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关于印发2008年全盟工业经济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关于印发2008年全盟工业经济工
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
•【公布日期】2008.04.10
•【字号】锡署发[2008]36号
•【施行日期】2008.04.1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关于印发2008年全盟工业经济工作指导
意见的通知
(锡署发〔2008〕36号)
各旗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行署各委、办、局,各企事业单位:现将《2008年全盟工业经济工作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紧密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八年四月十日
2008年全盟工业经济工作指导意见
2008年,各地、各部门要继续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项目”,认真贯彻落实盟委(扩大)会议和全盟工业大会精神,把培育壮大能源、化工、矿产冶金、建材和农畜产品加工五大优势特色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全力推进工业重点项目落地投产,狠抓重点企业达产达效,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努力构筑具有地区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为实现工业经济“十一五”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总体要求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坚持推进产业多元、产业延伸和产业
升级,下力气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构筑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式发展格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做大工业总量;以“二市五镇”为重点,继续调整优化工业布局,加快工业园区(基地)建设步伐,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大自主创新和品牌培育工作力度,突出抓好资源节约、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增强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和人才建设,改善工业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94亿元,力争达到200亿元,增长40% 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180亿元,增长38% 以上;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达到95% 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综合效益指数达到 360,同比上升 10点。
实现利润25亿元,增长50% 以上;税金总额22亿元,增长40% 以上。
--全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290亿元,力争达到 300亿元,增长40% 以上。
100个盟级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3亿元,增长54.2% 。
--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15亿元;当年新引进入园企业130户;工业园区完成增加值108亿元,增长81% ,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5% 以上。
--工业企业从业人员达到4.8万人,增长17% 。
单位 GDP能耗比上年下降5.4% 。
三、重点工作为确保完成2008年全盟工业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抓好现有企业运行和工业项目投产,继续保持工业经济的较快增长。
2008年,计划投产工业重点项目50个,新增工业增加值26.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50户,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75户,新增25户。
年内力争有2户企业列入自治区70户重点企业范围。
煤炭,原煤产量完成3600万吨,新增
1500万吨。
神华北电胜能公司、乌煤公司、锡林浩特煤矿、平煤白音华露天矿、海神锡东能源公司和东苏芒来煤矿等煤炭企业达产达效,
新增原煤产量760万吨;确保锡市蒙元褐煤改性提质、大唐胜利东二号、白音华煤电公司露天矿、贺斯格乌拉露天矿和多伦协鑫煤矿等9个煤炭项目投产,新增原煤740万吨。
电力,发电量力争达到210亿千瓦时,新增100亿千瓦时。
促进上都电厂、蒙能锡林热电厂、大唐多伦煤化工动力车间和东乌热电联产等企业达产达效,增加发电量70亿千瓦时。
白音华金山电厂年内投产,新增发电量8亿千瓦时。
锡市国泰、龙源、中广核、阿旗大唐、国华、二连协和、多伦大唐、太旗贡宝拉嘎和白旗蓝德等9个风电项目年内投产,投产装机达到80万千瓦,新增发电量16亿度。
石油开采,原油产量力争突破100万吨,新增4.5万吨。
在确保华油二连公司稳产增产的基础上,东苏新锦嘉公司、黄旗巴音矿业公司原油产量力争有新的增加。
化工,千方百计为大唐多伦煤基烯烃项目按期分块调试创造条件,促进大唐多伦煤基烯烃、锡林河煤化工项目部分工程年内投产,新增甲醇20万吨、尿素3万吨。
矿产采选冶炼,有色金属产量达到13万吨,新增2万吨;铁精粉产量达到160万吨,新增60万吨;处理矿石能力达到2万吨/日,新增3000吨/日;氧化锗及其延伸加工产品达到40吨。
促进西乌旗道伦坝铜矿、东乌旗朝不愣多金属矿、融冠矿业、阿尔哈达矿冶公司和西苏旗、东苏旗、多伦铁矿采选企业达产,新增有色金属产量 1.9万吨,铁精粉 30万吨。
二连鞍海、西苏旗润丰、西乌旗沙不愣铜矿等7个金属矿采选项目新增铁精粉30万吨、铜精粉 1000吨。
冶金,东乌旗10万吨锌冶炼、东苏旗金中矿业、裕丰矿业、精誉矿业和锡市锗工业园等金属冶炼项目投产,新增硫酸 5万吨、还原铁 5万吨和氧化锗 20吨。
建材,木材加工达到80万立方米,新增20万立方米,花岗板材达到800万平方米,新增 240万平方米,水泥产量达到 200万吨,新增80万吨。
二连远恒、凯世通达、美克木业等木材加工企业新增木材加工13万立方米;二连安泰、华耀、程威等5个木材
加工项目投产,新增木材加工 7万立方米;促进黄旗现有石材加工企业达产,新增花岗岩板材20万平方米,在建的9个石材加工项目投产,新增花岗岩板材加工220万平方米;锡市建新、大陆、蓝旗华立、多伦盟东、二连泰高等水泥企业达产,新增水泥产量65万吨,东乌东盛源投产,新增水泥产量15万吨。
农畜产品加工,乳制品加工量达到6万吨,新增1.5万吨,无毛绒加工量达到1880吨,新增300吨。
锡市伊利、晶源、蓝旗圣元和多伦伊利等企业达产,新增乳制品产量1.5万吨。
锡市穆诚、西苏阳光、东乌中天、黄旗蒙鑫和白旗鹿王5个绒毛加工项目投产,新增羊绒制品5万件,绒毛加工量300吨。
东乌元盛、西苏草原肉食品加工项目投产,新增鲜冻羊肉2000吨、冰鲜羔羊肉2500吨。
(二)狠抓工业重点项目建设,继续保持投资的较快增长。
2008年,安排盟级工业重点项目100项(续建50项,新建50项),项目总投资1327亿元,其中投资50亿元以上的9项,10亿元以上的27项,10亿元以下亿元以上的55项,计划当年投资283亿元,增长54.2% ,全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90亿元,增长41.5% 。
煤炭,安排项目 24项(续建 16项,新建 8项),项目总投资403.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 45.3亿元。
重点抓好煤炭项目核准。
今年有14个煤炭项目需要协调有关部门积极帮助完善相关手续,加快评审核准进度。
开工建设西乌旗五间房煤田、吉林郭勒煤田、锡市巴彦宝力格煤田、阿旗查干诺尔煤田和锡市湖南大唐褐煤干燥项目。
火电,安排项目 6项(续建 1项,新开工 5项),总投资269.8亿元,计划当年投资56亿元,2008年投产装机达到456万千瓦,新增120万千瓦。
加快推进锡林大唐煤矸石电厂前期工作,力争西乌金山煤矸石电厂、上都电厂三期、神华胜利高度节水示范电厂、白音华金山坑口电厂二期、蒙能锡林热电厂二期扩建5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风电,安排项目21项(续建14项,新建7项),总投资200亿元,计划当年投资63.5亿元。
重点解决好风电送出通道和风电设备供货能力不足问题,确保风电项目如期建成投产。
加快灰腾梁中广核、北方龙源
30万千瓦特许权、武汉国测、京都能源等已核准风电项目建设步伐,2008年确保在建风电装机超过100万千瓦,确保投产装机达到80万千瓦。
化工,安排项目11项(续建3项,新建8项),总投资299.3亿元,计划当年投资75.2亿元。
锡林协鑫二甲醚项目投资达到6亿元以上。
加快推进山西潞安煤制油示范、山东新汶集团120万吨甲醇、阿旗河北峰峰120万吨甲醇、二连浩特重油制烯烃等化工项目前期工作,今年力争开工建设2-3个化工项目。
在多伦、西乌、锡市、阿旗和东乌等有条件的地区开工建设2-3个氟化工项目。
矿产采选,安排项目11项(续建2项,新建9项),总投资24.5亿元,计划当年投资10.3亿元。
开工建设锡市兴原日处理3000吨钼矿采选,东苏旗金中矿业日处理3000吨黄金矿采选,东乌融冠3000吨选场扩建、阿尔哈达1000吨选场扩建,西苏旗金曦日处理1500吨黄金矿选场扩建,西乌鑫源矿业三期扩建及尾矿综合利用等项目,新增日处理矿石在建能力1.6万吨。
冶金,安排项目11项(续建5项,新建6项),总投资70.3亿元,计划当年投资14.1亿元。
加快推进东乌10万吨铅、10万吨锌冶炼和西乌10万吨铜冶炼、锌冶炼以及蓝旗工业硅项目建设,2008年东乌锌冶炼项目投产,其余两个项目2009年初具备投产条件。
力争开工建设西乌 10万吨铜冶炼、40万吨电解铝、1万吨低冰镍、蓝旗 6万吨钛渣等项目。
建材,安排项目5项(续建1项,新建 4项),总投资 16.7亿元,计划当年投资 9.8亿元。
在加快淘汰水泥行业落后产能的同时,在锡市、阿旗、西乌、西苏、东苏和白旗规划建设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力争2-3个水泥项目开工。
利用上都、金山和蒙能锡林热电等电厂的粉煤灰,建设3-4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基地。
促进黄旗花岗岩开发上规模、上档次,积极推进太旗、白旗、西苏等地的花岗岩资源开发和利用,加快打造察哈尔石材基地。
进一步扩大二连木材加工规模,以开发木塑复合分子材料和胶合板等木制品为重点,加快建设二连进口木材加工基地。
农畜产品加工,安排项目5项(续建3项,新建2项),总投资4.7亿元,计划当年投资2亿元。
乳制品加工以绿色有机奶项目为
重点,做大做强3-5个日处理300吨以上鲜奶加工企业。
推动太旗、多伦马铃薯加工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建成1-2个全薯加工企业。
机械制造,安排项目 3项(续建 2项,新建 1项),总投资6.1亿元,计划当年投资3.6亿元。
协鑫汉德风机叶片制造、锡林冠盛节能电子产品制造项目上半年要开工建设,锡林国测风机塔筒制造项目年内力争开工建设。
各旗县市(区)、经济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工业重点项目的跟踪调度,有针对性地搞好协调服务,特别要及时解决好项目建设中必须落实的征地、环评、水资源论证、电力保障、原料供应等问题,抓紧办理各类核准备案手续,为合规合法开工创造条件。
工业重点项目要继续实行动态管理,对按时开工,如期建设的项目要全力给予支持,对进展缓慢、不具备条件的项目及时进行清理淘汰,并把好的项目充实进来,确保投资规模总量平衡。
(三)坚持抓好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按照行署提出的工业园区建设“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规模”的要求,2008年要重点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尽快落实工业园区规划编制和评审报批工作。
原则上一个旗县重点建设一个园区,已形成多处占地的旗县应尽可能收缩,向主要园区集中。
工业布局规划不明确的地区要尽快搞好布局规划,已明确工业布局规划的地区要进一步完善详规。
园区规划要以产业规划为主线,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合理布局上下游企业。
2008年,各工业园区都要完成总规、详规、环评、水资源论证和产业发展规划,并通过评审批复,都要千方百计完成土地征用或收储工作。
白音华和多伦两个工业园区今年上半年要完成循环经济园区规划编制评审工作,争取年内得到自治区经委的审查并上报自治区政府批复。
二是多渠道筹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2008年,各工业园区基本实现“五通一平”,特别是要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年内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亿元。
三是进一步增加入园企业户数。
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当年新引进入园企业130户,每个重点园区至少引进2-3户规模大、档次高、具有支撑带动作用的大项目。
同时,积极引进为大项目配套和服务的中小企
业,实现产业集聚和产业延伸。
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乌旗有色金属冶炼园区要按照已批复的规划,加大引进项目和企业的力度,完善循环经济链条。
(四)狠抓节能减排和循环生产,进一步优化工业结构。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的具体要求,今后新上工业项目必须符合节能标准要求,必须进行节能评估审查,从源头上控制高耗能项目的准入。
现有企业要加快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加快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各地都要建立完善重点耗能企业挂牌督办制度,开展能效水平达标活动。
为此,今年全盟确定了50户重点耗能企业,明确节能目标任务和具体的考评办法。
对这些重点耗能企业都要开展能源审计和督查工作。
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要求是都要编制节能规划;对所有用能企业的要求是都必须定期向工业主管部门报送能源消耗统计报表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对违反节能法律法规的重点案件要实行挂牌督办。
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政府的要求,各级都要建立节能减排统计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落实严格的问责制。
把节能减排指标纳入各旗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并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
按照自治区下达的《2008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书》的要求,认真落实行署下发的《锡林郭勒盟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实施方案》,确保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切实加强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大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的审核工作力度,扩大自愿性清洁生产企业范围。
根据自治区经委的工作部署,我盟年内力争有3户以上企业通过自治区清洁生产审核。
资源综合利用方面,我们要主动顺应国家的政策导向,积极争取一些优惠政策,推动企业开展以共伴生矿和工业固体废物、废水、废气为重点的资源综合利用。
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项目建设,在电力、煤炭产业集中的地区建设几个粉煤灰、煤矸石综合利用基地。
年内每个旗县市至少要编制上报 2个以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各旗县市(区)经济局要及时申报符合条件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在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上
取得新突破。
以发展循环生产为重点促进产业延伸。
我盟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优势特色产业链条短,现有企业主要生产面向中下游产业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
为此要重点解决生产方式“粗”、产品结构“初”和产业链条“短”的问题。
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构筑发展煤-电-热及粉煤灰-石膏综合利用,煤-煤化工及其废气-废渣综合利用,金属矿采选、冶炼及矿石、矿渣综合利用和畜产品加工及附产品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产业链。
顺应国家扶持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要求,策划建设一批循环生产示范企业和园区,做到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区域大循环,构筑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能高效型增长方式。
这方面,要尽可能争取国家、自治区安排的专项资金、政策扶持。
要积极推进集中供热、热电联产项目,各旗县市要有计划地推进集中供热、热电联产,利用循环硫化床锅炉替换链条锅炉,利用低热值低成本褐煤替代价值高排放大的烟煤。
加大对现有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力度,企业必须按要求上环保设施,达标排放。
煤矿排土场必须绿化,矿区道路都要硬化,疏干水得到综合利用。
顺应国家和自治区产业政策,积极推进产业升级。
坚持高起点、大规模、长链条发展,新上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采用国际国内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装备。
煤炭开发在规模、回采率、技术装备水平和安全、环保等方面都必须达到产业政策要求,规划布局和实施一批深加工项目,努力提高延伸加工产业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和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
积极发展煤化工、氯碱化工及下游产品加工制造业,开发生产甲醇下游及精细化工产品,拓展和延伸产业链,向高加工度演化;大力推进多晶硅、单晶硅、有机硅产业发展尽快引进一个多晶硅生产企业,逐步建成1-2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太阳能电站。
通过引导优势企业重组、收购、兼并,实现金属矿产资源优化配置,促进采选冶一体化,推动产业延伸和升级。
新建有色金属冶炼项目单系列冶炼能力必须达到最低规模标准(铜、锌10万吨,铅5万吨以上),自有矿山原料必须达到30% 以上。
新上水泥项目规模
必须达到日产2500吨以上,采用新型干法工艺并配套低温余热发电机组。
(五)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加大工业品牌培育力度。
随着我盟工业企业户数的不断增加,工业产品种类和产量的逐年增多,借助大型企业集团的入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已具备了现实的条件。
根据我盟资源条件和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的实际,要以褐煤综合利用、多金属矿复选、低铝粉煤灰利用、褐煤提锗和萤石、硅石等非金属矿深加工为重点,以煤化工、煤制油、氟化工、盐碱化工和褐煤发电等项目为支撑,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努力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工艺,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依托资源优势,集中培育一批地区和民族工业品知名品牌,特别要重点打造盐化、碱化、煤化工和农畜产品加工知名品牌,增强企业竞争力。
2008年,力争有2-3个品牌成为国家驰名品牌,有4-5个品牌成为自治区驰名品牌。
(六)进一步强化工业发展意识,优化工业发展环境。
一方面要继续加快改善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要切实加快重点矿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外运通道建设。
2008年,力争实现重点矿区、园区与就近公路、铁路的连接贯通。
有条件的地方要建设重载水泥专用通道。
白音华、胜利和五间房矿区的运煤专用通道年内建成通车。
切实抓好工业用水项目建设,把工业用水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注重抓好矿区疏干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回收利用,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继续完善电网建设。
认真组织好年初确定的电网建设项目的实施,确保完成 6亿元投资计划。
要把风电并网送出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争取建成的机组都能及时并网发电。
要切实抓好已开工项目施工用电保障和工业园区负荷落地输变电工程建设。
年内力争完成已开工井工煤矿双回路建设,达到安全生产要求。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工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各级经济主管部门要增强为工业发展的服务意识,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千方百计为企业经营和项目建设创造条件。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工业经济发展创造更加优良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