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噪声控制工程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隔声量TL=10lg1/τ,则 墙的隔声量为:TL1=10lg1/τ1=10lg1/10-5=50dB 门的隔声量为:TL2=10lg1/τ2=10lg1/10-3=30dB 窗的隔声量为:TL3=10lg1/τ3=10lg1/10-3=30dB 所以,该组合墙的平均隔声量为:
TL10lg Si Si100.1TL i
S 10lg
S1100.1T1LS2100.1TL2 S1100.1TL3
10lg(2023)100.150220100.1303100.130
36dB
8-7:要求某隔声罩在2000Hz时具有36dB的插入损失, 罩壳材料在该频带的透射系数为0.0002,求隔声罩内 壁所需的平均吸声系数。
解:隔声罩的插入损失
)
i1
10lg1( 00.1Lp1 100.1Lp2 100.1Lp3 )
10lg1( 00.170100.175100.165)
77、相对湿度70%的自由声场中 辐射噪声,已知距声源20m处,500Hz和4000Hz的声 压级均为90dB,求100m和1000m两频率的声压级。
7-2: 在3mm厚的金属板上钻直径为5mm的孔,板后空 腔深20cm,今欲吸收频率为200Hz的噪声,试求三角
形排列的孔中心距。
解:穿孔板共振频率
f0
c
2
P
L(t ) ,则
P=(2πf0/c)2×L(t+δ) =(2π×200/340)2×20×10-2×(3×10-3+0.8×5×10-3)
=1.91%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习题
2-6:在空气中离点声源2m距离处测得声压p=0.6Pa,求此 处的声强I、质点的振速U、声能密度D和声功率W各是
多少?(已知空气的ρ=1.21kg/m3,c=340m/s)
解:
Ip 0c1.20 .6 1 3
8.7 5 1 4 0 w /m 2 40
p2 0.62
D
2.5 7 1 6 0 J/m 3
2 0.3140.2
T2
0.161V
Sln(12)
0.161103
0.54s8
780(10.31)4
8-4: 某隔声间有一面积为20m2的墙与噪声源相隔,该墙透射系数为 10-5,在该墙上开一面积为2m2的门,其透射系数为10-3,并开一面积 为3m2的窗,透射系数也为10-3,求该组合墙的平均隔声量。
➢ 由表1可知,在气温30℃、相对湿度70%的自由声场中,500 Hz 和 4000Hz 的 声 波 被 空 气 吸 收 的 附 加 衰 减 Aa 分 别 为 0.27dB/ 100m和2.25dB/100m,则:
500Hz,从20m到100m的Aa为:(100-20)×0.27/100=0.216dB 500Hz,从20m到1000m的Aa为:(1000-20)×0.27/100= 2.646 dB 4000Hz,从20m到100m的Aa为:(100-20)×2.25/100=1.8dB 4000Hz,从20m到100m的Aa为:(1000-20)×2.25/100=22.05dB
因三角形排列的孔的穿孔率 Pd2/2 3B2 ,所以
孔中心距 B d2/(2 3P) = (51 0 3)2/2 ( 31.9% 1 )
=0.0344m =34.4mm
7-3:穿孔板厚4mm,孔径8mm,穿孔按正方形排列,孔 距20mm,穿孔板后留有10cm厚的空气层,试求穿孔 率和共振频率。
解:正方形排列的孔的穿孔率为:
解:由题可知:车间面积为
S=25×10×2+10×4×2+25×4×2=780m2
车间体积为V=25×10×4=103m3
设1 0.2,f 1000Hz 2000Hz,则
0.161V
T1 Sln(11)
0.161V
1 1 ST1
0.16113 0
1 7820 0.0981 0.098 0.2,与所设条件不符
设1 0.2,f 1000Hz 2000Hz,则
0.161V
T1 S1
1
0.161V ST1
0.161103
0.103
7802
10.100 3.2,与所设以 条取 1件 0.1相 03符,所
Lp
10lg
(11)2 (12)1
,其中Lp
Lp1
Lp2
8781 6dB
6 10lg (10.103)2 ,则 2 0.314 (12)0.103
-26.2 -16.1 -8.6 -3.2 0 +1.2 +1.0 -1.1
33.8 53.9 71.4 78.8 80 84.2 79 74.9 略 略 71.4 78.8 80 84.2 79 74.9
87.5 32 55 73 80 80 85 81 80
➢ 由已知“频率”查表得“A计权修正值”,见上表第一 行。由已知“声压级”减去“A计权修正值”得“修正 后频带声级”,见上表第二行。由于修正后频带声级 前两项33.8和53.9与其他声级值相比差值都大于10dB, 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得上表第三行数据。第四行“总 的A计权声级”由第三行其余声级值叠加而得,具体计 算如下:
0c2 1.232 40
U I8.7 5 1 40 1.4 6 1 3 0 m /s p 0.6
W=I S =8.75×10-4×4π×22 =0.044w
S=4πr
2-11:三个声音各自在空间某点的声压级为70dB、75dB 和65dB,求该点的总声压级。
解:
LpT
n
10lg(
100.1Lpi
T6 00.1 AV 6 10.1 1.6 5 0 11 62 1 6 .9s2
➢ 因频率f=1kHz<2kHz,2 0.250.2且,则处理后的
混响时间为:
T 6 0 S 0 l.1 n 1 V 6 (2)1 1 0 .1 l6n 1 6 2 1 0 (.1 2 2)5 6 0 .4s4
➢ 处理后 =0.25 2 ( 6 3 2 7 6 3 7 2 2 ) 0 6 . 0 3 6 2 6 7 7 0 3 . 0 2 6 7 7 0 .8 4 1 .2 1 6 22
➢ 因频率f=1kHz<2kHz,10.0650.2且,则处理前的
混响时间为:
表1 标准大气压下空气中的声衰减
单位:dB/100m
温度/℃ 30
湿度/% 70
频率/Hz
500
4000
0.27
2.25
解:声波随距离的发散衰减Ad=20lgr2/r1,则 从20m处传播到100m处的Ad=20lg100/20=13.98dB 从20m处传播到1000m处的Ad=20lg1000/20=33.98dB
n
LpT 1l0g(10 0 .1Lpi ) i1
1l0g1(0 0 .17.1 410 0 .17.8 810 0 .18010 0 .18.4 210 0 .17910 0 .17.4 9)
8.7 5(d)B
➢ 由已知“频率”和“声压级”查附录二图得“各倍频 带的NR值”,见表最后一行。其中最大的NR值为85, 则所求环境的NR=85+1=86
➢ 处理后的吸声降噪量
Lp1l0g ((1 1 1 2)) 2 11l0g ((1 1 0 0..2 0)5 6 ) 05 .0 0 .2655
=6.8dB
7-8: 某车间几何尺寸为25×10×4m3,室内中央有一无指向 性声源,测得1000Hz时室内混响时间2s,距声源10m的 接收点处该频率的声压级为87dB,现拟采用吸声处理, 使该噪声降为81dB,试问该车间1000Hz的混响时间应 降为多少?并计算室内应达到的平均吸声系数。
穿孔率:
d2 82
P
1.25% 6
4B2 422 0
δ=0.8d,则共振频率为:
cP
f0 2 L(t )
340
12.56%
2 10102(4103 0.88103)
595Hz
7-7: 某房间大小为6×7×3m3,墙壁、天花板和地板在 1kHz的吸声系数分别为0.06、0.07、0.07,若在天花 板上安装一种1kHz吸声系数为0.8的吸声贴面天花板, 求该频带在吸声处理前后的混响时间及处理后的吸声 降噪量。
IL 10 lg( 1 10 0.1TL )
其中隔声量 TL 10 lg 1
10 lg 1 37 dB ,已知 IL 36 dB 0 .0002
隔声罩内壁所需的平均
吸声系数 为:
1 10 0.1 IL 10 0.1TL
1 10 0.136
0 .79
10 0.137
Thank you!
➢ 因此,声压级Lp=Lp0-Ad-Aa。 100m处,500Hz的声压级Lp=90-13.98-0.216=75.8dB 100m处,4000Hz的声压级Lp=90-13.98-1.8=74.2dB 1000m处,500Hz的声压级Lp=90-33.98-2.646=53.4dB 1000m处,4000Hz的声压级Lp=90-33.98-22.05=34.0dB
3-8: 某噪声的倍频程声压级如下表所示,试求该噪声 的A计权声级及其NR数。
频率/Hz 63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8000
声压级/dB 60 70 80 82 80 83 78 76
解:
A计权修正值
修正后频带声级/dB 各声级叠加/dB
总的A计权声级/dB 各倍频带的NR值
解:房间的体积V=6×7×3=126m3。 房间各壁面的平均吸声系数 ,则 i Sii A
Si S
➢ 处理前 1 ( 6 3 6 2 7 7 2 3 2 6 ) 3 0 .0 2 7 6 6 3 7 2 0 .0 2 7 1 1 .5 0 6 =6 0.02 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