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离子试题答案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离子试题答案及解析
1.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微粒是
A.阳离子B.分子C.原子D.阴离子
【答案】A
【解析】在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若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表示原子,若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
则表示阳离子,若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则表示阴离子,从题给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该微粒
的质子数是11,大于其核外电子数10,故表示的是阳离子。
故选A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理解和熟记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含义,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是解题的
关键。
2.(6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
(1)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D
(2)比较下列两种变化:①水加热变成水蒸气;②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从微观粒子的角度
分析,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
(3)右图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
(4)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
A、B、C、D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字母序号);
若8 g B参加反应,则生成D的质量为 g。
物质A B C D
【答案】(1)B C
(2)①中水分子没有改变,分子间隔变大;②中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
O分子
(3)H+和OH—结合生成了H
2
(4)D; 9
【解析】(1)题中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BC的质子数都是8,属于同种元素。
(2)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①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隔变大;②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
O (3)由题中图示可得,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了H
2
分子。
(4)由题中图示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A、B、C、D中
属于氧化物的是D,即,反应中B和D的质量比为32:36=8:9,若8 g B参加反应,则生成D的质量为9g。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合成方程式;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
点评: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电解水时化学变化,水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根据题意,写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解答第(4)小题的关键。
3.(6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F
(1)从图A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①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8.09 ②该元素符号为Si
③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④由该元素组成的单质常温下为固体
(2)B ~ F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序号),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序号),属于阴离子的是(填序号)
(3)E表示的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或“失”)电子,在化合物中通常显价。
【答案】(1)①
(2)B D CF F
(3)失 +2
【解析】(1)由图示A可知: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元素的符号为Si,则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且常温下形成的单质为固体,故①错误。
(2)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则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选BD;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示意图中微粒的质子数相等为同一种元素,故选CF;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当核外电子数大于质子数时,为带负电的阴离子,故选F。
(3)E最外层有2个电子,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点评:理解和熟练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关于下列三种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同一种原子B.X表示阳离子C.Y显电中性D.Z表示阴离子
【答案】C
【解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外面的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对外不显电性。
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阳离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阴离子。
选C。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离子。
点评: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阳离子的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阴离子的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
5.在如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错误的是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D.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
【答案】A
【解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
原子中,质子数=核电核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得电子则形成阴离子,失电子则形成阳离子。
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其化学性质。
题中•的质子数是8, 的质子数是10,它们不是同一类元素;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粒子的最外层得了2个电子,是阴离子;‚既没得电子,也没失电子,是原子。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
点评: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了原子的结构,原子中,质子数=核电核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得电子则形成阴离子,失电子则形成阳离子。
6.下图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钙原子的
A.质子数为20B.电子层数为3
C.最外层电子数为10D.核外电子数为40
【答案】A
【解析】由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为20、电子层数为4、核外电子数为20、最外层电子数为2。
故选A。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熟记规律: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
点评: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应物质的性质,记住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的性质及用途是解答本题关健,难度不大。
7.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
A B C D
【答案】D
【解析】阴离子是得了电子,带负电荷的粒子,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
A、核内质子数是10,核外电子数:2+8═10,属于原子,故A错;
B、核内质子数是11,核外电子数:2+8═10,属于阳离子,故B错;
C、核内质子数是13,核外电子数:2+8+3═13,属于原子,故C错;
D、核内质子数是17,核外电子数:2+8+8═18,属于阴离子,故D正确;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根据阴离子的特点: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
8.(2分)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属于阳离子的是。
(填序号)
【答案】 A ; B、D
【解析】根据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氦为2个),
稀有气体元素不易失去,也不易得到电子,由原子直接构成.因为: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内质
子数;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
E、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为氦原子,故A为稀有气体;
F、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
G、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6,虽然为原子,但为碳原子,不属于稀有气体;
H、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
故答案为A ; B、D.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熟记规律: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
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掌握稀有气体
元素的原子特点。
9.(3分)某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体内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该元素的原子结
构示意图为:,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该原子核外有_________个电子层,
该元素属于 _________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答案】20 4 金属
【解析】①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②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原子核外
有四个电子层;③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非金属元
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④元素的正化合价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解答。
①
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得: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8+2+8=20;
②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
③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可判断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简单分类。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理解与掌握,并能根据原子结
构示意图的特点判别元素的种类进行解题的能力。
10.(4分)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比如说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请写出构成下列物质的具体微粒名称:二氧化碳是由 ____________构成的,铁是由_________ 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构成的。
【答案】二氧化碳分子铁原子钠离子氯离子
【解析】根据金属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气态非金
属单质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考点】物质的微观构成。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4分)下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③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则x = .
(2)属于稳定结构的原子是;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属于阴离子的是(都填序号)。
【答案】(1) 12 ;(2)③④⑤②④④
【解析】(1)由于③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可知,其带正电荷的质子数要比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
数多两个,故x=12.
2)根据通常认为最外层有8个电子(最外层是第一电子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属于稳定结构的原子是③④⑤;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②④;阴离子中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故④属于阴离子。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概念;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结构示意图及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辨别微粒种类方法的掌握与在解题中应用的能力.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特点。
12.(1)下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据此在下表中填写有关该元素的信息。
(2)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当x – y = 10时,该粒子是________类别(填:“原子、分子、离子” )
【答案】(1)
(2)原子(填:“原子、分子、离子”)
【解析】(1)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元素符号为:Cl;形成离子的离子符号为:Cl-;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1;该元素与钠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
(2)因x-y=10,则x=10+y,因此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故答案为:原子。
13.下列原子中的各微粒数,与元素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
A.中子数B.质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D
【解析】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所以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故选D.
14.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
(1)锶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相对原子质量为。
(3)图2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答案】(1)金属(2)38 , 87.62 (3)-Sr2+
【解析】(1)锶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2)锶元素的核电荷数为38,所以质子数为38,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
(3)图2中的结构显示失去了2个电子,所以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15.跟铵根离子(NH+4)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粒子是( )
O B.LiF C.OH-D.Na+
A.H
2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解题根据是粒子的质子数等于各原子的质子数之和,
中性微粒中(原子或分子)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阳离子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减去电荷数,而
阴离子的电子数为质子数加电荷数。
NH+4具有11个质子,10个电子,应该与D相同。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微粒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关系,明确中性微粒、阳离子、阴离子的电子的数
目计算是解答的关键。
16.某元素R,其原子结构中M(第3)层电子数是L(第2)层电子数的3/4,则该元素的离子
结构示意图是( )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即第一层电子数不超过2个,每层电子数不超
过2×n2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如果第一层是最外层,那么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2个),电子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内。
结合题意可知,第二层有8个电子。
根据核外电子排布可知,该原子第三层电子数为8×(3/4)=6。
应该得到2个电子。
点评: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7.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观察它们的特征完成下列问题:
(1)属于原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②③⑤⑦(2)④(3)⑥(4)②(5)③与④,⑤与⑥(6)③④(7)①⑤⑥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种类的判别。
解此题的关键在于①要明确判断粒
子种类(原子、阴离子、阳离子)的依据是粒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大小。
当质子数=电子数时,呈中性,为原子;当质子数>电子数时,带正电荷,为阳离子;当质子数<电子数时,带负电荷,
为阴离子。
②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上述七种结构示意图包含内容丰富,在读懂的基础上再
根据上述判断回答问题。
点评: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8.根据下列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各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符号:
A B D E
(2)图中表示阳离子是 (用序号表示,下同),表示的阴离子是,表示原子的是
(3)图E表示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变成离子
(4)图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和。
【答案】(1)、Cl Mg2+ Na Cl-
(2)、B E ACD
(3)、氯得阴
(4)、A 和 E
【解析】(1)由结构示意图可知A为氯原子,B为镁离子,C为氩原子,D为钠原子,E为氯离子,符号分别为Cl Mg2+ Na Cl-
(2)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原子不带电;
(3)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是氯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7,容易得电子,带负电荷,成为阴离子;(4)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19.(3分)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填字母),
(2)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
(3)若D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则X 。
【答案】(1)C (2)A、E (3)12
【解析】1)电子层的最外层是8个电子(氦是2个电子)时为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
时易失去电子使次外层变为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大于4时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为8电子稳
定结构;C选项中的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最外层电子书1<4,容易失去电子;
(2)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A、E
(3)D的质子数为 D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D的质子数为2+8+2=12,为镁元素,则X=12
20.已知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2分)
(1)在化学反应中,钠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变成______(填“阴”或“阳”)离子。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关系密切。
【答案】阳最外层电子数
【解析】1)根据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变成阳离子,故答案为:阳;
(2)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故答案为:最外层电子。
21.(4分)下面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它与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为:。
(2) 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字母)。
(3) D粒子的化学性质与A、B、C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字母)。
【答案】(1)11,NaCl (2)A、B (3)C
【解析】(1)根据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可知,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钠原子的最外层
电子数是1个,易失去1个电子,显+1价,氯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个,易得1个电子,化合价显-1价,故二者形成的化学式是NaCl;
(2)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由图可知A、B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
(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粒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与其相同的是C。
22.根据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钠离子符号为Na+B.它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C.它是一种金属元素D.它的离子核外有11个电子
【答案】D
【解析】A、钠离子符号表示为Na+,故选项正确;
B、它的原子核外有2+8+1=11个电子,故选项正确;
C、钠是一种金属元素,故选项正确;
D、它的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说法错误;
故选D.
23.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A.铜B.氧气C.氯化钠D.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A、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故A错误;
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B错误;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C正确;
D、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24.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答案】B
【解析】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A、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核电荷数=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为阴离子,故A不符合题意;
B、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B符合题意;
C、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核电荷数=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故C不符合题意;
D、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核电荷数=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
25.根据右图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②③④
回答问题:
⑴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填序号,下同)。
⑵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
【答案】(1)2 (2)1 3
【解析】(1)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属于阳离子的是:②;
(2)根据通常认为最外层有8个电子(最外层是第一电子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由结构示意图可得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①③
26.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它们可能是( )
A.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B.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C.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D.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元素的概念,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可推断:质子数相同,说明肯定不是不同种元素的粒子;“核外电子数不同”,说明它们核外电子结构不同,据此即可判定正确的选项。
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质子数一定不等,故A不选;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质子数必然相同而核外电子数一定不同,故B正确;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其质子数必然不同,故C不选。
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完全有可能,例如O
分
2子,其质子数为16,核外电子数也为16,而S2-的质子数为16,但其核外电子数为18,显然D 正确。
点评:解答本题必须理解相同质子数、不同电子数的含义,才能正确解答。
27.(8分)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A~E共有种元素,B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该元素的原子容
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填序号,下同);(3)表示阴离子的有;
(4)表示阳离子的有;(5)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
【答案】(1)4 2 得到(2)B D (3)A E (4)C (5)A C E (6)B
【解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等于元素周期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相同则属于同一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电子时,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1)从图中可看出有4种质子数,所以有四种元素.B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所以B在第二周期.且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易得到电子.
(2)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表示原子的是BD.
(3)阴离子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所以表示阴离子的是AE.
(4)阳离子中,质子数大于电子数,所以表示阳离子的是C.
(5)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电子时,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6)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个的,发生化学变化时,易得到电子.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元素的概念.
点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时,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等于4个时,易得到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28.跟铵根离子(NH+4)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粒子是( )
O B.LiF C.OH-D.Na+
A.H
2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解题根据是粒子的质子数等于各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中性微粒中(原子或分子)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阳离子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减去电荷数,而阴离子的电子数为质子数加电荷数。
NH+4具有11个质子,10个电子,应该与D相同。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微粒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关系,明确中性微粒、阳离子、阴离子的电子的数目计算是解答的关键。
29.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B.该是一种金属元素
C.该粒子是阳离子
D.该粒子具有稳定结构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解题时根据题目中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判断:最外层电子数是否为稳定结构,元素种类,离子种类(阳离子、阴离子)等信息,再根据
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就可以推测原子的电子层排布情况。
题给是Al3+的结构示
意图,表示的离子是阳离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元素为金属元素,但它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点评: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30.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
A.干冰B.黄金C.金刚石D.氯化钠
【答案】D
【解析】A、干冰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B、黄金由金原子直接构成;
C、金刚石由碳原子直接构成;
D、氯化钾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