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初中校区东区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甲、乙、丙、丁为四辆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小车,它们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A.甲和丙B.甲和丁
C.甲、丙、丁D.乙、丙、丁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
B.误差是难免的,所以减少误差是不可能的
C.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减少误差
D.如果测量次数非常多,取平均值,误差就不存在了
3.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若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2∶3,运动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1,则甲、乙的通过路程之比是()
A.3∶1B.3∶2C.4∶3D.3∶4
4.甲、乙两辆车沿着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它们行驶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B.前3s内,甲车的速度等于乙车的速度C.当t=3s时,乙车通过的路程是90m D.当t=5s时,甲、乙两车相距40m
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记录的相等时间隔里小车往右运动的情景,则小车刹车过程的运动情景可能是()
A.B.
C.
D.
6.在《与朱元思书》中有这样一句诗句“风烟俱静,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后两句写的是诗人乘坐着船随江水飘荡,任凭船随水漂去。
从物理学角度,若诗人认为船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诗人自己
B .空中飞鸟
C .岸边青山
D .天上云朵
7.一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起跑的速度是9m/s ,中途的速度是8m/s ,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2m/s .如果他的成绩是10s ,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9.7m/s
B .10.0m/s
C .10.3m/s
D .10.7m/s
8.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为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则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 )
A .1∶2
B .2∶1
C .9∶8
D .8∶9
9.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为2:1,路程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A .4:9
B .3:4
C .3:1
D .1:3
10.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
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 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 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 。
则( )
A .小张的速度最大
B .小王的速度最大
C .小李的速度最大
D .三人的速度一样大 11.图为滨河大道上某处区间测速的警示牌。
根据这块警示牌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
( )
A .应不少于12min
B .应不超过12min
C .应不少于20min
D .应不超过20min 12.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
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
A .10cm/s
B .9cm/s
C .8cm/s
D .7cm/s
13.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1v ,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2v ,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时间为221
v v v
B .钢轨的长度为1221
v v t v v - C .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时间为
121
v v v - D .钢轨的长度为(v 2-v 1)t 14.2019 年 10 月 1 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中,由陆、海、空三军航空兵组成的12 个空中梯队,以前所未有的磅礴阵容接受检阅。
如图所示是某架飞机悬挂着国旗匀速通过天安门上空的情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以天安门为参照物,国旗是运动的
B .以飞机为参照物,国旗是运动的
C .以国旗为参照物,飞机是运动的
D .以飞机驾驶员为参照物,飞机是运动的
15.外卖小哥正骑着电动车穿行于大街小巷,相对于什么参照物而言,可以认为他是静止的( )
A .来来往往的行人
B .迎面而来的车辆
C .他所骑的电动车
D .街道两边的房屋
二、填空题
16.如图①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mm ,木块的长度是_____cm 。
如图②所示,此时停表示数为_____s 。
17.地球同步卫星的“同步”是以_____作为参照物;坐在行驶的车内,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这里的“后退”是以_____作为参照物。
18.201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
这次阅兵展现了我国武装力量建设的巨大成就,极大的树立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阅兵中有六个新机型尤为瞩目,其中有海军的“歼﹣15”。
假设该飞机在航母跑道上滑行大约0.16km后起飞升空,用时约10s,则飞机在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m/s,合_____km/h。
起飞后,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是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19.如图是某汽车通过一平直公路时记录的v-t图象,甲、乙、丙、丁四个过程中,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___。
20.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最高限速为40km/h,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_____ h。
小聪在车上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运动,他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
21.(1)如图所示,读数正确的是_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
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25.98cm、26.00cm、26.02cm、26.42cm,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______。
22.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
____km/h。
若以此速度行驶30km需要的时间是___min。
23.如图所示,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cm,图乙中机械停表的示数是________s。
24.利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如图小洛在研究物体运动时作出的几个图像,甲图表示物体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______(填物理量名称);丙图中A、B两车从同一地点同向行驶,20 s末,两车相距_______m。
25.甲、乙两人同时乘坐不同的观光电梯,甲看见地面楼房匀速下降,乙看见甲匀速下降,则甲是在_____,乙是在_____。
(选填“上升”、“下降”或“静止”)
26.(1)一辆汽车从河池市出发,沿南都高速公路前行。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如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南宁,其中圆牌的“120”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要___________h。
(2)如图是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可知:甲做的是__________运动;在第5s时甲和乙的图线相交,两条线的交点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7.暑假期间,小罗同学在手机地图上筹划全家自驾游回南昌老家的路线,搜索到以下信息:
(1)深圳到南昌最近的距离是方案1(如图),走粤赣高速G45,全程约830km,限速
100km/h(不考虑中途变速、休息等其他因素干扰,下同),选此方案理论上至少要行驶多长时间?
(2)后来小明又发现京珠高速G4和韶赣高速G4E的限速是120km/h,于是始筹划方案2(如图),即从深圳走G4到韶关、再从G4E转赣州、然后沿G45北上回南昌,距离会远一些,请通过计算判断小明选择哪个方案更省时?
28.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
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利车需要的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
如图是一次模拟测试的情景,司机酒后驾车沿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m,车在到达某位置时,发现行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
15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为30m,该车的宽度约为1.8m,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2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1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路线,若行人以1.5m/s 的速度匀速行走。
请你通过计算解答:
(1)这次模拟测试的反应距离;
(2)这辆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
(3)为驾驶人员或行人提出一条文明交通的警示语。
29.甲、乙两地的距离是 45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 10:30 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 15:00 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 144km/s 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500m 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 50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______.
(2)火车的长度_____.
30.一列火车在平直铁路上匀速行驶,在10min内前进18km,然后以该速度完全通过一山洞,耗时30s,已知这列火车长100m。
(1)求火车前进速度是多少m/s?
(2)求这个山洞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