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唐边塞诗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唐边塞诗词
边塞即指边疆,应该说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以唐宋的边塞诗较为出名。

唐宋边塞诗词以及简析
《摊破浣溪纱》李王景(王景合为一字)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

此词作者又是一位皇帝,乃南唐中主,他还有个顶顶有名的儿子叫李煜,词中圣手也。

儿子词写的好,老子的也不差。

皇帝的心境一般人无法想像,但从这首词中却可略窥一二。

尤以“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此二句幽蓝以为最佳。

此二句,从头到尾都透着一股子凄恻的绝望和哀愁,做为南唐中主,显然是怀有身世之感的,孱弱的南唐,又经得起几次风雨呢?
《山花子》
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杆。

做为一个皇帝,如果生逢盛世,那是大幸,若逢乱世,便是大不幸。

李王景便是属于后者,反映在他的词作中也凄风苦雨,满怀忧愁。

如果能像东昏候陈叔宝那样一门心思败国也就算了,像中主这般,既忧国,又无力回天,怎不愁郁苦闷?起头便是香消翠残,荷花早已凋谢,连荷叶也残败,可见此时已是萧杀的秋天,秋天万物凋零,令人生悲,词人触景更生悲苦之情,一句“小楼吹彻玉笙寒”,叫人遍体生寒,小楼孤馆,笙管深吹,却让聆者倍生孤寒落索之感,意深而幽美,境凄而悲深,此真境界也。

《望江南》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醉妆词》王衍
者边者,那边走,只是寻花柳。

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

《菩萨蛮》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的这首《菩萨蛮》是个系列词作,共五首,这是其一。

江南自古繁华地,赞美江南景色好的作品不在少数,著名的如白乐天的《忆江南》等等。

韦庄此首,重不在描述江南之景,而在乎羁旅之思,词人一生漂泊,自是感受尤深。

然此词中,最美最曼妙的不过“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一句,恰是形容江南之丽色的。

此句空灵蕴藉,词人之笔仿佛已换为一支丹青妙手,勾画出一片烟雨泊船之妙景,真可谓描摹江南胜景之绝妙之笔,幽蓝虽身处江南,也被深深折服,可见词人之妙笔。

《菩萨蛮》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直,醉入花丛宿。

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这首词有好两句很负盛名,比如“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一直是个比较经典的浪荡公子形象,尤以“满楼红袖招”最为传神,很是绮丽。

幽蓝比较喜欢的却是“当时年少春衫薄”一句,本词主旨是追忆,因而这句就显得很落莫孤怆,甚至还有些悲凉的感觉。

当时年少,而今鬓已星星,回忆往日,无限感慨。

人谁不老?又有谁没有过年少春衫薄之过往,此句之所以让人动容,实是推人及己,有共通之处矣。

《定西番》牛峤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乡思望天阔,漏残星亦残。

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牛峤的峤字音同“叫”,二字念起来和“牛叫”并无二致,真令人有点眩晕,古人起名,好像并不太在意谐音,像这位,“牛叫”,也委实不太雅观,此题外话了。

这是首边塞词,相较于闺怨来讲,无疑警致许多,也揭示了当时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更有意义一些。

开头几句,点明场景为塞外,孤寒奇绝,有金铁之声,颇有些豪气。

尤喜“漏残星亦残”和“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两句,前句将更漏与残星并列,不但想像妙,描绘起来也妙,二者结合的效果也更具边塞特有的寒清之气;后句为结局,画角声呜咽,而满天飞雪漫舞,以景结束,更增冷寂之情和纡徐之曼妙,使得这首边塞词凄而不怨,不至太过沉重。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据说这是李太白的词。

太白的诗自是不必说,已经是后人不可逾越的高峰,但词作就只两首(另一首是《忆秦娥》),而且还都不能确定是否真的为太白所作。

抛开这些不说,这首词被放到《唐宋词鉴赏辞典》(以下简称《唐》)的开篇第一首,自也有它的过人之外。

幽蓝虽非特别喜欢,但起首两句却写的宏旷优美,“烟如
织”显迷蒙,“伤心碧”显奇丽。

王国维谓之“一切景语皆情语”,此两句恰恰印证。

《渔父》张致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衰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是一首小令,字句不多,读起来却是字字珠玑,呈现在面前的是一幅闲适的水墨山水,颇具隐逸之风。

前两句,读之令人感受到天地万物丰润之美,而后转至渔翁,“青若笠,绿衰衣”只六字,便将渔翁之形象一笔突起,一青一绿,色彩鲜明,明丽如画。

最后结语,更是余味悠长,实属点睛之笔,也是幽蓝最喜欢的一句。

《转应曲》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转应曲》这个词牌对于看惯了宋词的人来讲,是属于比较生僻的,宋人显少用这个词牌填词。

这首小令明白如话,又因叠字颇多,读来琅琅上口,虽无华美的文字,反应的却是当时社会之民生大事,值得一品。

看“边草”二字的反复运用,就知是写戍卒的。

最后一句,“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这“愁绝”二字,实在有如平地惊雷,震人心肺,胡笳本是边塞幽怨之调,一声声传来,怎不凄绝愁绝?这首词本身无甚特别突出之处,只因作者戴叔伦乃幽蓝同乡,且戴公之词仅存一首,不特别拎出来说一说,怎么对得起这位千年前的同乡呢。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这是写闺怨的,想着以前学的《卖炭翁》真是迥然不同的感受。

看来白乐天在兼顾百姓疾苦时,也不忘关怀一下这闺阁之怨,也算得上是多情之人呀。

同样,这首词也没什么绮丽之句,但构思精巧,言语简洁。

能用最简单的词勾勒出最深的情致,方是高手。

幽蓝喜欢最后一句,孤旷简绝的五个字,将前面所有的渲染点的更深更透更怨,所谓结句要有力,大约就是这个意思吧。

《天仙子》皇甫松
晴野鹭鸶飞一只,水荭花发秋江碧。

刘郎此日别天仙,登绮席,泪珠滴。

十二晚峰青历历。

皇甫松在唐宋众多词家耀耀星辉下,实在不算起眼,但这首小词却写的别有风致。

幽蓝特别激赏前两句和最后一句。

“晴野鹭鸶飞一只,水荭花发秋江碧”写景真是绝妙,不但色彩斑斓,还兼具动态美,鹭鸶之“飞”,水荭(本应为草字头下
加个洪字,打不出,二字可通)之“发”,读来美不胜收。

最后一句,“十二晚峰青历历”,使全词突豁然开阔起来,空缈无限,余味不绝。

《梦江南》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梦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桥边。

此词又名《忆江南》,白居易曾有数首,一向脍炙人口,皇甫松的'也不赖。

比之白乐天的那几首,此词显然雅致一些,也拘谨了一些。

引幽蓝侧目的只有一句,便是“夜船吹笛雨潇潇”,论意境自是幽朦空灵,论文字也算是精雕细琢,但这类语句往往失之雕琢,刻意了些,把这句特别拿出来,主要是因为时下网络上红到发黑的武侠原创女作家沧月,她最初的一本小说便是以此句为名,那时幽蓝读书甚少,初见此句惊为天人,还嘀咕着沧月这书虽写的不怎么样,名起的还真挺有水平,谁知还是“拿来”的。

这里没贬低的意思,怪只怪当初自己不够博学多才,张冠李戴还不自知。

《菩萨蛮》温庭筠
水清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生参差翦。

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凤。

温飞卿是花间派的始祖,晚唐大大有名的才子,瞧这词写的旖旎香媚,料想这人想必也是风流俊逸吧,事实上温大才子长的有点丑,落差委实太大,特别拿来八卦一下。

言归正传,这词写自是柔腻细艳,典型的花间派作风,唯“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一句,还是很有些意味的,江夜已近晨曦,残月微照雁飞,好一派凄而不怨的秋夜景致,至于其它,只“人生参差翦”还有些余味,其余便是炼语精工,也流于俗庸。

《菩萨蛮》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

雪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

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

此词写的是妇人春睡之后的情景,无非就是闺阁之怨了,这类体裁在唐宋词中多如牛毛,写的真正精妙的却是鲜少,温飞卿这首也只能说是尚可一读。

起首“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两句倒是清雅,轻絮厚堆,愁那一阵细雨,打的花枝零落,纵香如故,也难免兴起萧索之感,倒也有些曲折深沉之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