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抚顺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4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一、本大题共35道选择题,每题4分,共140分。

每题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24、公元前627年秦国袭郑,路遇行商弦高。

凡袭人之国多选僻远小径。

而秦军还能路
遇行商。

从中可推知()
A、井田制的瓦解是行商发展的必然结果
B、秦国袭郑的战略部署存在着严重问题
C、行商盛行是小农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D、行商积极参与着春秋征伐的物资补给
25、西汉初年,民营工商业经营相对独立。

但在汉武帝之后,民间资本大量由工商业向
农业转移,以田庄为代表的以农为主、辅以工商的混合型经营模式逐渐壮大。

导致这一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垄断经营和实施专卖制度
B、土地兼并现象的日益加重
C、民间资本的经营方式较为落后
D、私营工商业承担高额赋税
26.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听政成为权宜之计。

一旦皇帝长大成人,
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
利完成。

这反映了宋代()
A、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
B、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权平稳过渡
C、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
D、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
27、清代帝王多有禁查小说之举,嘉庆皇帝曾晓谕内阁:“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
转相慕效,纠伙结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

”道光皇帝也曾指出:“刑讼之
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由于此。

”这从侧面说明()
A、清代小说冲击了理学的正统地位
B、通俗小说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增
C、小说是导致社会混乱的主要原因
D、文化专制阻碍了清代小说的发展
28、在18、19世纪之交成书的《御制五体清文鉴》,是清朝特地撰修的一部满、藏、蒙、维、汉五种语言对照的分类辞书。

清政府撰修辞书()
A、旨在加强政府政策传达效果
B、注意提升各族人民文化素质
C、强调各民族文化平等
D、便于各民族文化交流
29、创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通过一个行动来实现的。

中共党史从何处讲起,这是一直为学界讨论的问题。

毛泽东认为,“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

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是中国革命阶段发展的产物
B、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C、为中国革命运动指明了方向
D、掀起了新一轮中国革命高潮
30、1937年“满洲电影股份公司”成立(简称“满映”)。

到1945年“满映”共拍摄故事片108部,教育片、宣传片和纪录片189部,宣扬“人类的伟大之爱”“王道乐土”“五族协和”等思想。

这说明当时()
A、电影引导人性向善
B、殖民思想不断渗透
C、大众娱乐丰富多彩
D、儒家思想影响深远
31、1952~1978年期间,中国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达11.5%,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0%左右提高到44.4%。

从“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状态转变为世界工业大国。

据此可知建国30年来工业化建设()
A、使中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B、扭转了近代以来落后局面
C、为改革开放奠定坚实基础
D、为中国农业发展注入活力
32、古罗马实行嫁妆婚姻制。

帝国建立以前,法律规定:“除了约还嫁妆以外,婚姻存续期间
妻子对嫁妆没有任何权利。

”《民法大全》规定:“嫁妆无论有无约定,也不管是谁认定,婚姻关系解除时,除因妻子的过失外,都应归还给妻子。

”由此可知()
A、关注妇女是罗马公民法的立法原则
B、罗马法仍掺杂着原始的习惯法
C、女性获得了与男子平等的社会地位
D、罗马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33、下表为德、英、美三国不同时期工业生产的上升情况表(1913年的工业指数为100),这表明
A、科技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美德逐渐取得工业垄断地位
D、垄断导致大国经济竞争激烈
34、苏联电影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和时代烙印,如某一时期涌现出的《斯大林综合症》、《1953年寒冷的夏天》、《国际女郎》、《摇滚式的悲剧》等电影。

这些电影主要折射了
A、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
B、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
C、勃列日涅夫的军备竞赛
D、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35、下图是2014年的一幅漫画《美国患上贸易保护依赖症》。

该漫画表明
A、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
B、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增强
C、世界贸易缺乏制度构建
D、贸易壁垒危及自身利益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3~44题为地理学科选考题,45~47题为历史学科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唐宋之际,乡村自治组织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他们来稳固统治。

唐宋推行的科举考试制造了一个拥有特权却居于乡间的士绅阶层。

宋代以后,在大举将地方神明纳入国家祀典的同时,随着识字率的激增和文化的相对普及,中央的秩序、教化逐步延伸到基层。

吕大钧首创“吕氏乡约”,后由王守仁发扬光大;朱熹等理学家则开始将宗族制度庶民化。

迨至明后期,里甲制度崩坏,就由乡约、保甲承担了村落治安职能。

清代的里甲、保甲、乡地、宗族、包税人则承担催征赋税的职能,基层自治功能被明清时期勃兴的宗族等各种社会组织分担。

——蒋楠《历史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等材料二传统英国乡村治理,其实质是以庄园为核心的生产活动的安排问题和庄园内部领主与农民,以及农民内部的社会关系调节问题。

贵族阶级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分割,将部分司法和行政权转移到庄园中,以庄园法庭为载体,有效地维护着贵族的政治、经济地位。

……庄园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历史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为英国土地私有产权的形成,农业的资本主义经营和农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使得英国政治变迁具有精英斗争的特征;庄园制度也衍生出了法治和地方自治的传统。

——朱可心《庄园制传统与英国乡村治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唐宋至明清时期乡村治理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传统英国乡村治理的主要做法,并分析其影响。

(13分)
42.(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成都市某中学教师工资变化统计表
——据成都市双流县某中学校史档案整理
材料二 1977~1981年,三次为中小学教师提高工资,一般的提2级,多者提3级,最少的提1级。

1985年工资改革,优先给中小学教师增加工资(既有工龄工资;又有教龄津贴)。

教职工每人月工资平均提高17.7元,专任教师提高20元以上。

——摘自山东省《宁阳县志》围绕材料,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第43、44二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旅游地理】(1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穷游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旅游方式,指的是花最少的钱,享受到最大价值的旅游。

家住昆明的某高三学生,计划今年高考结束后,和好友以穷游的形式到外地游玩半月。

经过反复论证,最后选择去贵州旅游。

材料二:贵州主要旅游景点分布图。

请说出该生选择贵州作为穷游目的地的理由。

44、【环境保护】(10分)
中华白海豚是全球濒危物种,适宜生活在清洁、安静的水域,珠江口伶仃洋水深25米内的海域是其重要活动区域。

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桥(如下图所示)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我国交通史上技术最复杂、建设要求和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

建设者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减少对白海豚生存环境的影响。

分析为保护白海豚生存环境,港珠澳大桥建设者在设计和施工中采取的措施。

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中国进入30年代后,由于遭受世界经济危机的袭击与国际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迫,以及天灾战祸的影响,导致农村破产,工商凋敝,国计民生濒于危殆。

1935年4月蒋介石在贵阳发起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以“谋国民经济之健全发展”。

12月4日,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指出“此实救亡图存,根本大计”,“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遂在全国展开。

这项运动内容广泛,包括提倡征工、振兴农业、鼓励垦牧、调节消费、振兴工业、开发矿产、流畅货运、调节金融等方面。

193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58亿元,比1935年增长8.8%,其中农业产值增加6.1%,工商业产值增加21.3%。

到1937年7月,全国铁路由1927年的8000公里增至 13000公里,中国公路总长度已由1927年的1000公里增加到109500公里。

——摘自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的背景。

(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影响。

(8分)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上世纪50年代初,日本文坛以“战后派”作家为代表,诞生了一批反战文学作品。

这些作家大多在二战末期应征入伍,部分经历了惨烈的战争,
并目睹了日军的最后疯狂。

他们以亲身之经历,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些表现手法,冷酷地描写血腥的战场、细腻地刻画人们面临死亡的心理活动。

作品中的受害者几乎全是日本人或日本士兵,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滔天罪行及其给其他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几乎都没有涉及。

同时,这些作品大多孤立地描写战争或战场上的某个片断;对战争的看法是基于“要活下去”的本能欲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反战文学逐渐式微,到20世纪60年代,日本文坛已经很难看到涉及二战的文学作品,为数不多的相关作品都是“原爆(原子弹爆炸)文学》”,强调“日本是受害者”。

右翼分子开始为战犯鸣冤叫屈、一些颂战文学作品出笼甚至大行其道。

21世纪初,美化战犯东条英机的电影获得当年最高票房;以二战时“神风敢死队”为题材的小说在图书界畅销。

——摘编自郭洁敏《从日本反战文学看“集体无意识”》等(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日本反战文学作品的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颂战文学作品出笼且大行其道的原因。

(9分)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蒲松龄,字留仙,生于1640年。

他生长在一个渐趋败落的地主家庭里。

科举受挫,蒲松龄对民间传说故事,极感兴味。

他的《聊斋志异》也就是在青年时期开始创作的。

康熙九年至十年,他南下江苏去做幕宾。

幕宾生涯使他有机会接触封建官府心脏,熟悉了其中种种内情。

在做幕宾期间,他还得以接触了南方一些能歌善舞的青年女性,《聊斋志异》的创作,前后历四十余年之久,贯穿了蒲松龄的大半生。

《聊斋志异》最富现实性和人民性的篇章是那些揭露和控诉封建社会现实的故事;
而其中写得最有情趣的是那些人鬼妖狐的爱情故事,讴歌生死不渝的爱情。

《聊斋志异》中还有些故事如《崂山道士》、《画皮》等富有寓言意味启人心智。

人们读《聊斋志异》则被情节生动和丰富的奇异故事吸引,被引导着去认识社会、理解人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历史背景。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的文学特点。

(7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24、C 25、A 26、C 27、B 28、D 29、A 30、B 31、C 32、D 33、A 34、D 35、D
41.(25分)(1)特点:由官方主导向官绅结合发展;士绅发挥较大作用;中央的权力逐步延伸到乡村;儒家伦理不断渗入乡村治理;宗法色彩明显;基层自治分工明确等。

(6分,答对3点即可)原因: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科举制的推行;文化、教育的发展;儒学的发展;宗法观念的影响;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等。

(6分,答对3点即可)
(2)主要做法:以庄园为核心,安排庄园的生产活动;处理好庄园内部的社会关系;贵族将部分司法和行政权转移到庄园。

(4分,答对2点即可)影响: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得英国近代政治具有精英政治的特征;使得英国形成法治和地方自治的传统;为近代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奠定了基础等。

(9分,答对3点即可)
42.(12分)评分标准:
(10—12分)①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

②能够引用中国现代史的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史实明确,论证充分,结论合理;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7—9分)①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

②能够引用中国现代史的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史实较明确,结论合理;逻辑较严谨,文字通顺。

(4—6分)①所拟论题基本符合要求,指向较明确。

②能够运用史实支持论题;有一定的分析、论证;表述较通顺。

(0—3分)①所拟论题不符合要求,或指向不明确。

论述文字与论题关系不清,或无关系;结论错误;没有逻辑性,文字不通顺。

示例:论题:改革开放与教师待遇的提高。

(3分)
阐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中国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

这一重大转变在诸多行业得到了反映,教师待遇的提高和重视发展教育就是这一变化的重要表现。

从60年代初到改革开放前近20年,教师工资几乎没有变化,工资标准长期未变。

改革开放后教师待遇得到大幅度提高,不仅教师工资标准大幅提高,而且教师工资构成更加多样化,增加了工龄津贴、教龄津贴等,各类补贴标准也有了较大提高。

在工资改革中,也优先给中小学教师增加工资。

(9分)
45.(15分)
(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冲击,帝国主义为转嫁危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日本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严重;国民党政府加紧对红军的“围剿”;中国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
坏,国计民生濒于危殆。

(每点2分,答对4点给7分)
(2)影响: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交通条件;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增强了国力,为抗战胜利准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加强了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

(每点2分,共8分)
46.(15分)
(1)描写战争的残酷性;未能客观认识战争的性质;未能全面描写战争;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

(6分)
(2)二战后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未有彻底清算;日本社会缺乏对战争的真正反省;右翼分子的宣传;日本经济发展带来大国意识的膨胀等(9分)
47.(15分)
(1)明清时期,科举制逐渐禁锢士人思想(文化专制);吏治腐败;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对通俗文学的需求。

(8分)
(2)情节生动丰富;主题、个性鲜明;作品题材生活化、写实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7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