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质
添加顺序 方法
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 后再加入
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 匀,再加双缩脲试剂B液4滴
反应原理 反应条件
还原糖中的醛基被Cu(OH)2氧 化, Cu(OH)2被还原成Cu2O
50-65℃水浴加热
具有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在碱 性条件下与Cu2+反应生成络合物
不需加热,摇匀即可
反应现象
注意:多肽也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 色反应,所以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 色反应的不一定是蛋白质。
17
18
比较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甲液
乙液
A液
B液
成分 鉴定物质
0.1g/mL的 NaOH溶液
0.05g/mL的 CuSO4溶液
还原性糖
0.1g/mL的 NaOH溶液
0.01g/mL的 CuSO4溶液
D、在NaOH和 CuSO4混合液中加入蛋白质22稀释液。
3、用苏丹Ⅲ染液对脂肪组织进行
染色时,可用来冲洗CL;
B、H2 O;C
C、50%的酒精; D、无水酒精。
23
4、下列哪个实验可能用到显微镜 ()
A、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B、蛋白质的鉴定;
C
C、脂肪的鉴定;
D、淀粉的鉴定。
注意:(1)材料不能用西瓜汁、西红柿等,虽然 含糖高,但有颜色,会影响实验结果。
(2)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半乳 糖
注:蔗糖、淀粉不是还原糖
3
(3)斐林试剂:
甲液:0.1g/mL的NaOH溶液
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 配制方法:甲液与等量乙液等量混匀,且现配现用。
(甲液和乙液不稳定,需分别配制、储存)
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
10
2 脂肪的检测 选材:最好选富含 脂肪 的生物组织,如花生。使用前可提前浸 泡3~4 h,以便于 切片 。
11
取材和切片:花生种子(浸泡,去掉种皮),将子叶切成薄片
取最薄的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 制片 滴2~3滴 苏丹Ⅲ 染液(染色3min)
去浮色(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制成临时装片(滴1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 脂肪、蛋白质
1
一、实验原理
• 还原糖 +
水浴加热,
50-65℃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 脂肪 +
苏丹Ⅲ染液 苏丹Ⅳ染液
橘黄色 红色
❖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紫色
淀粉 + 碘→蓝色
2
二. 实验步骤 1。还原糖的检测 选材:还原糖含量较高、颜色为 白色或无色 的植物组织或器官,
如 苹果 、 梨 。
砖红色沉淀
紫色络合物
19
实验室中没有双缩脲试剂,有斐林试 剂,能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吗?
能,实际实验中可以用斐林试剂,通过蒸 馏水稀释CuSO4配制双缩脲试剂,或通过 减少斐林试剂乙液的用量进行蛋白质的鉴 定。
20
课堂练习
1、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 溶液颜色的变化过程是( D ) A、无色→砖红色(沉淀) B、浅蓝色→砖红色(沉淀) C、浅蓝色→蓝色→砖红色(沉淀) D、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4
2. 实验步骤 选材
砖红色沉淀
结论:组织样液中含有 还原糖
5
水浴加热前后的颜色变化:
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
6
若不加热,试管A、B中的是颜色的?
若溶液中没有还原糖,试管A、B中的是颜色的?
7
(1ml) 2ml
8
还原糖检测实验的实验结果 9
注意: 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部,同时 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试管内溶液
21
2、在用双缩尿试剂鉴定蛋白质实验时,正确的操作
是(

A
A、2ml蛋白质稀释液先加0.1g/ml的NaOH,再加4
滴0.01 g/ml CuSO4溶液。
B、 2ml蛋白质稀释液先加4滴0.01 g/ml CuSO4溶 液,再加0.1g/ml的NaOH
C、2ml蛋白质稀释液,同时加4滴0.01 g/ml CuSO4和0.1g/ml的NaOH 混合液。
注:①样液浓度不宜过高,以免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 会粘在试管的内壁上,使反应不彻底,试管也不易洗刷干净。
②B液不能过量,多余的B液会与A液反应成蓝色,而 掩盖生成的紫色。
16
蛋白质的鉴定原理: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含二个肽键即可), 在碱性溶液(即A液可造成碱性环境)中能与双缩脲试 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络合物。
4滴、1 mL C.黄豆浆、双缩脲、4滴、1 mL D.花生种子研磨液、斐林试剂、
1 mL、4滴
A 28
9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 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24
5、下列哪种试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
经过加热(

A、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过 程中;
B、苏丹Ⅲ 在鉴定动物组织中的脂 肪时;
A C、双缩尿试剂鉴定蛋白质时;
D、碘化钾溶液鉴定淀粉时。
25
6、下列糖中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 生砖红色沉淀的是( ) A、淀粉; B、果糖; C、蔗糖; D、纤维素。
B
26
7.(2019·海南卷,6)下列检测生物分子的实验中,关
于颜色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A.淀粉遇碘液可显蓝色
B.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砖红色
C.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
D.脂肪被苏丹Ⅳ染液染成橘黄色
27
8.下图为鉴定蛋白质的流程图,其中甲、乙、丙、丁的含义分别是
A.黄豆浆、双缩脲、1 mL、4滴 B.花生种子研磨液、双缩脲、
(原因:苏丹Ⅲ易溶于酒精中)
12
观察:先低倍镜,再高倍显微镜观察,视野中被染成( 橘黄色)
的脂肪颗粒清晰可见
结论:说明花生种子中有 脂肪 存在
13
14
蛋白质的检测
A液1ml B液4滴
15
(1)选材:鸡蛋清(必须稀释)、大豆。 (2)试剂:双缩脲试剂
A液:0.1g/mL的NaOH溶液, B液:0.01g/mL的CuSO4溶液 (3)步骤: 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造成碱性环境), 摇匀→加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
可溶性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CH2OH–(CHOH)4–CHO+2Cu(OH)2 → CH2OH–(CHOH)4–COOH+ Cu2O↓+ 2H2O
(葡萄糖)
(浅蓝色)
(葡萄糖酸)
(砖红色)
C即u:(O还H)原2被糖还中原的成醛砖基红(色–C的HCOu)2O被沉C淀u(OH)2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