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优生教育转化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待优生教育转化报告
待优生教育转化报告篇1
待优生,俗名“差生”。
执教一个班级,老师总会碰到一部分“待优生”。
他们总是让教师头痛不已。
但是待优生是人,不是产品,不能当成次品或废品再回炉。
教师转化一个待优生,是给同样头疼的父母雪中送炭。
那么,如何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尽善尽美地转化差生呢?
一。
既要尊重,又要鼓励
待优生因为各方面表现不好,常常在班级中遭人白眼。
他们在同伴们中,找不到自尊,找不到自信,在老师面前,更是觉得自愧。
每天在课堂上,看着别人高举的双手,他们也渴望能像优生一样,胸有成竹地回答问题,得到老师同学们或多或少的赞美的眼光。
可是,他们不行,常常的出错让他们表现的机会越来越少。
他们也是孩子,也渴望掌声和鲜花。
因此,他们更多地做出各种举动,捣蛋,说怪话,扮鬼脸,欺负女孩子以各种破坏性的举动赢得大家的注意,其实,他们也不喜欢自己如此。
所以,每次遇到问题,教师的关爱和鼓励,信任和支持是他们进步的最佳武器。
那么,怎样才算尊重呢?
1,寻找闪光点。
找出他们的特长,比如绘画很好,就多让他出出板报;热爱劳动的`,就把集体劳动的指挥权交给他;喜爱运
动的,就让他当当体育委员;
2,不要每次都公布他们的成绩。
适当给给他们面子,保留一点他们的自尊,不在同学面前取笑他们可怜的成绩,他们有时反而会反思反思自己的不足;
3,师生注意说话的分寸。
教师要注意克制,哪怕他们做出再惹人厌惹人烦的举动,教师也一定要用较有修养的语言,鼓励学生有错就改,而不是威吓体罚,以势压人,那样只会加深学生的叛逆,甚至破罐子破摔。
二。
创造机会,树立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一个自卑或者自负的学生,要想在学业上有所造树,相对较难。
因为求学路漫漫,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处理好自己的学习态度,给自己一个恰当的评价,就会多走一些弯路。
在课堂上,差生不能回答较难的问题,可以把朗读的机会留给他们,适当正音,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用简笔画来表现,并让绘画较好的差生到黑板上画,无形当中也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他们的表现欲。
再如,在作文课上,留一个讨论的时间给学生,教师可以巡视指导,在小组指导完某个待优生,等会儿汇报时让他们来说一说,谈一谈,教师与学生心知肚明,可是落个皆大欢喜,学生会认为老师很重视自己,会对这个老师的课多一分兴趣,何乐
而不为呢?还有,像可以演成话剧的《茶馆》《我的父亲》《老王》等课文或者实践园地,都可以让学生来亲自演一演,这样既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又让众多的学生参与,大家都乐在其中,还有谁会觉得课堂无趣,还有哪个待优生会厌学呢?
三。
补缺补漏,不离不弃
个别辅导差生,不要急于一时。
也不要轻言某个学生“朽木难雕”“无药可救”。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说的有点过分,却也有几分真实。
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工程,一点一滴地积累,一点一滴地进步,都非易事。
但是只要持之以恒,水滴也会石穿。
曾教过这么一个学生,平时贪玩,捣蛋,爱撒谎,好捉弄女生,毛病很多,教过的老师没有一个不摇头诉苦的,家长却非常宠爱。
我没有放弃他,一整个学期,差不多一星期就去家访一次。
一开始,家长很排斥,以为我是来告状的,学生更是厌恶。
可我每次去都要夸一夸他们的宝贝最近哪里又进步了,在学校哪次作业完成得不错,从来都没有直接批评告状过。
说得家长喜笑颜开,并很虚心地听我给他们提的一点小建议,说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
他们照办不误,也不再袒护自己的孩子了。
我还总是顺便帮他们的孩子检查当天的功课,并明确说无偿的,反正我有时间。
一来二往,他们一家都很欢迎我去做客,因为孩子生活习惯变好
了很多,不再偷东西了,对父母也开始有礼貌了,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的孩子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
后来再去,家长都要反问一下,最近哪里做不好,一定如实告诉我们,我们一定配合。
总之,转化待优生既艰巨又光荣,需要教师长期地共同地努力。
待优生教育转化报告篇2
近年来我县九年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但很多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面对这些“待优生”。
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就把“待优生”的转化工作作为我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待优生”的转化实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下面我就如何转换“待优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谈谈我的做法:
一、树立“转变一个‘待优生’就是培养一个好学生”的观念。
对待“待优生”要以热情关怀和给予更多偏爱。
积极探索各种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对“待优生”要有耐心,尽量少犯急功近利的错误。
二、从培养兴趣入手,提高“待优生”的学习积极性。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兴趣。
教学中,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件事物、一个现象,一次游戏活动只有在打动学生,震撼学生的心灵,满足其爱好时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他
们主的积极投入该活动中。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法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所以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在教学中切忌武断主观,要善于引导,及时肯定表扬,让学生能够表现、能够思索,能够多参与教师创造的教学意境,使更多的学生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之中,从而促进他们的个性健康发展。
三、用慈母般的爱心教育学生,促进“待优生”的转化。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作为老师热爱优秀生是不难做到的,但要热爱“待优生”不容易做到,因为“待优生”的学习成绩、遵守纪律方面都比较差,总认为他们“朽木不可雕”,对他们的感情总是格格不入。
可我并不这样认为,我主动去接近他们,我从关爱感情沟通入手,关心他们的冷暖温饱。
以慈母的爱心关照“待优生”的学习与生活,帮助他们矫正心理的创伤,唤起他们的自信,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做“待优生”的知心朋友,经常和这些学生聊天、沟通,不歧视他们。
大多数“待优生”很重感情,讲义气。
同他们交心谈心,用真诚的爱唤起他们的信赖。
四、改革教学方法,激励“待优生”转化。
我在教学中没有按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是:以学生的合作探究,分组讨论为主,让学生在群学中讨论、展示,对学中帮扶的“兵教兵”的形式。
这样充分发挥了“待优生”的潜能。
开展互动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待优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导者。
五、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促进“待优生”转化。
我校很多学生只图初中三年毕后拿到毕业证去外出务工,缺乏远大的理想,对这些学生除辅导课本知识外还要加强思想教育。
介绍类似学生取得的进步的实例和原因,鼓励他们奋进,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激励他们刻苦学习,树立远大志向,向他们讲解我国的现代社会建设中需要知识,需要人才。
使他们认识到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充实自己,将来才能更好地生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将来才能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家园。
六、多方结合,构织构建转化教育网。
要做好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离不开科任老师、家长及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
首先,要依靠各科科任教师。
班主任要主动与科任老师取得联系,互通情况,共同研究,分工合作指导各类学
生,开展各种小组活动,培养和增进师生的感情。
其次,要争取家庭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
争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为班集体的整体转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家长是形成班集体正确舆论和树立良好班风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班主任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向学生家长介绍自己的班级管理措施,学生目前心态以及一个好的班集体对其子女成长的积极作用,并要求家长对子女多关心、多沟通,通过检查作业促进孩子学习,学校与家长相互配合,加强管理与教育。
这样才能使“待优生”健康发展,学习成绩稳步提高。
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任职以来,通过“待优生”的转化,我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学生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
取得的成绩只能说是过去,今后我会更加的努力工作。
附对王建义、周庆雪、华雪三位学生的个案分析。
待优生教育转化报告篇3
一学期以来,我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转化待优生的工作过程中,按照学期初制订的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有措施地实施落实转化待优生工作的内容。
通过内化教育,待优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大大的调动起来,大多数学生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风气比以前有了明显的变化,自信心、意志力得到很大提高。
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支持。
要求每位教职工树立“转变一个待优生就是培养一个好学生”的观念,对待优生以热情关怀和更多偏爱。
鼓励教师探索各种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对待优生有耐心,少犯急功近利的错误。
二、客观分析学生,对症下药。
在全面了解待优生各方面情况后,客观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在分析待优生形成的原因时,可以从学校管理制度,家庭教育,学习情况,成长过程等方面入手。
三、正确引导学生,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表扬与批评的关系。
待优生是相对于优秀生而言的。
他们一般具有极强的自尊心,对老师当面批评或指责,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的情绪。
所以若要学生积极进取,刻苦求学,老师该毫不吝啬地赞美他们的各种优点。
对待优生应以表扬为主,表扬他们点滴进步,以激起他们希望与进取的火花;以批评为辅,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的批评,即使批评,也要做到适时,适度。
(二)严格要求与耐心说服的关系。
没有严格要求就不可能有待优生的转变,但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根据待优生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逐步
提高对待优生的要求,应是在耐心说服基础上的严格要求。
对他们的改进转化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
对他们的转化切忌
“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对他们取得的一点一滴的'成绩,甚至微不足道的,也要予以表扬、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惩前与毖后的关系。
班主任要使待优生对以前的缺点与不足有正确的认识,引以为鉴,以防止重蹈覆辙。
所以,惩前为了毖后,毖后是惩前的出发点和归宿。
(四)多给待优生一些“机会”。
尽管我们说,机会对每个人是均等的,但事实上,待优生的“机会”几乎是空,而少数优生却身兼“数职”。
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多给“机会”给待优生,甚至一些职务可以适当“下放”,让他们有机会展现自己的特长,在为集体、,同学服务的同时来改变自己,树立信心,促使进步,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
四、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在班级中进行分层,设立不同层次的学习帮扶小组,确立学习目标,在班级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起指导作用;同时依据学生的能力,对各层次的学生分别有不同的完成目标,由易到难,逐层推进。
一学期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育、教学方法、手段还有些粗糙,言语有时有过激现象,还有待于今后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