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和图形”评课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文档
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和图形〞评课稿
“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系小学低年级数学中具体概念教学的典型教例。
本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充分表达了小学生学习数学具体概念的一般特点或规律,与现代学习心理学和教学心理学所揭示的知识学习和教学的根本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观察物体──区分比拟──提出与验证假设──抽象概括〞四个阶段;将本课的根本教学方法确定为从概念例证认识到概念意义获得的概念形成法。
这种安排是符合小学生习得具体概念的心理活动的一般机制和实际需要的。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学生通常是在区分概念的正例和反例的过程中到达对概念意义的理解的,因此,教师在呈现概念的例子的时候,不仅要向学生呈现概念的正例〔如圆柱的正例茶叶筒、易拉罐等〕,还应该向学生呈现概念的反例〔如圆柱的反例粉笔、削过的铅笔等〕,这样,可以援助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知觉区分,更明确地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本质特征,以到达对概念意义的把握。
学生身心健康开展的要求,将实践能力的培养、合作意识的教育以及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的教育等教育理念渗透在数学概念教学之中,使学生既学习了数学知识、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方面又受到肯定的熏陶和训练,可谓一举两得、一箭双雕。
“玩〞中学、在“乐〞中思、在“赛〞中比、在“比〞中做,为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制造了有利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