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用水测量时间》优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古人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认识到水流的速度与水位的高低有关。

2.经历记录50、100、150毫升水慢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的活动过程,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推测和验证。

3.初步理解流水为什么能够用作计时以及存在的问题,感受古人的聪明才智。

【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展开其思维,初步了解和认识利用滴漏计时的原理及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
合作、规范地完成滴漏实验,收集到比较准确的数据。

【教学准备】
课件、每个小组一个铁架台、一个漏杯、烧杯两个、适量的水、电子表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在生活中有很多计时工具,比如手表、闹钟、手机等。

2.出示古代的水钟图片,学生尝试推测工作原理。

揭示课题:用水测量时间。

二、滴漏实验
探究(一):测量积聚100毫升需要多少时间
1.出示简易水钟,引出问题:流完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
2.学生交流实验方法,教师示范,明确正确的操作方法。

3.小组内讨论分工,交流分工情况。

4.第一次实测,交流数据。

5.推测:如果再测一次,时间会怎样?说出推测的理由。

6.第二次实测,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相同条件下,流100毫升水的时间是固定不变的。

探究(二):测量积聚50、100、15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1.出示古代泄水型水钟图片,假设流100毫升水正好是100秒,推测50、150毫升各需要多少时间?说说推测的理由。

2.讨论实验方法。

3.分组实验测量,交流实验数据
4.分析实验数据,发现水流速度是不均匀的,先快后慢。

并尝试解释水流速度不均匀是由于水位高低变化引起的。

三、理解水钟的计时原理和发展
1.再次出示古代泄水型水钟,讨论50秒、100秒、150秒的时间刻度线如何标记?认识泄水型水钟存在的问题。

2.思考并交流:如何改进水钟,使流水速度均匀。

3.再次出示古代水钟图片,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工作原理。

4.认识第二种受水型水钟,理解计时原理。

四、拓展活动
1.出示带输液器的水钟,师生共同解释其水滴匀速的原理。

2.鼓励设计制作一个自己的水钟。

教师寄语
同学们,生活让人快乐,学习让人更快乐。

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快乐,如果你觉得不是,那就是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

认真学习的话,你会发现学习中蕴涵着无穷的快乐。

认真学习使自己进步,只有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不断前行,做自己所能做的一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要心存侥幸,避免贪婪心作怪。

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

但总会苦一阵子,没有开始的苦,就尝不到后来的甜。

苦苦甜甜就像一部交响曲,汇成我们的一生。

拒绝“苦”就等于关上“甜”的门。

须知,攀登的越高,走过的荆棘就越多。

学习没有捷径,只有踏踏实实的学习,一步一个脚印,成功才会属于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