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图书馆的人文关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1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J a n u a ry2018第 2 期总第396 期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E c o n o m y N o. 2 T o t a l N o. 396
滅锬高钱m n馆的人t k.
陈晓虹,房文革,孔波,卢秉莲
(大连海洋大学图书馆,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随着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图书体系的开展,图书馆人员也要逐渐竖立人性化服务意识。

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尤其是高校师生对图书馆的需求愈加广泛。

针对对图书馆的发展和服务理念提出的高标准严要求,提出除了图书馆本身的硬件设施和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提高外,还要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的管理,充分满足每个人的需求。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G258文献标识码:八 文章编号:1007—6921(2018)02—0151—01
所谓图书馆的人文关怀,就是指图书馆不仅仅
提供书籍和杂志供师生阅读学习,图书馆的服务中
应灌入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日常服务和管理中充分
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公平对待每个人。

人文关怀就是要以人为本,通过各种措施和
手段拉近馆长与馆员、馆员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使馆员充满激情的投入到看似平常的工作中,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服务读者
的图书需求,让高校的图书馆成为师生业余时间最
愿意去的地方,不仅丰富自己的知识,还能放松疲惫的身心。

1 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
众所周知,人文关怀的核心就是以人文本,重视人的思想和意识,也是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关注。

高校图书馆的存在就是为读者服务,为读者打开知
识的大门,提供分门别类的阅读资源,使读者可以接受知识、运用知识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

而让读者
可以享受在图书馆度过的时光这就是人文关怀发挥的作用。

因此,高校图书馆的各项工作都应以“人”为中心开展,并密切围绕读者需求来进行。

因为参与到图书馆中的读者越多,就越能体现图书馆存在
的意义和服务的价值,同时也会收获更丰厚的社会
效应。

把人文关怀作为管理图书馆的手段,能够促进读者与馆员之间的交流,馆员能更高效地获取读
者的反馈意见,同时也能将图书馆管理规范中的常
见问题及时与读者沟通,避免再出现同样的问题,这样一来一往沟通桥梁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图
书馆的服务质量。

高校图书馆的人文关怀服务,是整个图书馆运行的支撑,人文关怀必须坚持“读者第一”原则,读者的需求就是馆员工作的方向,只有读者的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图书馆才可谓提供了
高质量的人文服务。

2 如何将图书馆人文关怀纳入日常管理范畴
图书馆的人文关怀服务不仅仅是面向读者的,而是应该分为两部分组成:①为读者提供人性化服务,让“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贯彻到每一项工作中。

②在图书馆内部实行人文管理机制,因为只有馆员
们自身感受到了人文关怀带来的温暖,才能更好的
把这种温暖传递给读者大众。

2.1服务因人而异,个性化服务提上日程
高校图书馆存在的价值就是为师生提供优质的
阅读体验和学习场所,图书馆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就是要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指导思想贯穿
到工作的点点滴滴上,积极创新服务理念,服务种类因人而异,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人文服务,把服务建立在“人”之上,紧紧围绕“人”来发挥图书馆的教育
职能和服务职能。

所谓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是指读者可将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告知图书馆,图书馆人员者的求分成种, 为者提供满足其个性化要求的服务或信息,而不是以往的
服务统一化管理一致性。

在人文关怀的进行过程中,最的员每者打交的馆员,他们热情周到、细致入微的服务,会像春风般温暖着
读者。

当读者提供了图书信息的需求后,馆员应充
分尊重每位读者的需要,公平对待所有读者,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竭尽全力满足读者的图书需求。

在信息化的时代,可以通过建立读者信息平台来进行
个性化人文服务,该平台可提供个性化查询服务,电 子借书还书服务,甚至还可以为不方便到图书馆的
读者提供上门送书还书服务。

2.2建立人文管理体系,让馆员首先感受到人文关
怀
图馆的职一的,而图资、图书管理和服务三位一体的(下转第153页)
收稿日期:2017 — 11 一 01
作者简介:陈晓虹(966—),女,辽宁大连人,馆员,研究方向:读者服务。

宋晓蓉•如何提高基层图书馆的员工队伍建设2〇18年第2期
极低。

专业人员基本上都是受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

普遍存在年龄大、数字化水平薄弱的现象。

过去所学到的知识早已过时,对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
术以及知识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可以说完全不懂。

尤其是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大力发展,需要许多数字
化专业技术人才。

不仅仅能处理简单的网络服务,其后台技术开发、系统制作、特色数据库制作尤为重要。

4有关基层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
4. 1 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管理机制
树立“人本化”管理理念,一切为员工着想,从思想上、生活上、工作上、学习上关心员工,为员工提供一个最好的工作环境;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奖惩制度、晋升制度、监督制度,按照员工的工作业绩、贡献大小给予公正合理的回报;通过岗位聘用制度、竞争制度,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危机意识,保证竞争的公开、公正、透明性;针对每个员工的不同特性,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充分激发员工的潜能,帮助员工最大化地实现自我价值;鼓励员工参与
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奖励员工的合理化建议,以保证图书馆的各项管理规定、目标、决策的顺利执行。

4. 2 合理配置人员
图馆的、、工作,照员工的专长、能力、特点、专业知识、年龄层次,合理安排
人员结构,让图书馆全体成员各尽其职、各展所能,使图书馆成为一个高效运作的、富有战斗力与竞争
力的团体。

4. 3 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
人才是图书馆最宝贵的资源,是建设一个现代
(上接第151页)有机体,图书馆无论在高校中还
是社会上都应发挥其教育职能。

高校图书馆对师生
的影响和图书馆功能的实现,都要靠馆员们的辛苦
工作。

要想在图书馆实现人文服务,首先就得让馆
员们得到充分的人文关怀。

图书馆领导应在图书馆内部营造一个良好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领导和馆
员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尊重,馆员和馆员之间团结共进,这种良好的工作氛围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关键。

对馆员进行人文关怀,就是要了解他们工作中遇到
的问题,并及时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

只有这样,馆员在处理和读者之间矛盾的时候,也会换位思考,不把工作中的消极情绪带给读者。

在高校图书馆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文管理系统,就是要强调对人的重视,在图书馆内突出馆员的主体地位。

没有好的服务团
队就很难有好的服务质量,所以我们应首先建立一
个在人文关怀下成长的服务团队。

在图书馆的内部
管理中尊重馆员的才干、人格和付出,在公正民主的工作氛围中,培养馆员的工作责任感、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在岗位安排上,要突出馆员的个性发展,发掘他们的潜能,为他们提供职业发展空间和个人成
长平台,使他们的个人价值在工作中得以体现,在这化图书馆的基本保障。

人才的培养是图书馆长期而
紧要的工作。

图书馆要制定每年的员工培养计划,有步骤、有目标、有计划地培养员工的专业技能、业务知识、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现代科技知识、信息
管理、网络管理、图书馆的数字化与自动化管理等,将培训学习与考评、奖励、晋升结合起来,充分调动
员工学习的积极性。

5 结束语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与
深入,对图书馆员工专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掌握了现代技术、拥有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立足于网络时代、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因此,提高基
层图书馆员工的素质,建设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的工作已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任廷卉,毛秀霞.浅谈公共图书馆如何重视队
伍建设、提高员工素养[J].科技视界,2013,
⑷.
[2]邹艺.浅谈高校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J].高
校图书馆工作,2002,1).
[3]宋丽娟.浅论如何提升高校图书管理员的综
合素质[].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⑷.
[]郑惠伶.新型的高校数字图书馆管理模式[].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2).
[]李彦.浅谈高校图书馆员工的工作素质及培训策略[J].河北科技图苑,2011,(6).
种人文关怀下成长的馆员一定也会把这种温暖的关爱传递到读者中去。

3 结束语
“以人文本”的指导思想是21世纪发展中的重
要指导思想,将这种理念放到高校图书馆管理和服
务中都意义重大。

在图书馆管理机制中实现人文管理,不仅可以提高馆员的工作热情,更能提高图书馆
的管理质量,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到其中。

图书馆的人文服务必须有优秀的服务团队来执行,因此,图馆队,立一支有、
服务目标的队伍,这样就会自然而然的发挥图书馆
管理者的影响力,引导馆员加入到这支队伍中,引导读者正确使用图书馆的职能。

[参考文献]
[1]王红.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深化[J].科技
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6) :37〜38.
[2]周雪虹.新信息技术条件下成人高校图书馆
员工的素质教育[J].图书馆论坛,2003,(1):
49〜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