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字注意全对的一项是()
A.沁(xīn)园春百舸(gě)峥嵘(zhēngróng)
B.瞋(chēn)以遗(wěi)陛下陛(bì)
C.颓圮(qǐ)方遒(qiú)岁月稠(cóu)
D.青荇(xìng)浪遏(è)濡(rú)缕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苍桑百舸彷徨激扬
B.峥嵘惆怅迷茫长蒿
C.笙箫荆棘斑斓凄惋
D.寥廓淬火恪守隽永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A.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总经理李长顺殚精竭虑,知难而进,带领济钢坚持实施精品战略,以“产品出不了国门,就出不了厂门”的原则为指导,敲开了国际钢材市场的大门。

B.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

C.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了。

D.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一架飞机迎着狂风暴雨,从贝鲁特国际机场起飞后不久坠入地中海,机上91名乘客和机组人员遇难。

B.王菲演唱会千元以上甚至数千元的高价票,让一部分收入并不高的菲迷们难以承受。

C.华裔科学家根据相对论发现:一个生活在纽约102层帝国大厦楼顶上的人比生活在楼底大街上的人每秒衰老速度快1.04亿分之一秒。

D.2012年8月16日,日方非法抓扣14名香港“保钓”人士。

对这一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和中国公民人权,中国政府表示强烈抗议。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
A.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作品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

B.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严格区别的,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标题。

C.被刘知已称为“著述罕闻,古今卓绝”的《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史书,也是一部杰出的历史散文著作,相传为战国初年左丘明所作。

D.《战国策》是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它以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阅读下面的诗词,说说“丁香”在这里被赋予了什么含义?
B.他勇敢坦直地声言:“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

C.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

D.如何理解《风雨》中“风雨”的含义?诗中哪几个比喻用得好?好在哪里?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史,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按鲁史《春秋》顺序编写的,因此又称《左氏春秋》。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

它成于唐,盛于宋。

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是中调。

D.徐志摩、戴望舒、艾青都是现代著名的爱国诗人,都是新月派诗人。

二、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刘平字公子,楚郡彭城人也。

王莽时为郡更,政教①大行。

其后每属县有剧贼,辄令平守之,所至皆理,由是一郡称其能。

更始时,天下乱,平弟仲为贼所杀。

其后贼复忽然而至,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难。

仲遗腹女始一岁,平抱仲女而弃其子。

母欲还取之,平不听,曰:“力不能两活,仲不可以绝类。

”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中。

平朝出求食,逢饿贼,将享②之。

平叩头曰:“今旦为老母求菜,老母待旷为命,愿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

”因涕泣。

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

平还,既食母讫,因白曰:“属③与贼期,义不可欺。

”遂还诣贼。

众皆大惊,相谓曰:“常闻烈士④,今乃见之。

子去矣,吾不忍食子。

”于是得全。

建武初,平狄将军庞萌反于彭城,攻败郡守孙萌。

平时复为郡吏,冒白刃伏萌身上,被七创,困顿不知所为,号泣请曰:“愿以身代府君。

”贼乃敛兵止,曰:“此义士也,勿杀。

”遂解去。

萌伤甚气绝,有顷苏,渴求饮,平倾其创
血以饮之。

后数日萌竟死,平乃裹创,扶送萌丧,至其本县。

后举孝廉,拜济阴郡丞,太守刘育甚重之。

会平遭父丧去官.服阕⑤,拜全椒长。

政有恩惠,百姓怀感。

刺史,太守行部,狱无系囚,人自以得所。

不知所问,唯班诏书而去。

后以病免。

显宗初,尚书仆射钟离意上书荐平及琅邪王望,东莱王扶。

至皆拜议郎,并数引见。

平再迁侍中。

在位八年,以老病上疏乞骸骨,卒于家。

(《后汉书·刘平传》)
【注】①政教:政令规章等。

②享:通“烹”,煮.③属:刚才。

④烈士:此指忠勇正直,坚忍不屈的人。

⑤服阕:
指服丧完毕,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

汉代任官者遭父母亡必须离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属与贼期期:期限
B.冒白刃伏萌身上冒:冒险
C.贼乃敛兵止敛:聚集
D.狱无系囚系:关押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仲为贼所杀前长君为奉车
B.平狄将军庞萌反于彭城以老病上疏乞骸骨,卒于家
C.后数日萌竟死,平乃裹创见犯乃死,重负国
D.仲不可以绝类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3】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直接具体表明刘平“重诚信”“尽忠义”的一组是()(3分)
A.平抱仲女而弃其子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难
B.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
C.常闻烈士,今乃见之号泣请曰:“愿以身代府君”
D.“属与贼期,义不可欺。

”遂还诣贼扶送萌丧,至其本县。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愿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

(4分)
(2)平还,既食母讫,因白曰:“属③与贼期,义不可欺。

”(4分)
(3)贼乃敛兵止,曰:“此义士也,勿杀。

”(4分)
2.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4分)
子夏①曰:“贤贤②易③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④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第一》)
[注]①子夏:孔子的学生。

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②贤贤:尊重贤者。

③易:看轻。

此词翻译版本不一。

④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

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①。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攲②,谙尽孤眠滋味。

都③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①香砌:指花坛;②攲qī,倾斜。

③都:算。

【1】请描述上阕呈现的场景。

这个场景表现出什么样的气氛?(4分)
【2】本诗下阕以“愁”为核心,请分析词人在下片中是如何诉说内心的无尽愁苦的。

(4分)
四、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满地黄花堆积,,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5),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6)斜阳草树, ,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7),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合欢树
史铁生
①10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

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

“老师找到家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

我那时可能还不到10岁呢。

”我装做根本不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

不过我承认她聪明,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

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②我20岁时,我的两条腿残废了。

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最后想学写作。

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

医院已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法治。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了很多钱。

后她发现我在写小说。

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

”我听出,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

“我年轻的时候也喜欢文学,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

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吗?那就写着试试看。

”她提醒我说。

我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

她到处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着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③30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

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也获了奖,母亲已离开我整整7年了。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

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

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说去就觉得心烦。

我摇着车躲了出去。

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
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

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 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④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⑤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

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子去。

小院在一个大院的尽里头。

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子,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

院子里的老太太还都把我当儿孙看,怪我不常去。

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

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子去看看嘛,你妈种的那棵合
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

大伙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住的房子里现在住
了小两口,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⑥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

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绿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竟是一棵合欢树。

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依然让它留在瓦盆里。

第三年,合欢树不但长出了叶子,而且还比较茂盛。

母亲高兴了好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

又过了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

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⑦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去看看那棵树吧。

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

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

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
⑧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喜欢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

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

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了,过道窄得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

我问起那棵合欢树。

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得跟房子一样高了。

这么说,我再也看不见它了。

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

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⑨我摇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想急着回家。

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

悲伤也成了享受。

⑩有那么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

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

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1984年11月
(选自《文汇月刊》1985年6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合欢树》是史铁生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谱写的一曲感人至深的追忆母爱之曲。

曲中音符如行云流水般演绎着,敲击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款款文字渗透着对母亲去世的悲伤之情,跳动着对母亲的真切怀念之心。

B.文章以第六段“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作为过渡段,承转结合,非常自然。

前部分是追忆母亲,后部分是思索合欢树。

对母亲的回忆为合欢树的意义作好了铺垫,打下了感情基调。

两部分衔接流畅,浑然一体。

C.作者在前部分沿着回忆的路径重现定格了母亲身影的两个镜头,以事件的重要性为序,信笔而书,笔触所至。

无不渗透深情,行文如水流成溪,质朴中显风采,平淡中藏深味。

D.作者选择的三个时间段分别是10岁、20岁、30岁,这都是“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母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虽然30岁时,母亲已逝世了,但30岁的成就是母亲用一生的付出为“我”收获的。

母亲在儿子心目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

这也体现了作者在选材组织上的独具匠心。

E.文章始终只从侧面描写“合欢树”。

文章的语言淡雅、朴素,娓娓道,就仿佛和读者在聊天是不经意谈论起母亲,内心的深情没有像蓄势待发的洪水喷涌而出,而是如涓涓细流,闲话家常一一道,怀念、悲痛之情潜藏于字里行间,除却华丽辞藻与刻意雕饰,思绪所至,笔触所到,深切隽永的真情蕴涵其中,等待有心人细嚼。

【2】第⑥段写了母亲种合欢树的一段往事,试分析这段追忆在文中的作用。

(6分)
【3】文章结尾说,那个孩子“会跑去看看那棵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9分)
【4】谈谈“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9分)
六、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并不出色的学生问老师:“老师,我在您心中排第几?”老师毫不犹豫地说:“第一!”孩子惊喜地问:“真的?”老师
意味深长地说.:“得第一并不难,只要愿意另起一行,每个人都是第一。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山东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字注意全对的一项是()
A.沁(xīn)园春百舸(gě)峥嵘(zhēngróng)
B.瞋(chēn)以遗(wěi)陛下陛(bì)
C.颓圮(qǐ)方遒(qiú)岁月稠(cóu)
D.青荇(xìng)浪遏(è)濡(rú)缕
【答案】D
【解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

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按照“粗读找明误,细读
辨真伪”的思路来判断取舍。

速读一遍,可排除明显相同的。

A.沁(qìn)园春 B.以遗wèi陛下, C.颓圮
(pǐ), 岁月稠chóu。

所以选D。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苍桑百舸彷徨激扬
B.峥嵘惆怅迷茫长蒿
C.笙箫荆棘斑斓凄惋
D.寥廓淬火恪守隽永
【答案】D
【解析】用比较排除法。

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

A苍桑--沧桑;B长蒿-长篙;C.凄惋--凄婉。

所以选D。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A.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总经理李长顺殚精竭虑,知难而进,带领济钢坚持实施精品战略,以“产品出不了国门,就出不了厂门”的原则为指导,敲开了国际钢材市场的大门。

B.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

C.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
冒出了。

D.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

【答案】A
【解析】可结合具体语境分析,A项“殚精竭虑”的意思是: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B项“偃旗息鼓”的意思是:放倒
军旗,停击战鼓。

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

现多指停止战斗,也比喻停止批评、攻击等。

宜用“按兵不动”(使军
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

现也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

C项“雨后春笋”的意思是: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

褒义贬用。

D项“有口皆碑”的意思是:比喻人人称赞。

宜用“有目共睹”(人人都能看见,形容极其明显)。

所以选A。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一架飞机迎着狂风暴雨,从贝鲁特国际机场起飞后不久坠入地中海,机上91名乘客和机
组人员遇难。

B.王菲演唱会千元以上甚至数千元的高价票,让一部分收入并不高的菲迷们难以承受。

C.华裔科学家根据相对论发现:一个生活在纽约102层帝国大厦楼顶上的人比生活在楼底大街上的人每秒衰老速度快1.04亿分之一秒。

D.2012年8月16日,日方非法抓扣14名香港“保钓”人士。

对这一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和中国公民人权,中
国政府表示强烈抗议。

【答案】C
【解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A.“91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有歧义,可理解为“91名”包括乘客和机组人员,也可理
解为“91名”只指乘客。

B.成分赘余。

“千元以上”包括“数千元”。

D.解析:缺少宾语,在“人权”后面添加“的行径”,原句为“对这一……行径”。

故选C。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
A.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作品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

B.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严格区别的,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标题。

C.被刘知已称为“著述罕闻,古今卓绝”的《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史书,也是一部杰出的历史散文著作,相传为战国初年左丘明所作。

D.《战国策》是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它以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答案】C
【解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

C项,编年史,春秋末年左丘明。

所以选C。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阅读下面的诗词,说说“丁香”在这里被赋予了什么含义?
B.他勇敢坦直地声言:“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

C.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

D.如何理解《风雨》中“风雨”的含义?诗中哪几个比喻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案】D
【解析】此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是否表达完整和句子结构形式以及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来判断。

A是陈述句,句末用句号。

B是完全引用,句号应在后引号内。

C并列谓语,顿号改为逗号。

所以选D。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史,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按鲁史《春秋》顺序编写的,因此又称《左氏春秋》。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

它成于唐,盛于宋。

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是中调。

D.徐志摩、戴望舒、艾青都是现代著名的爱国诗人,都是新月派诗人。

【答案】B
【解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

A《左传》应
作编年体史书;C《沁园春长沙》属于长调D徐志摩是新月派诗人,戴望舒是现代派诗人。

所以选B。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二、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刘平字公子,楚郡彭城人也。

王莽时为郡更,政教①大行。

其后每属县有剧贼,辄令平守之,所至皆理,由是一郡称其能。

更始时,天下乱,平弟仲为贼所杀。

其后贼复忽然而至,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难。

仲遗腹女始一岁,平抱仲女而弃其子。

母欲还取之,平不听,曰:“力不能两活,仲不可以绝类。

”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中。

平朝出求食,逢饿贼,将享②之。

平叩头曰:“今旦为老母求菜,老母待旷为命,愿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

”因涕泣。

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

平还,既食母讫,因白曰:“属③与贼期,义不可欺。

”遂还诣贼。

众皆大惊,相谓曰:“常闻烈士④,今乃见之。

子去矣,吾不忍食子。

”于是得全。

建武初,平狄将军庞萌反于彭城,攻败郡守孙萌。

平时复为郡吏,冒白刃伏萌身上,被七创,困顿不知所为,号泣请曰:“愿以身代府君。

”贼乃敛兵止,曰:“此义士也,勿杀。

”遂解去。

萌伤甚气绝,有顷苏,渴求饮,平倾其创
血以饮之。

后数日萌竟死,平乃裹创,扶送萌丧,至其本县。

后举孝廉,拜济阴郡丞,太守刘育甚重之。

会平遭父丧去官.服阕⑤,拜全椒长。

政有恩惠,百姓怀感。

刺史,太守行部,狱无系囚,人自以得所。

不知所问,唯班诏书而去。

后以病免。

显宗初,尚书仆射钟离意上书荐平及琅邪王望,东莱王扶。

至皆拜议郎,并数引见。

平再迁侍中。

在位八年,以老病上疏乞骸骨,卒于家。

(《后汉书·刘平传》)
【注】①政教:政令规章等。

②享:通“烹”,煮.③属:刚才。

④烈士:此指忠勇正直,坚忍不屈的人。

⑤服阕:
指服丧完毕,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

汉代任官者遭父母亡必须离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属与贼期期:期限
B.冒白刃伏萌身上冒:冒险
C.贼乃敛兵止敛:聚集
D.狱无系囚系:关押
【答案】D
【解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D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A期:约定。

B冒:顶着,冒着。

C敛:收起。

所以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仲为贼所杀前长君为奉车
B.平狄将军庞萌反于彭城以老病上疏乞骸骨,卒于家
C.后数日萌竟死,平乃裹创见犯乃死,重负国
D.仲不可以绝类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答案】A
【解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A项,前“为”是介词,表被动,相当于“被”;后“为”是动词,做。

B组两个“于”均为介词,在。

C组两个“乃”均为副词,译为“才”。

D组两个“以”
均为介词,译为“因为”。

所以选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直接具体表明刘平“重诚信”“尽忠义”的一组是()(3分)
A.平抱仲女而弃其子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难
B.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