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罗马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辉煌属于希腊!伟大归于罗马!
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词汇,可以分配给欧洲各个城市,例如精致、深朴、 繁丽、畅达、古典、新锐、宁谧、舒适、奇异、神秘、壮观、肃穆……其中 有不少城市还因为风格交叉而不愿意固守一个词,产生角逐。 只有一个词,它们不会争,争到了也不受用,它静静安踞在并不明亮的 位置上,留给那唯一的城市。 这个词叫伟大,这个城市叫“罗马”。 ——余秋雨《行者无疆》
(一)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教育方向: 他提出知识本身并非个人所追求的事业,
知识应作为达到社会目的的手段;认为 教育的培养目的是培养政论家,有用的 雄辩家,而非教育家。
教育标准: 作为雄辩家所应具备的条件及训练
名副其实的演说家的办法等。
影响:
对罗马教育产生了很重大的影响。在他 死后的一个多世纪,昆体良继承并发 展其思想。
• • • • 提倡学校教育,反对家庭教育 第一个提倡班级教学 提出反对体罚思想 他认为,体罚只能使学生蒙受耻辱,受到 伤害,即使有好的效果,也是暂时的。在 教育历史上,昆体良是第一个反对体罚的 人。 提倡教学的各科齐头并进
昆体良
MarcusFabiusQuintilianus 公元35年—96年 (另说为42年—118年)
All roads go to Rome!
一、罗马教育的发展概况
• (一)初期的罗马教育(王政时期和共和早期) • (二)过渡时代的罗马教育(共和中期和晚期) • (三)希腊化时代的罗马教育(帝国时代的早期和中期) • (四)衰落时期的罗马教育(帝国时代末期)
(一)初期的罗马教育(王政时期和共和早期)
(二)过渡时代的罗马教育(共和中期、晚期)
• 希腊(雅典)文化为什么能征服罗马文化? • (1)罗马和雅典都是西方奴隶主共和制国家,希腊文化 适应了罗马国情。 • (2)罗马奴隶主贵族醉心于希腊奴隶主腐朽的生活方式。 • (3)希腊语成为半个以上文明世界的通用语。 • (4)希腊文化是当时西方社会最高水平的文化。
(二)过渡时代的罗马教育
• 在希腊文化影响下,罗马此期出现了三 种学校 • 初等学校:(7—12岁)
– 它是私立的、收费的,国家不加管理。 – 学校的开办者教师是一些有文化的奴隶,可 见其地位很低。 – 学校教学条件艰苦,学校随便设在简陋的房 舍或神庙中。 – 学习内容是读书、写字、计算、十二铜表法。 – (前450年,古罗马制定的成文法典,可在 十二个铜表上。) – 学校教学方法简单,仅有简单机械的背诵, 体罚很平常。
时期
时间
社会特征 进入奴隶 社会 大肆向 外扩张 帝国政经 高度发展
文化教育 保持民 族本色 希腊化
培养目标 农夫 军人 杰出的 演说家 政治家 忠诚的 官吏 顺民
教育模式 家庭教育 私立学校
共和 前6世纪 早期 到前3世纪 共和 后期 前3世纪 到前30年
帝国 前30年到 时期 公元476年
走向衰败
公元前3—2世纪:地中海周边地区;
公元前2世纪:地中海地区独一无二的霸主
罗马扩张靠什么?军事征服(布匿战争)
迦太基城是古代地 中海沿岸一座著名的商业 城市,位于今天的突尼斯 境内,后被罗马人所毁, 这是一幅后人根据历史遗 迹和史料记载复原的想像 图。
迦太基城
罗马征服整个意大利半岛后,向外扩张,与迦太基发生冲突,于是引 发了两国之间的战争。由于罗马也称迦太基为布匿,所以历史上把他们之间 的战争记载为布匿战争。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布匿战争先后爆发了三次。 古迦太基国不断被削弱并最终被灭亡,罗马尽占其地,在其领土上设置了阿 非利加省。今天英语中的非洲 Africa 即源于此。
一罗马教育的发展概况一初期的罗马教育王政时期和共和早期二过渡时代的罗马教育共和中期和晚期三希腊化时代的罗马教育帝国时代的早期和中期四衰落时期的罗马教育帝国时代末期一初期的罗马教育王政时期和共和早期罗马人的主要生产劳动是农业此外由于还要进行征战便决定了王政时期的教育是培养农民和军人的家庭教育
The Glory is Greece! The Grandness is Rome!
在古罗马的圆形神庙中 , 最有名的是帕第奥其神庙 (万神庙)。万神庙是一 座带有穹顶的圆形建筑, 它是古罗马保存最为完好 的建筑物之一。万神庙穹 顶直径43米的记录直到20 世纪还未被打破。如此规 模的穹顶通常需要一些支 撑物,但古罗马人精通如 何建造拱形层顶而不需要 柱子支撑的技术。自从万 神庙落成以来,它几乎保 持着原状,给人们留下古 罗马建筑风貌的最佳印象。
• • “在我看来,有德性的生活较之最卓越的雄辩才 能更为可取。” “诚实是一个真正演说家的主要特征。别有企图 的人不是一个有价值的演说家。”

昆体良
– –
他应是人文学科和科学上的老师 必须具备演说才能
MarcusFabiusQuintilianus 公元35年—96年 (另说为42年—118年)
• 教育的作用 教育与天性关系,天赋和教育的结合 • 为了培养真正的演说家,提出设立修 辞学校
(四)衰落时期的罗马教育(帝国时代末期)
• 特点:世俗学校的消亡和早期基督教
学校的兴起
– 帝国末期,统治集团内腐化堕落,内部斗争激烈, 动乱不已,对文化和教育丝毫不重视。 – 统治者对平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日益加深, 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 罗马帝国处于岌岌可危之时,反映到教育上受教 育成为社会优越地位的象征和阶梯。出现严重的 形式主义。 – 教会逐渐垄断教育,使学校带上了浓厚的宗教色 彩。这为以后中世纪教会垄断教育开辟了道路。
圆形大剧场
圆形大剧场
是古罗马时期的著名建筑,中间 为竞技场,是举行角斗士角斗、人兽 搏斗的地方。通常在表演区的地面上 铺一层沙子,因此这里也被称为“沙 场”。后来这个词被进一步引申,人 们把战场也称为“沙场” 了。
罗 马 广 场
罗马广场
是古罗马城的核心。画面远方 为圆形大剧场。塔形建筑为后世所 建。这些建筑是统治阶级横征暴敛、 奴役各族人民的见证,也是劳动人 民智慧的结晶。
昆体良
MarcusFabiusQuintilianus 公元35年—96年 (另说为42年—118年)
(三)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
古罗马帝国时期天主教思想家
1.生平:略 2.人物简介:
古罗马帝国时期天主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 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罗马天主教系统, 他被封为圣人和圣师,并且是奥斯定会的发起人。对 于新教教会,特别是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 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
不 列 颠





西 班 牙 罗马
小 亚 细 亚
迦太基


古罗马文明对西方文明的贡献
古代罗马文化是在吸收丰富的东方文明古国 和希腊文化成就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包括宗教、法律、建筑……
艺术方面,古代罗马人的造型艺术有不少受古希腊的影响,但在 建筑、雕像和绘画三大领域里有其独特的罗马风格。罗马建筑的特点 是大圆柱型。在罗马城内修建有各种各样的神庙、剧场、宫殿、凯旋 门、纪功柱等建筑物。
– 修辞学校主要学习修辞学和辩证 法; – 学习在罗马国家管理上起重大作 用的法律学; – 学习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 加上了罗马史。 • 共和末期的罗马教育可以说是受古罗 马政治的制约,以通过私立学校教育 来培养演说家和雄辩家为其培养目标 的。
(三)希腊化时代的罗马教育(帝国时代的早期和中期)
罗马许愿池
《十二铜表法》
内容广泛,条文清晰,一定程度 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权 利, 但维护的仍是奴隶主贵族的权利。
第一表 传唤 第二表 审理 第三表 执行 第四表 家长权 第五表 继承和监护权 第六表 所有权和占有权 第七表 土地和房屋 第八表 私犯 第九表 公法 第十表 宗教法 第十一表 前五表的补充 第十二表 后五表的补充
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霸主
西 班 牙 罗马
小 亚 细 亚
迦太基
埃 及
公元2世纪末的罗马,取得地中海霸权
扩张战争的胜利对罗马产生了什么影响?
奴隶和财富、政治体制的改变
共和制
帝制
凯撒
屋大维
公元前27年屋大维正式确立个人独裁统治,标志着元首制的建立。
2世纪初,罗马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西临大西 罗马帝国的疆域 洋,东迄幼发拉底河,北达莱茵河、多瑙河,南抵北非。
西塞罗
(Marcus Tullius Cicero) (前106年—前43年)
(二)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是古罗马著名律师、修辞家、教育家
1.生平和著述
生平: 是西班牙籍的罗马公民。曾担任二十年
的教师,是罗马最著名的修辞学校的校 长,这一学校成为罗马最早的国立学校。
著述: 昆体良的教育著作是《雄辩术原理》
具有广博的知识 ;
热爱学生又不放纵; 熟悉所教的内容,又能熟练运用教学方法 ; 应当深入了解学生 。
昆体良
MarcusFabiusQuintilianus 公元35年—96年 (另说为42年—118年)
6.评价
a、古代罗马教育理论的最高成就。 b、论述了专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结合。 c、文法学校的性质和课程体系。 d、班级授课制的初步设想。 e、确立了教学理论和原则。 f、对后世欧洲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过渡时代的罗马教育
文法学校:(12—16岁)
– – – – – 私立的,是应贵族和暴发户子弟的需要而设立。 学生在学校学习希腊文、拉丁文和希腊文法,阅读荷马史诗 其他希腊文学作品。 学习演说术。 在罗马教育中,完全否定军事体操教育。
(二)过渡时代的罗马教育
高等修辞学校(16岁入学 学程2-3年)
All roads go to Rome!
Rome was not built in one day!
意大利半岛
罗马
你知道罗马的位置吗?
你听说过罗马城源的传说吗?
地点:台伯河畔 时间: 公元前509年
罗马
意大利半岛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罗马的扩张
1、罗马的扩张过程:
公元前5—3世纪:征服意大利地区;
国立学校
二、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一)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杰出的演说家、罗马文学的天才作家
1.生平:
在他年轻时,曾在希腊文的声誉中抵 制过罗马的拉丁文教育,可后来却变成拉 丁文教师。他一生的最大贡献就是解决了 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的矛盾,提出“保持 罗马道德,学习希腊文化”的主张。
西塞罗
(Marcus Tullius Cicero) (前106年—前43年)
(也译作《论演说家的教育》),共 十二卷,是西方最早述教育问题的 著作。昆体良
MarcusFabiusQuintilianus 公元35年—96年 (另说为42年—118年)
2.极力提倡演说家的教育
• 演说者的任务 – 为著名人物唱颂词、公共生活的讨论、战争 前的动员鼓励,法庭上的辩护等。 – 这一系列工作使演说家成为罗马生活中必须 的部分。 演说者必须具备三项条件: – 首先应具备很好的道德品质

4.教学思想
• 1、教学组织形式 •
分班集体教 ; 因材施教结合
• 2、教学原则


反对体罚原则;教学适度原则;劳逸结合原则;
明白晓畅原则; 能力培养原则。
昆体良
MarcusFabiusQuintilianus 公元35年—96年 (另说为42年—118年)
5.关于教师
重视教师的作用; 素质全面,才德俱优、即言即行 ;
– 应开设广泛的文化学科,如文法、作文、 论文写作、音乐、几何、天文、数学等。 他排斥哲学,独尊辩论。随着形势的发展, 他的观点带上了形式主义的色彩。 – 注重道德教育,在辩论中应实事求是。
昆体良
MarcusFabiusQuintilianus 公元35年—96年 (另说为42年—118年)
3.关于幼儿教育和普通教育
罗马传统本色教育时期 培养目标: “家长制”家庭出现,父亲在家庭中具有至高
无上的权力和威信,他操有子女的生杀大权 和受教育的权力。
教育权力:
罗马人的主要生产劳动是农业,此外,由于 还要进行征战,便决定了王政时期的教育是 培养农民和军人的家庭教育。
(一)初期的罗马教育
• 教育内容:
• A 由父母给予生产和生活知识的教育。男孩随父亲学习制作,女 孩随母亲学习家务。 • B 注重道德教育,敬神、服从双亲和族中长者,勇敢、谦虚和爱 国居于首位。 • C 为了预防敌人进攻,还学习用各种武器,骑马、游泳、角力。 • D 家庭中有时还学习读书、写字和计算等。
• 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后二世纪,称为希腊化时代,其教育是以培养官 吏和顺民为目标的官僚式的政府学校教育。 • 忠官和顺民成为这一时期教育的培养目标。 • 为了使教育更好地为帝国服务,将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对 初等学校实行国家监督。 • 提高教师待遇。将教师变为国家官吏,规定教师奉给,给予他们各种 特权和权利。 • 这个时期,通过系列措施,将教育权掌握在帝国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