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的计算题(doc 10页)(精华优质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宏远公司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8年10月发生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 10月2日,将款项交存银行,开出银行汇票一张,金额40000元,由采购员王强携往成都以办理材料采购事宜。

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40 000
贷:银行存款40 000
(2) 10月5日,因临时材料采购的需要,将款项50000元汇往交通银行天津分行,并开立采购专户,材料采购员李民同日前往天津。

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50 000
贷:银行存款50 000
(3) 10月9日,为方便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事务,办理信用卡一张,金额12000元。

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12 000
贷:银行存款12 000
(4) 10月13日,采购员王强材料采购任务完成回到企业,将有关材料采购凭证交到会计部门。

材料采购凭证注明,材料价款31000元,应交增值税5270元,用银行汇票结算,所购材料已收入库。

借:原材料3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 27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36 270
(5) 10月14日,会计人员到银行取回银行汇票余额划回通知,银行汇票余额已存入企业结算户。

借:银行存款 3 73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3 730
(6) 10月17日,因采购材料需要,委托银行开出信用证,款项金额150000元。

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证150 000
贷:银行存款150 000
(7)10月20日,采购员李民材料采购任务完成回到本市,当日将采购材料的有关凭证交到会计部门,专用发票列明材料价款40000元,增值税6800元,用采购专户存款支付,所购材料已入库。

借:原材料4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 8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46 800
(8)10月22日,企业接到银行的收款通知,交通银行天津分行采购专户的余额已转回结算户。

借:银行存款 3 2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3 200
(9)10月25日,行政管理部门小王用信用卡购买办公用品,支付款项3200元。

借:管理费用 3 200
贷: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 3 200
(10)10月28日,为购买股票,企业将款项200000元存入海通证券公司。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200 000
贷:银行存款200 000
1.甲企业20×8年11月1日销售一批商品给乙企业,销售收入为1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7000元,商品已经发出。

乙企业交来一张期限为6个月、票面利率为10%的商业承兑汇票。

要求:编制甲企业收到票据、年终计提票据利息和收回票据款的会计分录。

(1)20×8年11月1日销售商品收到带息商业承兑汇票时:
借:应收票据——乙企业117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000
(2)20×0年12月31日计提票据利息=117 000×10%×2/12=1 950(元)
借:应收票据——乙企业 1 950
贷:财务费用 1 950
(3)到期收到票据款=117 000×10%×6/12=5 850(元)
借:银行存款122 850
贷:应收票据——乙企业118 950
财务费用 3 900
2.企业向A企业销售产品一批,货款50000元,应收取增值税8500元。

企业收到一张3个月到期,年利率10%,面值58500元的商业承兑汇票。

要求:作出相应的账务处理。

(1)企业销售商品收到带息商业承兑汇票时:
借:应收票据——A企业58 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 500
(2)到期收到票据款=58 500(1×10%×3/12)=5 9962.5(元)
借:银行存款 5 9962.5
贷:应收票据——A企业58 500
财务费用 1 462.5
3.企业首次计提坏账准备年度的应收账款年末余额为1 000 000元,提取坏账准备的比例为4‰第二年发生坏账损失6 000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 300 000元。

第三年发生坏账损失3 000元,上年已转销的应收账款中有3 400元本年度又收回,该年度末应收账款余额为800 000元。

要求:作出各年相应的账务处理。

(1)第一年末首次计提坏账准备=1 000 000×4‰=4 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4 000
贷:坏账准备 4 000
(2)第二年发生坏账损失时
借:坏账准备 6 000
贷:应收账款 6 000
(3)第二年末计提坏账准备=1 300 000×4‰+2 000=7 2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7 200
贷:坏账准备7 200
(4)第三年发生坏账损失时
借:坏账准备 3 000
贷:应收账款 3 000
(5)第三年部分收回上年核销的坏账时
借:应收账款 3 400
贷:坏账准备 3 400
同时:
借:银行存款 3 400
贷:应收账款 3 400
注:上述两笔分录也可合成以下一笔分录
借:银行存款 3 400
贷:坏账准备 3 400
(6)第三年末应计提坏账准备=800 000×4‰–(5 200–3 000+3 400)=–2 400(元)
即应冲减多余的坏账准备余额2 400元。

借:坏账准备 2 4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2 400
4.宏远公司于2008年5月1日销售给长城公司一批商品200件,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售价2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400元。

双方协商的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假定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

要求:分别作出宏远公司和长城公司总价法和净价法下2008年5月1日相应的业务处理。

并假定长城公司5月9日,5月18日或5月底还款,做宏远和长城公司的账务处理。

宏远公司对带现金折扣条件的应收账款采用总价法的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1)2008年5月1日赊销商品时
借:应收账款——长城公司23 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 400
(2)若5月9日收款,则:
借:银行存款23 000
财务费用400 (20 000×2%)
贷:应收账款——长城公司23 400
(3)若5月18日收款,则:
借:银行存款23 200
财务费用200 (20 000×1%)
贷:应收账款——长城公司23 400
(4)若5月底收款,则
借:银行存款23 400
贷:应收账款——长城公司23 400
宏远公司对带现金折扣条件的应收账款采用净价法核算不作要求,故省略。

长城公司对带现金折扣的应付账款采用总价法核算的有关分录如下(假定从宏远公司购入的商品作为原材料,并已验收入库):
(1)2008年5月1日从宏远公司赊购原材料入库时:
借:原材料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 400
贷:应付账款——宏远公司23 400
(2)若5月9日付款,则
借:应付账款——红光公司23 400
贷:银行存款23 000
财务费用400 (20 000×2%)
(3)若5月18日付款,则
借:应付账款——宏远公司23 400
贷:银行存款23 200
财务费用200 (20 000×1%)
(4)若5月底付款,则
借:应付账款——宏远公司23 400
贷:银行存款23 400
同样地,对赊购方长城公司带现金折扣条件的应付账款采用净价法也不作要求,故予以省略。

1、计算及账务处理题
1.某年6月份,宏远公司购入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1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700元。

要求:分别编制下列不同情况下宏远公司购入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1) 原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也已支付。

借:原材料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银行存款11 700
(2) 款项已经支付,但材料尚在运输途中。

①6月15日,支付款项。

借:在途物资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银行存款11 700
②6月20日,材料运抵企业并验收入库。

结转采购成本:
借:原材料10 000
贷:在途物资10 000
(3) 材料己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尚未到达企业。

①6月25日,材料运抵企业并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尚未到达企业,暂不作会计分录。

②6月30日,发票账单仍未到达,对该批材料估价10 500元入账。

则对所收材料暂估入账:
借:原材料10 5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10 500
③7月1日,冲回上月末估价入账分录: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10 500
贷:原材料10 500
④7月5日,发票账单到达企业,支付货款。

材料已入库,但发票账单尚未到达企业,支付货款时:
借:原材料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银行存款11 700
2.宏远公司应收长江公司销货款200 000元,因长江公司不能如期偿还,经双方协商,宇通公司以一批A材料抵债。

A材料的公允价值为150 000元,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25500元,星海公司支付A 材料运杂费500元。

要求:分别编制下列不同情况下星海公司接受抵债取得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1) 宏远公司未计提坏账准备。

借:原材料——A材料150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5 500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24 500
贷:应收账款——宇通公司200 000
银行存款500
(2) 宏远公司已计提20000元的坏账准备。

借:原材料——A材料150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5 500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4 500
坏账准备20 000
贷:应收账款——宇通公司200 000
银行存款500
(3) 宏远公司已计提30000元的坏账准备。

借:原材料150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5 500
坏账准备30 000
贷:应收账款——宇通公司200 000
银行存款500
资产减值损失 5 500
3.宏远公司以其生产的产成品换入长江公司一批原材料。

宏远公司换出产成品的账面成本150000元,公允价值180 000元,增值税税额30 600元;长江公司换出原材料的账面成本和公允价值均为190000 元,增值税税额32300元,换入的产成品作为库存商品入账。

宏远公司向长江公司支付补价11700元。

要求:分别编制下列不同情况下宏远公司和长江公司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分录:
(1) 宏远公司以产成品换入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①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②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①换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180 000+30 600+11 700–32 300=190 000(元)
借:原材料19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2 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8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0 600
银行存款11 700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150 000
贷:库存商品150 000
②换入原材料入账价值=150 000+30 600+11 700–32 300=160 000(元)
借:原材料16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2 300
贷:库存商品1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0 600
银行存款11 700
(2) 长江公司以原材料换入产成品的会计分录。

①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②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宏远公司用产成品换入长江公司的一批原材料
①换入商品的入账价值=190 000+32 300–30 600–11 700=180 000(元)
借:库存商品18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0 600
银行存款11 700
贷:其他业务收入19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2 300
同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190 000
贷:原材料190 000
②换入商品入账价值=190 000+32 300–30 600–11 700=180 000(元)
借:库存商品18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0 600
银行存款11 700
贷:原材料19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2 300
4.宏远公司向长江公司预付货款100000元,订购一批原材料。

要求:编制宏远公司采用预付款方式购进原材料的下列会计分录:
(1) 预付货款。

借:预付账款——长江公司100 000
贷:银行存款100 000
(2) 原材料验收入库。

①假定长江公司交付材料的价款为85470元,增值税税额为14530元。

借:原材料85 47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4 530
贷:预付账款——长江公司100 000
②假定长江公司交付材料的价款为9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5300元,宏远公司补付货款5300元。

收料入库时:
借:原材料9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 300
贷:预付账款——长江公司105 300
补付款项时:
借:预付账款——长江公司 5 300
贷:银行存款 5 300
③假定长江公司交付材料的价款为8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3600 元,宏远公司收到长江公司退回的货款6400元。

收料入库时:
借:原材料8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 600
贷:预付账款——长江公司93 600
收到退回的余款时:
借:银行存款 6 400
贷:预付账款——长江公司 6 400
5.宏远公司从长江公司除购一批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5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8500元。

根据购货合同约定,材料除购期限为30天,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

要求:分别采用总价法和净价法编制宏远公司除购原材料的下列会计分录:
(1) 赊购原材料。

借:原材料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 500
贷:应付账款——长江公司58 500
(2) 支付货款。

①假定10天内支付货款。

按2%享受现金折扣
借:应付账款——长江公司58 500
贷:银行存款57 500
财务费用 1 000 (50 000×2%)
②假定在10天之后20天之内支付货款。

按1%享受现金折扣
借:应付账款——长江公司58 500
贷:银行存款58 000
财务费用500 (50 000×1%)
③假定超过20天支付货款。

不能享受现金折扣,而需全额付款
借:应付账款——长江公司58 500
贷:银行存款58 500
6.20×8年4月份,宏远公司的甲材料购进、发出和结存情况见表4-1。

表4-1 原材料明细账
发出原材料的计价,不要求编制原材料明细账,只需按指定的计价方法写出正确的计算表达式及结果即可。

(1)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时(该法在两种盘存制度下均可适用,且计价结果完全一致,以下以用永续盘存制为例):
本月发出甲材料成本=(1 000×50+500×55)+(700×55+300×54)+1 200×54
=197 000(元)
月末结存甲材料成本=1 000×50+(1 200×55+1 600×54+800×56)–197 000
=50 200(元)
(2)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时(该法仅适用于实地盘存制)
甲材料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500
1600
1200
(
1000
)
56
800
54
1600
55
1200
(
50
1000
+
+
+

+

+

+

=3600
1000
97200
50000
+
+
=4600
247200
≈53.74(元/千克)
月末结存甲材料成本=900×53.74=48366(元)
本月发出甲材料成本=247 200–48 366=198 834(元)
7.宏远公司领用一批包装物,出借给客户使用。

包装物实际成本50000元,收取押金60000元。

包装物报废时,残料作价200元入库。

要求:编制下列不同情况下宏远公司领用出借包装物的会计分录:
(1) 包装物的成本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

借:销售费用50 000
贷:包装物50 000
(2) 包装物的成本采用五五摊销法摊销。

①领用包装物,摊销其价值的50%
借:包装物——出借50 000
贷:包装物——库存未用50 000
②包装物报废,摊销剩余50%的价值,并转销已提摊销额。

第一次摊销包装物成本的50%时
借:销售费用25 000
贷:包装物——摊销25 000
包装物报废时,再摊销其成本的50%
借:销售费用25 000
贷:包装物——摊销25 000
包装物报废时,转销已摊销额
借:包装物——摊销50 000
贷:包装物——出借50 000
(3) 收取包装物押金。

借:银行存款60 000
贷:其他应付款60 000
(4) 客户如期退还包装物,宏远公司退还押金。

在一次转销法下,只需反映退还押金
借:其他应付款60 000
贷:银行存款60 000
若采用五五摊销法,则除反映退还押金的分录同上外,还应反映收回包装物入库,即还需编以下会计分录。

借:包装物——库存已用50 000
贷:包装物——出借50 000
(5) 客户逾期未退还包装物,宏远公司没收押金。

在一次转销法下,只需反映没收押金:
借:其他应付款60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51 282.05 (60000–8717.9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 717.95 (60000/(1+17%)×17%
(6) 包装物报废时,残料作价入库。

借:原材料——废旧材料200
贷:销售费用200
借:原材料——废旧材料
销售费用
包装物——摊销
贷:包装物——出借
8.宏远公司生产车间领用一批低值易耗品,实际成本为36000 元。

低值易耗品报废时将残料出售,收取价款300元存入银行。

要求:编制下列不同情况下,宏远公司领用低值易耗品的会计分录:
(1) 低值易耗品的成本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

(2) 低值易耗品的成本采用五五摊销法摊销。

①领用低值易耗品并摊销其价值的50%。

②低值易耗品报废,摊销剩余50%的价值,并转销已提摊销额。

(3) 将报废低值易耗品残料出售。

(1)低值易耗品成本采用一次转销法进行摊销
①领用当期末转销其成本
借:制造费用36 000
贷:低值易耗品36 000
②报废时出售残料
借:银行存款300
贷:制造费用300
(2)低值易耗品的成本采用五五摊销法摊销
①领用低值易耗品
借:低值易耗品——在用36 000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36 000
②第一次摊销其成本的50%
借:制造费用18 000
贷:低值易耗品18 000
(3)报废时的有关会计处理
③1出售残料
借:银行存款300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300
③2第二次摊销(按一半成本扣除残料变现的差额)
借:制造费用17 700
贷:低值易耗品——摊销17 700
③3转销已摊销额
借:低值易耗品——摊销35 700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35 700
说明:报废低值易耗品时也可将上述三笔分录合成以下一笔分录:
借:银行存款300
制造费用17 700
低值易耗品——摊销18 000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36 000
9.宏远公司4月初,结存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的3000元。

4月份,购进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247000 元,计划成本为230000元;本月领用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50000元,其中,生产领用235000元,车间一般消耗12000元,管理部门耗用3000元。

要求:作出宏远公司发出原材料的有关会计处理。

(1) 按计划成本领用原材料。

(2)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3) 分摊材料成本差异。

(4) 计算月末结存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1)本月领用原材料,按计划成本结转
借:生产成本235 000
制造费用12 000
管理费用 3 000
贷:原材料250 000
(2)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
100
230000
50000
)
230000
247000
(
3000

+
-
+
-
=5%
(3)分配领用原材料应担的超支差异:
借:生产成本11 750
制造费用600
管理费用150
贷:材料成本差异12 500
(4)期末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50 000+230 000–250 000=30 000(元)
期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30 000×(1+5%)=31 500(元)
10.宏远公司将甲商品按50000元的价格售出,增值税销项税额为8500元。

甲商品账面成本60000元,己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000元。

要求:编制宏远公司销售甲商品、结转销售成本、转出巳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1)出售甲商品,价税款已收存银行
借:银行存款58 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甲商品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 500
(2)结转已售甲商品的账面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甲商品60 000
贷:库存商品——甲商品60 000
(3)转销已售甲商品的跌价准备
借:存货跌价准备——甲商品12 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甲商品12 000
一、计算及账务处理题
1.2007年2月25日,宏远公司以46800元的价格购入A公司债券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并支付相关税费200元。

该债券于2005年7 月1日发行、面值45000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4﹪、每年7月1日付息一次,到期还本。

2007年12月1日,宏远公司将债券转让,收到转让价款46000元。

要求:编制宏远公司有关该债券投资的下列会计分录:
(1) 2007年2月25日,购入债券。

(2) 2007年7月5日,收到债券利息。

(3) 2007年12月1日,转让债券。

2.2007年1月20日,宏远公司按每股3.80元的价格购入每股面值1元的B公司股票50000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并支付交易税费1200元。

20×7年3月5日,B公司宣告分派每股0.20元的现金股利,并于2007年4月10日发放。

2007年9月20日,宏远公司将该股票转让,取得转让收入220000元。

要求:编制宏远公司有关该股票投资的下列会计分录:
(1) 2007年1月20日,购入股票。

(2) 2007年3月5日,B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3) 2007年4月10日,收到现金股利。

(4) 2007年9月20日,转让股票。

3.2007年1月1日,宏远公司支付价款560000元,购入当日发行的面值500000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8%、每年12月31日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要求:作出宏远公司有关该债券投资的下列会计处理:
(1) 编制购入债券的会计分录。

(2) 计算债券实际利率并编制债券利息收入确认表(表式参见教材)。

(3) 编制各年年末确认债券利息收益的会计分录。

(4) 编制到期收回债券本金的会计分录。

4.2007年1月1日,宏远公司支付价款205000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支付的利息),购入2006年1月1日发行、面值200000元、期限4年、票面利率4%、每年12月31日付息、到期还本的乙公司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要求:作出宏远公司有关该债券投资的下列会计处理:
(1) 编制购入债券的会计分录。

(2) 计算债券实际利率并编制债券利息收入确认表(表式参见教材)。

(3) 编制各年年末确认债券利息收益的会计分录。

(4) 编制到期收回债券本金的会计分录。

5.2007年7月1日,宏远公司支付价款105000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支付的债券利息和相关税费),购入2006年7月1日发行、面值100000元、期限4年、票面利率6%、每年1月1日和7月1日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A公司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007年12月31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01000元;2008年12月31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02500元。

2009年9月1日,宏远公司将A公司债券出售,取得转让收入102800元。

要求:作出宏远公司有关该债券的下列会计处理:
(1) 2007年7月1日,购入债券。

(2) 各付息日,确认债券利息收益。

(3) 各年年末,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4) 2009年9月1日,将债券出售。

6.宏远和B公司为同一母公司所属的两个子公司。

宏远公司和B公司达成合并协议,约定宏远公司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银行存款作为合并对价,取得B公司80%的股权。

宏远公司投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1800万元,已计提折旧400万元,已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万元;投出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700万元,未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投出银行存款1500万元。

企业合并日,B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账面价值为6000万元。

在该项企业合并中,宏远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直接合并费用共计25万元。

要求:编制宏远公司通过控股合并B公司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下列会计分录:
(1) 清理参与合并的固定资产。

(2) 确认长期股权投资。

(3) 支付直接合并费用。

7.2007年1月10日,宏远公司以每股2.50元的价格购入甲公司每股面值1元的普通股600000股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并支付税金和手续费10000元。

该股票占甲公司全部普通股的1%,宏远公司采用成本法记账。

要求:编制宏远公司有关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下列会计分录:
(1) 2007年1月10日,购入股票。

(2) 2007年3月5日,甲公司宣告2006年度股利分配方案,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10元,并于4月10日派发。

①2007年3月5日,甲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②2007年4月10日,收到现金股利。

(3) 2007年度,甲公司盈利15000000元。

2008年2月15 日,宣告2007年度股利分配方案,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20元,并于3月20日派发。

①2008年2月15日,甲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②2008年3月20日,收到现金股利。

(4) 2008年度,甲公司盈利18000000元。

20×9年3月20 日,宣告2008年度股利分配方案,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15元,并于4月15日派发。

①2009年3月20日,甲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②2009年4月15日,收到现金股利。

8.2007年1月5日,宏远公司以每股1.50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每股面值1元的普通股16000000股作为长期投资,并支付税金和手续费120000元。

该股票占乙公司全部普通股的20%,宏远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

2006年12月31日,乙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为96000000元。

要求:编制宏远公司有关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下列会计分录:
(1) 2007年1月5日,购入股票。

(2) 2007年3月10日,乙公司宣告2006年度股利分配方案,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15元,并于4月5日派发。

①2007年3月10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②2007年4月5日,收到现金股利。

(3) 2007年度,乙公司盈利2500000元。

2008年3月15 日,宣告2007年度股利分配方案,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20元,并于4月20日派发。

①确认2007年度投资收益。

②2008年3月15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③2008年4月20日,收到现金股利。

(4) 2008年度,乙公司亏损4800000元,用以前年度留存收益弥补亏损后,2009年3月20日,宣告2008年度股利分配方案,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10元,并于4月25日派发。

①确认2008年度投资损失。

②2009年3月20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③2009年4月25日,收到现金股利。

9..宏远公司持有长江公司20%的股份,采用权益法核算。

截至2007年12月31日,该项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300万元,其中,成本200万元,损益调整100万元(应享有长江公司2007年度的收益份额已确认入账)。

2008年1月1日,宏远公司以160万元的价格将持有的长江公司股份转让了一半,宏远公司对长江公司的持股比例降至10﹪,不再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改按成本法核算。

2008年3月20日,长江公司宣告2007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决议分派现金股利200万元,并于4月25日发放。

要求:作出宏远公司转让股权和转换核算方法的下列会计处理:
(1) 2008年1月1日,转让长江公司股份。

(2) 2008年1月1日,转换核算方法。

(3) 2008年3月20日,长江公司宣告分派2006年度现金股利。

(4) 2008年4月25日,宏远公司收到派发的现金股利。

10.2007年1月1日,宏远公司以5200000元的价格购入长城公司10%的股份作为长期投资,另支付交易税费26000元,宏远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

2007年3月15日,长城公司宣告2006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决议分派现金股利4000000元。

2008年1月5日,宏远公司再次以16500000元的价格购入长城公司25%的股份作为长期投资,另支付交易税费82500元。

至此,宏远公司已累计持有长城公司35%的股份,因此,对长城公司的股权投资改按权益法核算。

2007年12 月31
日,长城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65000000元。

要求:作出宏远公司购入股权和转换核算方法的下列会计处理:
(1) 2007年1月1日,购入长城公司10%的股份。

(2) 2007年3月15日,长城公司宣告分派2006年度现金股利。

(3) 2008年1月5日,再次购入长城公司25%的股份,并改按权益法核算。

①购入长城公司25%的股份。

②转换核算方法。

一、答案
1.交易性金融资产——债券投资的有关核算
(1)2007年2月25日,购入A公司债券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债券(成本)46 800
投资收益200
贷:银行存款47 000
(2)2007年7月5日,收到债券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1 800
贷:投资收益 1 800(45 000×4%)
(3)2007年12月1日,转让债券时:
借:银行存款46 000
投资收益8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债券(成本)46 800
2.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投资的有关核算。

(1)2007年1月20日,购入B公司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B公司股票(成本)190 000
投资收益 1 200
贷:银行存款191 200
(2)2007年3月5日,B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10 000 (50 000×0.20)
贷:投资收益10 000
(3)2007年4月10日,收到现金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10 000
贷:投资收益10 000
(4)2007年9月20日,转让B公司股票时
借:银行存款22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B公司股票(成本)190 000
投资收益30 000
3.溢价购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1)2007年1月1日,购入甲公司即日发行的5年期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甲公司债券(成本)500 000
——甲公司债券(利息调整)60 000
贷:银行存款560 000
(2)先测算甲公司债券在购入时的实际利率r:
假定r1=5%,则500 000×(1+5%)–5+500 000×8%×[1–(1+5%)–5]/5%
=500 000×0.7835+40 000×4.3295=564 930(元)>560 000(元)
再假定r2=6%,则500 000×(1+6%)–5+500 000×8% ×[1–(1+6%)–5]/6%
=500 000×0.7473+40 000×4.2124=542 146(元)<560 000(元)
从而所求的实际利率r=5%+(6%–5%)×(564 930–560 000)/(564 930–542 146)
≈5.22%
利息收入确认及溢价摊销计算表
(实际利率5.22%)单位:元
日期票面利

利息收入应摊销溢价未摊销溢价摊余成本
2007年1月1日60 000 560 000 2007年12月31日40 000 29 232 10 768 49 232 549 232 2008年12月31日40 000 28 669.91 11 330.09 37 901.91 537 901.91 2009年12月31日40 000 28 078.48 11 921.52 25 980.39 525 980.39 2010年12月31日40 000 27 456.18 12 543.82 13 436.57 513 436.57 2011年12月31日40 000 26 563.43 13 436.57 0 500 000
合计200 000 140 000 6 0 000 ——
(3)2007年12月31日,计提债券利息,确认投资收益及摊销利息调整的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利息40 000
贷:投资收益29 232
持有至到期投资——甲公司债券(利息调整)10 768
以后4年每年末确认投资收益的分录与上类似。

2007年12月31日收到甲公司债券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40 000
贷:应收利息40 000
2008年——2011年各年末收息分录同上。

(4)到期收回债券本金时:
借:银行存款500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甲公司债券(成本)500 000
4.折价购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1)2007年1月1日购入乙公司2006年1月1日发行的4年期按年付息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乙公司债券(成本)200 000
应收利息8 000
贷:银行存款205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乙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3 000
(2)先测算乙公司债券的实际利率r:
假定r1=4%,则200 000×(1+4%)–3+200 000×4%×[1–(1+4%)–3]/4%
=200 000×0.889+8 000×2sss.7751=200 000.8(元)>197 000(元)
假定r2=5%,则200 000×(1+5%)–3+200 000×4%×[1–(1+5%)–3]/5%
=200 000×0.8638+8 000×2.7232=194 545.6<197 000(元)
从而r=4%+(5%–4%)6.
194545
8.
2000000
197000
8.
200000
-
-
≈4.55%
编制计算表如下:
利息收入确认及折价摊销表
(实际利率4.55%)单位:元
日期票面应
收利息
每期投资收

每期应摊折

未摊销溢价摊余成本
2007年1月1日 3 000 197 000 2007年12月31日8 000 8 963.50 963.50 2036.50 197963.50 2008年12月31日8 000 9 007.34 1 007.34 1029.16 198970.84 2009年12月31日8 000 9 029.16 1 029.16 0 200000
合计24 000 27 000 3 000 ——
(3)2007年12月31日,计提利息、确认投资收益及摊销折价:
借:应收利息8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乙公司债券(利息调整)963.50
贷:投资收益8 963.50
以后两年底计息及摊销折价的分录与上类似。

2007年12月31日收到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8 000
贷:应收利息8 000
以后每年底收息分录同上。

(4)到期收回债券本金时:
借:银行存款200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乙公司债券(成本)200 000
5.溢价购入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

(1)2007年7月1日购入A公司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公司债券(成本)100 000
——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2 000
应收利息 3 000
贷:银行存款105 000
(2)先测算A公司债券的实际利率r(半年):
假定r1=2.5%,则100 000×(1+2.5%)–6+100 000×3%×[1–(1+2.5%)–6]/2.5%
=100 000×0.8623+3 000×5.5081=102 754.3>102 000
假定r2=3%,则100 000×(1+3%)–6+100 000×3%×[1–(1+3%)–6]/3%
=100 000×0.8375+3 000×5.4172=100 001.6<102 000
故r=2.5%+(3%–2.5%)×6.
100001
3.
102754
102000
3.
102754
-
-
≈2.64%
①2007年12月31日,确认债券利息收益=102 000×2.64%≈2 693(元)
借:应收利息 3 000
贷:投资收益 2 69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307
2007年12月31日,债券摊余成本=102 000–307=101 693(元)
②2008年6月30日,确认债券利息收益=101 693×2.64%≈2 685(元)
借:应收利息 3 000
贷:投资收益 2 68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315
2008年6月30日,债券摊余成本为=101 693–315=101 378(元)
③2008年12月31日,确认债券利息收益=101 378×2.64%≈2 676(元)
借:应收利息 3 000
贷:投资收益 2 676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324
2008年12月31日,债券摊余成本为=101 378–324=101 054(元)
④2009年6月30日,确认债券利息收益=101 054×2.64%≈2 668(元)
借:应收利息 3 000
贷:投资收益 2 668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332
2009年6月30日,债券摊余成本为=101 054–332=100 722(元)
(3)各年年末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①2007年12月31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101 000–101 693=–693(元)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693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变动)2668
②2008年12月31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102 500–101 054=1 446(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变动)1 446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 446
(4) 2009年9月1日,将债券出售时:
债券账面价值=100 722+(1 446–693)=101 475(元)
产生处置收益=102 800–101 475=1 325(元)
借:银行存款102 8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公司债券(成本)100 000
——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722
——A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变动)753
投资收益 1 325
同时,将原计入资本公积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数753元(1 446–693)转出: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753
贷:投资收益753
说明:上述两笔分录也可合写成一笔分录。

那样,“投资收益”账户所记录的金额就为转让收益与将原计入资本公积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转为投资收益两部分之和。

6.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1)将作为合并对价的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本题单位用万元表示)
借:固定资产清理 1 200
累计折旧4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