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 优秀公开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工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
是指把长江流域水资源自其上游、中游、下游,结合中国疆土地域特点,分东、中、西三线抽调部分送至华北与淮海平原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地区。
工程方案构想始于1954年国家主席毛泽东视察黄河时提出。
自此,在历经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基础后,调水方案获得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
工程规划区涉及人口亿人,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
工程规划的东、中、西线干线总长度达4350公里。
东、中线一期工程干线总长为2899公里,沿线六省市一级配套支渠约2700公里。
2022年9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全面完成。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规划区人口亿人。
推荐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
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西线工程截至目前,还没有开工建设。
2022年1月8日10时南水北调东线台儿庄泵站开机运行,标志着东线一期工程2022—2022年度供水开始
2022年9月16日至17日,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额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战略性工程,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
工程建设起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
[12]东线工程可为苏、皖、鲁、冀、津五省市净增供水量亿立方米,其中生活、工业及航运用水亿m3。
农业亿立方米。
东线工程实施后可基本解决天津市、河北黑龙港运东地区、山东鲁北、鲁西南和胶东部分城市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并具备向北京供水的条件。
促进环渤海地带和黄淮海平原东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改善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
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
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中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举措。
受地理位置、调出区水资源量等条件限制,西、中、东三条
调水线路各有其合理的供水范围,相互不能替代,可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前期工作情况和国家财力状况等条件分步实施。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黄淮海平原水资源严重短缺、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是关系到受水区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省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民生工程。
中线一期工程从大坝加高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直通北京,总长1432公里,工程自2022年开工以来,经过10多年的建设而成。
2022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
江水进京后,北京年均受水将达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将增加50多立方米。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一期工程将为北京送水亿方,来水占城市生活、工业新水比例将达50%以上。
按照北京目前约2000万人口计算,人均可增加水资源量50多立方米,增幅约50%。
工程通水后,不仅可提升北京城市供水保障率,还将增加北京水资源战略储备,减少使用本地水源地密云水库水量,并将富余来水适时回补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