可避免地使用了计算机和网络,可以说现在的数学建模的过程,特别是数学计算的过程离开了计算机软件是根本无法完成的。

同时数学建模也与各个学科进行了很好的融合与促进。

总之,数学建模的过程中能使线性代数的知识实用化,能够增强线性代数知识的针对性,是学生学习线性代数的催化剂。

数学建模过程对线性代数的教学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数学系编.线性代数[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M ].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简介:杨德志,1979年02月16日,男,汉族,山东费县,青
岛理工大学(临沂),讲师。

王海霞,1979年02月16日,男,汉族,山东费县,青岛理工大学(临沂),讲师。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理工大学<临沂>)
建议同学们写一篇作文以表达植物对水的感恩之情或讴歌水对植物的奉献精神。

一段充满人文气息的结尾,动听而煽情,在小结植物生长需要水的同时,又延伸出更深更远的教育内涵。

六、激励式结课
在结课时,可联系本课内容,用激励的话语来激励他们学好生物课。

如学完“脑的结构与功能”后,我这样结课:人脑十分复杂,我们还远未了解其所有的功能。

可以说当我们真正了解了人脑,才能真正认识我们自己。

为了探索人脑的奥秘,发达国家已制定了脑科学研究的长远计划,并宣布21世纪是“脑科学时代”。

我国也将此列为重点科研计划———“攀登计划”。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探索,揭开大脑神秘的面纱吧。

在结课时,教师有意识多向学生介绍些生物与疾病、食物、能源、环境、资源等关系及存在的难题和未解之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攀登科学高峰的进取心。

总之,结课无定法,妙在巧结中。

因此,每位教师都应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重视并进行课堂教学结课艺术的学习与研究,不断总结创造及运用课堂结课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结课艺术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
数学建模对线性代数教学的促进作用
文/杨德志
王海霞

要:结合具体的实例在线性代数的重要性、知识的形象化、知识的系统化、知识深度和广度的延伸、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
论述数学建模对线性代数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数学建模;线性代数;促进
116--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