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美术出版社
2023年浙美版(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
浙美版〔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1、五彩的烟花教材分析:本课以《五彩的烟花》为题,意在通过中国传统节日放烟花的习俗,表现烟花绚烂辉煌的瞬间。
教材选择以油画棒或蜡笔〔这两种作画工具学生可自由选择,以下为了表达的便利只写油画棒这种作画工具〕和水彩涂色相结合为主的作画方法,目的是为了培育学生初步的作画力气,还要进一步培育学生寻常观看和表现惊奇事物的力气和良好习惯。
教材中供给了油画棒和水彩涂色的作画步骤,帮助学生初步把握油画棒和水彩涂色的根本技巧;供给了张凭《忽报人间曾伏虎》的国画作品,让学生领悟画家对烟花的感受;四幅烟花照片和两幅学生作品都表现得颜色夺目和富有情趣,使学生有更多的感性学问,为他们的创作打下根底教学目标:1.连续学习颜色的初步学问,进一步生疏各种颜色。
2.初步学习油画棒〔或蜡笔〕和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涂色技巧,培育学生的观看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等。
3.观看烟花的颜色变化,表现节日烟花的美,促使学生养成寻常观看和表现惊奇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初步把握油画棒和水彩相结合的画法。
难点:学生通过认真观看后,能较自如地表现对烟花的感受。
课前预备:〔学生〕油画棒、水彩颜料、纸张等常规作画工具〔教师〕范画、烟花图片等教学过程:1.激趣。
(1)学生回忆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放烟花的情景〔留意讲清时间、地点、人物〕。
(2)出示烟花图片,提问:你觉得烟花很美吗?为什么?(3)提示课题:《五彩的烟花》。
2.赏识。
(1)出示范作,让学生说说最宠爱哪幅,并说明缘由〔从颜色、外形和构图等方面进展描述〕。
(2)学生思考:怎样表现放烟花时的惊奇情景?3.指导。
(1)教师示范创作步骤:用油画棒画出烟花,用水彩涂底色,涂满底色〔特别强调留意运笔的力度、颜色搭配、主题的刻画和整体的意境等〕。
(2)赏识范作,学生体会创作过程。
4.创作。
(1)主题:画出放烟花的情景〔没有放过烟花的同学可以画想象中的烟花〕。
(2)建议:可以画节日中五彩的烟花,也可以设计自己宠爱的烟花式样,还可以适当地夸大想象,表现自己对烟花的感受。
了解各版本的小学美术教材的差异
了解各版本的小学美术教材的差异小学美术教材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的重要教育资源之一。
不同版本的小学美术教材在内容、形式和教学方法上会有一定的差异。
了解各版本小学美术教材的差异对于教师和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的选择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版本的小学美术教材及其差异。
一、人民美术出版社版人民美术出版社版小学美术教材是我国普通小学使用最广泛的美术教材之一。
该版本教材注重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倡导学生通过观察、感知和思考来发现美。
教材内容生动丰富,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其中,绘画、造型和手工三个模块均得到充分的展开,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全面的艺术修养。
二、人教版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是另一个常见的版本。
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审美能力,通过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感知美的规律,并激发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该版本教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生的艺术实践与创作,通过课程设计和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
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鲁教版鲁教版小学美术教材是山东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该版本教材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材内容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地方文化特色,突出了地域文化与学科知识的结合。
教材特色明显,活泼生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感知、表达和创造美。
四、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小学美术教材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版本。
该版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强调学生的实践和创造,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和观察力。
教材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结合了国内外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研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和审美情趣。
综上所述,各版本的小学美术教材在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上存在差异。
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根据自身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目标灵活选择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材。
而学生则可以通过综合比较不同版本的教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学习方式和教材,从而更好地发展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
最新人民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习,他们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
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
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习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总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
运用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美术作品的特征,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熟悉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教材分析:该教材贴近学生的心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
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9课。
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有不少系列的课,教学内容前后联系比较紧密,非常适合学生较深入地做一个专题。
并且有些教学内容还设计成了案例学习、问题学习和项目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应多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学习,增加学生集体合作的机会。
其次本册教材继续体现了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关注美术文化的渗透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等特点。
四、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造型·表现”: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选择合适自己的各种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运用对比和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开创者
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开创者作者:林阳来源:《中国美术》2013年第04期[编者按]邵宇,一位有着传奇般经历的共产党人。
皖南事变中他被囚于上饶集中营,后越狱回到革命根据地,并根据亲身经历创作了《上饶集中营》《千山万水》等优秀作品。
邵宇,一位优秀的画家。
徐悲鸿先生称赞他的连环画画风“用来描写中国社会非常适合。
可称简约、紧凑、扼要,而极具力量”。
从早期控诉日本侵略者罪行和反动派滔天罪行的木刻,到抗美援朝前线的一系列战地素描,再到改革开放后的水彩和国画作品,那流畅的速写线条和优美的色块交织在一起,给人以美好的印象,彰显出画家几十年来长期深入生活和多年艺术技巧磨练的结果。
邵宇,一位杰出的美术出版家,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创始人之一。
无论是首次获得莱比锡国际书籍博览会金奖的《苏加诺总统藏画集》,还是60卷的巨献《中国美术全集》、三百多卷的《中国美术分类全集》,无不洒下了他辛勤的汗水,为人美社赢得了声誉。
邵宇,一位子女眼中的好父亲。
在身兼多职而又不舍得放弃自己钟爱的艺术专业的情况下,仍然无微不至地关怀着自己的孩子。
这是一位值得我们铭记与怀念的人。
一邵宇出生于辽宁省东港市的刘家屯。
他7岁那年,在庄河县立小学读书。
“九一八”事变后,邵宇在孤山中学读书。
孤山中学有个日文教员,经常向学生灌输“满洲国就是王道乐土”等谬论。
儿时的邵宇痴迷于画画,有一次,邵宇画了一张丑化日本鬼子的漫画,被那个教员发现,抓起教鞭就要抽邵宇的头,邵宇钻到课桌下面,抓住他的脚,将他扳了个脸朝天。
1934年春,邵宇考入奉天的美术专科学校,绘画,把邵宇引入一个美妙的世界。
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任意杀戮,奸淫掳掠,让他十分痛恨。
他写了几篇小说,其中一篇是以汉奸李寿山枪杀抗日英雄邓铁梅的事情为背景,小说在美专校刊上登载,他还为自己的作品画了插图。
1935年冬,邵宇考入北平美术专科学校。
在这里,邵宇眼界大开。
德国版画家珂勒惠支,还有法国画家杜米埃、米勒对邵宇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再议“大美术出版”——以早期人民美术出版社为例
又分 为 “ 中国古代美术” 、 “ 中国现代美
唐 代 的战 马 、 宋 代 的小 品画 、 文艺
大 约2 f ) 世 纪j ( 1 年代 中期 以后 ,我 们 又致 术”、 “ 外 国美 术”、 “ 工艺 美术”、 “ 民 间美 复兴 时期的 三杰》、 婴戏 图与货郎 图 …… 力 于批 判 地 继承 和发扬 古代 的 、外 国的优 秀 术 ”、 “ 现代 美 术家 画 集 、 画选”、 “ 摄 影 画
们是 否还 需要传统纸质 图书?是否还需要传统出版社和编辑?是 否还需 要 图书销售 的传统 实体渠道?这 一 系列问题被抛给 了在 出版业 中摸爬滚 打的 出版人。作为 出版业态 中更为小众的美术图书出版 又该如何面对? 正如2 0 世纪8 0 年代 中期 曾有入提 出 “ 中国茴穷途末路” 一样 ,传统美 术
拦目责 鳊, 刘 竞艳
多边联谈 一 题
【 编者按】 早在 2 0 0 9 年 ,我 国的 数 字 出版 业 总 值就 达 到 了7 9 5 亿 人 民 币,超 过 了
答 案是 否 定 的。
传统 ( 纸质 )书报刊 出版物 的生产总值;根据 国家新闻出版广 电总局发 布 的统计数据 ,2 0 1 2 年 中国数 字 出版 产业总产值更是 达到 了l 9 3 5 . 4 9 亿 元 ,增长速度令人惊 叹。 自数字 出版诞生 以来,对传统纸质 图书 出版 、
出版 是 否 也 正面 临 着 “ 穷途 末 路” 的 困境?
武忠平 、雅昌文化集团副 e - , 裁张东 ,请他们结合在社长年会上的发 言整
理 , 就 以上 问题 展开 讨论 。
再 议 大 美 术 出版 "
以早期 人 民美术 出版社为 例
文 -汪 家 明
人民美术出版社推出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10册
人民美术出版社推出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10册柳 果 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台湾锦绣文化企业联合编辑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大型系列画册,将陆续选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绘画大师作品出版专集。
人民美术出版社已编辑出版了黄宾虹、潘天寿、朱屺瞻、黄秋园、石鲁、李苦禅、吴作人、吴冠中、关山月、黄胄10位绘画大师的专集。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黄宾虹》一册选编了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黄宾虹1934年至1954年创作的山水画精品157幅,由专家杨陆建写序,深入地介绍了黄宾虹山水画的艺术成就。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潘天寿》选编潘天寿1922年至1965年的山水、花鸟及书法作品134幅。
由万青力撰写代序,《关于潘天寿及中国现代绘画的评价》。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朱屺瞻》选编朱屺瞻个人珍藏1954年至1993年创作的写意花鸟、山水作品187幅,并由张纫慈、章涪陵撰写论文《艺高德馨,草堂长春》。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黄秋园》选编黄秋园纪念馆等单位供稿,画家1947年至1978年创作的中国画作品167幅,以写意山水为主。
本集由薛永年撰写题为《黄秋园艺术论》的论文。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石鲁》,选编了石鲁1950年至1979年的中国人物、山水、花鸟、书法作品179幅。
刘曦林撰写《石鲁的旅程与艺术风神》评论文章。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李苦禅》选编李苦禅自30年代至1983年所创作的大写意花鸟画及书法作品197幅。
由李苦禅纪念馆供稿,由李燕撰写论文《深深内蕴的力量,跃跃勃发的生机》。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吴作人》选编吴作人自1931年至1980年间创作的油画作品、素描速写作品及中国画、书法作品197幅。
由闻立鹏撰写题为《吴作人的艺术道路》的论文。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吴冠中》选编吴冠中1960年至1992年间创作的油画、中国画186幅。
翟墨写有评介论文《天堂梦寻》。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关山月》选编关山月1939年至1993年的中国画作品(包括人物、山水画、花鸟画)166幅,由端木蕻良撰文《万里风云关山月》进行评述。
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科学研究院)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大人国 小人国
大人国 小人国
PPT精品
观看名家画作
3/22/2022
PPT精品
《大人国 小人国》 托尼·沃尔夫(意大利)
PPT精品
我们来比较
3/22/2022
PPT精品
我们来比较 • 物
3/22/2022
PPT精品
画面主体物是 什么?
画面背景是 什么?
PPT精品
我们说一说
3/22/2022
PPT精品
• 如果你是个大人,当你来到小人 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PPT精品
• 如果你是个小人,来到了大人 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PPT精品
大家爱画画
3/22/2022
PPT精品
实践要求
一、大小对比明显 二、画面丰富有想象力
PPT精品
我们会评价
3/22/2022
公 司 软 腭 为 人 体 热 饭 围 绕 捍 卫 条 约 人 体 也 日 夜 人 因 为 沿 途 统 一 欧 哟 与 体 育 体 育 人 体 也 有 体 育 课 接 过 槐 金 金 葵 花 进 口 货 更 好 的 回 答 让 他 觉 得 他 于 一 九 一 九 到 海 地 工 人 华 人 特 他 太 太 和 任 何 人 提 及 然 而 他 二 句 土 语 竟 如 同 人 体 二 条 儿 童 却 如 同 去 幼 儿 园 为 特 区 哦 他 [ 去 推 敲 人 提 起 瑞 特 辟 哦 却 人 推 入 桃 花 片 热 体 哦 聘 请 人 体 期 间 提 起 人 体 哦 聘 请 热 键 提 起 如 哦 行 业 我 日 夜 [ 区 近 日 哦 电 话 费 计 亏 损 的
PPT精品
评价与展示
一、大小对比 是否明显
二、想象力是否 丰富
PPT精品
最新2018年人美版(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最新2018年人美版(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完整版)人民美术出版社(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本册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第一期学生,有以下特点:学生有浓厚的绘画兴趣;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能进行完整的画面构思、表现;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坚定的美术学习目标。
二、教材简析各课内容的编排有很多漂亮的图片,展示了学生活动过程及其学生作品图片,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参考和学生自学。
全册共27课,活动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单一到综合、由课内到课外的原则,教材编排方式较一年级教材有所改变,所以教学的设计也要有所变化:1.更加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
2.加强了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综合。
三、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爱美、寻美、创美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的情感。
2.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各种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3.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尝试使用多种媒材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并能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造型活动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4.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欣赏美,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5.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多种综合、探索体验活动,发展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
要帮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创新的欲望。
3.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传统美术课程评价是一种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的鉴定和甄别,现代课程评价应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要突出评价的过程和个性差异性,建立发展评价体系。
人民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美术全部教案
一、引课:课件呈现图像(方形和方块)生:一个是平面的图像,一个是立体的图像(二)立体图像与平面图像1、正是因为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立体形象,所以我们常常能在生活中的许多地方看到关于立体形象的描绘。
这些立体图像比平面的图像更能够体现物体的空间感和体积感,而当我们要把一个物体的形象向别人描述时,立体图像会省掉许多形容的语言——立体图像比平面图像更能体现出物体的体积与量感。
2、平面:二维空间无透视装饰易立体:三维空间有透视真实难3、展示图例:(三)为什么我们需要用受绘线条来表达立体图像?——手绘线条图像具有记录、说明、叙事、交流、抒情的功能,并且是一种最简洁、最形象的日常交流的语言。
——与素描、色彩画相比较,用手绘线条图像表达显得不仅快,而且还具有一种简洁、清爽的美感。
(四)手绘立体图像表达的三种形式:1、表达直观感受的方法:按照物体的视觉现象予以表达,一般要符合透视规律。
这种方法能较真实地再现各种立体物象。
2、表达结构分析的方法:把一个物体看成是透明的,将被遮挡的部分画出来。
这种方法能更清晰地表现物象三维关系的本质特征。
3、表达主观理解的方法:根据作者对物体结构认识、理解的一种表达方式。
(五)关键:描绘各种立体图像应首先把各种复杂图形在头脑里归纳成几个基本形体,只要表达出物体的三个面就能把物体的高度、宽度和深度的立体感表现出来。
(六)手绘立体图像在生活中的应用:三、作业练习:选择一种立体图像的表达方法画一件物品。
四、板书设计: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一、表达直观感受的方法二、表达结构分析的方法三、表达主观理解的方法。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人民美术出版社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1会变的线条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初步感受不同线条带给人的美感。
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B.能用不同线条组织一副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
C.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A.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
(2)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线条表现美感。
[教学时间]1—2课时[教具准备]相关图片的课件、有各种线条的范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1、课件出示画有各类线条的绘画作品给学生欣赏。
2、启发学生了解线条的作用,体会线条组合的美。
3、揭示课题:会变的线条。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景物照片,了解大自然中各种和绘画方法。
2、线条练习。
(1)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画几组不同排列形式的线条。
(2)展示交流,教师指导评价。
3、以一些图形让学生选择其中—种并用线条加以装饰。
4、用投影讲解同一种图案添加不同线条产生的不同效果。
5、欣赏范例,了解用线条可以表现一幅完整的作品。
6、分组练习,用线表现一幅作品。
7、师生交流,明确用线排列方法。
8、学生明确方法、构图设计完成制作。
三、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1、观察书中图片时,要引导学生观察景物中线条的排列规律,从中体会密集线条排列的美感。
2、作线条的练习是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出各种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法,为以后的作业作铺垫。
3、以小组形式讨论及绘画,能让学生集思广益,开拓思路。
让学生先添加后创作,由易到难,解决了难点。
4、绘画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用彩水笔直接作画,培养学生肯定用线的能力,同时要鼓励画出新颖独特的线条。
四、评价建议:1、先小组评选,再集体交流2、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第二课时—、情景导入:1、课件欣赏图片,使学生初步了解线条的种类和作用。
2、揭示课题:认识线条。
人美版(杨力主编)小学美术精品课:图形变变变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美术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图形变变变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教材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6月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图形概括生活中的事物。
2.学会用图形拼贴成一幅画。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能撕出各种规则的图形。
2.能用图形拼贴成不同的画面。
教学难点:
1.撕出各种各样的形状。
七、艺术实践:利用撕纸的方法,利用简单的形状表现自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欢的事物。
八、艺术评价:从造型美观,颜色和谐,构图合理这几点来评价一下自己的作品。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2.用撕出来的图形拼贴出精彩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观看城堡的视频,让学生从城堡中发现不一样的形状。
二、观察生活中的物品,用不同的形状概括。
三、观察一幅摄影作品和一幅油画作品,看看他们都有哪些图形。
四、教师示范怎么撕出各种规则的图形。
五、说一说,不同的形状能拼出生活中的什么事物。
六、教师示范:怎么用各种形状制作出一幅拼贴画。
第15课 面具 教学设计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
第15课面具(教学设计)
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1.通过观察、分析不同的面具风格,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面具的艺术特点,学习制作面具的方法。
2.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探究和相互交流中学习面具的特点,感受面具带给我们的美感,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以及对面具艺术的兴趣和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内容
通过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多种面具风格的欣赏,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特点,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以及材料的运用。
教学过程
1导入
提问:你都见过哪些面具?你知道哪些关于面具的知识?学生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