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及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包括由低到高观察同一物体和由远到近观察同一物体,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和在实际生活中有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经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养成数学思考的习惯,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
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三、教学重点: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课时辨别从不同方向观察4个小正方体;
搭成的一个简单图形的形状
[教学时间] 3月6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正确辨认从前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
难点:学会并熟练运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完成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
教材呈现了用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搭的一个几何组合体,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进行观察,获得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表象,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学情分析
此前学生已掌握左、右、前、后、上、下的知识,并有了二维的空间观念。
主要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启发式、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正方体、正方形学具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探究新知(授新课)
1.自主探究。
展示:多媒体课件。
任务:(1)横向连续摆三个
正方体,在左边第一个后面再摆
一个。
(2)同组四名同学分别从物
体的前面、上面、左面进行观察。
(3)用小正方形摆出你所在
位置观察到的平面图。
小组合作,按要求摆一
摆正方体学具,并观察。
用
正方形学具摆一摆
2.看一看,连一连。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小华从什
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展示:多媒体课件。
提问:(1)从前面看是什么
图形?你是怎么想的?
(2)从左面看是什么图形?
你是怎么想的?
(3)从上面看是什么图形?
你是怎么想的?
展示:多媒体动画观察的过
程。
请学生到投影前指一
指。
巩固练习
1.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小强从
什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课本
第13页做一做。
)
展示:多媒体课件。
完成课本第13页做一
做,全班订正。
2.摆出的可能是什么形状
呢?自己摆一摆。
展示:多媒体课件。
用学具摆一摆,和同桌
交流。
归纳
总结
归纳本课知识点。
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归纳、梳理知识点。
布置作业
第15页练习四,第1题、第
2题。
展示:多媒体课件。
课后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二)
【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利用学生熟悉的正方体组成的图形进行观察,让学生建立立体空间思维,让学生从前面、上面、左面对物体进行观察,让学生确实体会到通过这三面的观察来感受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加深学生对同一物体不同面得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第2课时从不同方向观察3组正方体搭的几何体[教学时间] 3月7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并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想象、拼摆、验证的过程,体验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物体的结果,培养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感受数学情况的变化性和多样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难点:能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
教材呈现了用正方体拼搭的3个几何组合体,让学生从上面、左面、前面观察,发现从上面观察看到的3个几何体的形状相同,从左面看也相同,但从前面看形状不相同。
从而认识到: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几何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学情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也可能得到相同的图形。
这节课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从不方向观察各几何体得到的形状,并归纳出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是什么样子的图形,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各是什么样子的。
帮助学生形成观察得到的形状表象,切实认识到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几何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主要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启发式、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正方体、正方形学具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从上面、左面、前面看这些图
形,分别能看到什么形状?
展示:多媒体课件。
提问:你发现什么了?观察,并说一说发现。
探究新知(授新课)
从上面看这3个物体,形状
相同吗?
请学生说一说观察的结果。
展示:多媒体动画动态呈现
观察的过程。
同桌合作,摆一摆,并
观察。
从上面看,形状相同,
是。
从左面看,形状也相
同,是。
从前面看,形状不相
同,分别是:。
巩固练习
1.摆一摆,看一看。
(课本
第14页做一做)
问题:这3个物体,从哪面
看到的形状相同?从哪面看到的
形状不同?说一说你思考的过
展示:多媒体课件。
用正方体、正方形学具
摆一摆,并和同桌交流思考
的过程。
程。
2.摆一摆,画出从前面、上
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
展示:多媒体课件。
用学具摆一摆。
3.看一看,说一说。
(1)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
的有哪几个?看到的形状是
的有哪几个?
(2)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的有哪几个?
(3)这几个物体从上面看有
形状相同的吗?
展示:多媒体课件。
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由一些小正方体搭成的物
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
面看到的形状是,这些小正方体
搭成的物体是什么样的?请你动
手摆一摆。
展示:多媒体课件。
同桌合作摆一摆。
拓展提高:
1.下面是从不同位置观察同
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请把它摆出来。
展示:多媒体课件。
提问:你是怎么摆的?说一
说你思考的过程。
摆一摆,说一说。
2.左图是由()个正方体搭成的。
展示:多媒体课件呈现解题
思路。
(1)一层一层加。
1+3+6
+10=20(个)。
(2)最高层的一个正方体,
下方每层中都有一个,一共就是
4 个。
第二层多出来2个,有3
层,是6个。
第三层多出来3个,
有2层,是6个。
最底下一层多
出来4个,这样加起来是20个。
数一数,说一说。
归纳
总结
归纳本课知识点。
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归纳、梳理知识点。
布置
作业
第15页练习四,第4题。
展示:多媒体课件。
课后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二)
从相同的方向观察不同的物体,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作业设计:练习四第三题
[教学反思]:有了上节课的学习基础,这节课加大学生观察物体的深度,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不同物体的同一个面得到图形是什么样的,从而让学生们自己总结出不同物体的同一
个面得到的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让他们对观察物体有了新的认识。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姓名等级
一、填空。
1.用字母表示下面的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2)加法结合律()(3)乘法交换律()
(4)乘法结合律()(5)乘法分配律()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框里填上适当的数。
(1)93+( )=52+( ) (2)19+ ( ) +52=19+(48+)
(3)520-408-2=520-(+)(4)209×12= ( ) ×12+9×12
3.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
4.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
5.在○里填上“>”“<”或“=”。
(1)57+38+48○ 38+57+48 (2)(27+3)×15 ○27+3×15
(3)13×8×25 ○(13×25)×(8×25)(4)79×99+79○ 79×100
一.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
1.54+72+28=54+100 ()
2.32×25=8×4×25 ()3.325-147+153=325-(147+153)()
4.43×103=43×100+3 ()
5.150÷6÷5=150÷(6×5)()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56×8×5=56×(8×5)运用了()。
①乘法交换律②乘法结合律③乘法分配律④加法结合律
2.38×45=45×38运用了()
①乘法交换律②乘法结合律③乘法分配律
3.与97×25相等的算式是()
①(97+3)×25 ②(100-3)×25 ③100×25-3
4.161-51+49的结果是()
①61②159③261
四.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128+349+172 (2)324-84-116 (3)25×18×4
(4)48×125 (5)6000÷25÷4 (6)68×15+15×32
(7)58×99+58 (8)47×102 (9)46×39-29×46 (10)36+64-36+64
五.解决问题。
1.王老师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故事书18元,一本教学用书22元,他给营业员50元,营业员应找给王老师多少钱?2.红星小学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5个班。
平均每班的图书角有42本书,这个学校的图书角一共有多少本书?
3.一张桌子是148元,一把椅子是52元,公司买了32套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钱?
4.四年级同学去参观科技展览。
把160人平均分成4队,每队平均分成5组,每组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