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提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湾改编
由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建立党的各 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党的支部建在连上, 班、排有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建 立党委;在连以上建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 行民主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
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是把工农革命军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 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 王明“左” 倾教条主义几乎葬送了中国革命。
1938年,毛泽东在扩大的 六届六中全会上作报告
16
落脚井冈山
• 毛泽东在率领起义军南下途中,经过调查 研究,选定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 即井冈山地区作为部队的立足点。
• 工农革命军于1927年10月27日抵达茨坪, 11月初到达茅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逐步 建立起来。
毛泽东对革命道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论探索
• 毛泽东在领导农村武装割据的过程中,潜心研 究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在领导井冈山革命根 据地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他相继写下了《中国 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山的斗 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其中,《星 星之火,可以燎原》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 、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 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
2
3
安源路矿工人庆祝罢工胜利
4
城市中心论
•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先后 发动了一百多次武装斗争,包括著名的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
• 这些起义的共同特点:几乎都是指向大 城市,试图先在城市建立政权。
• 这些起义照搬了“城市中心论”。
此路不通,另寻出路
新道路历经曲折
• 毛泽东历经艰难探索出来了革命新道 路,但这一道路是否很快把中国革命 引上康庄大道?没有,而是经历许多 曲折。这条革命新道路在一段时间里 并未被党中央认可和重视,反而遭到 严厉批评。
李立三对新道路的批评
• 李立三有坚定的城市中心观念,加上他对当时革 命形势估计过于乐观,我们知道这个时期爆发了 席卷全球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而国内又爆发了 规模浩大的中原大战,所以他认为革命高潮到来 。1930年6月9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李立三 点名批评了主张“以农村中心”的毛泽东,他认 为“中国是帝国主义矛盾最尖锐的地方”,中国 革命势必促成“西方无产阶级与东方殖民地革命 的总爆发”,为此他制定了全国总暴动的方针并 付诸行动,造成严重危害。
• 各地武装起义实践证明,攻打大城 市的路走不通,一些起义部队开始 转入农村,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 命,开始从攻打城市到向农村进军 的伟大转折。
在党的工作中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 过程中,毛泽东走在全党前列。
这个前列,不仅指时间早,更指思想 意识转变的早和取得成就之显著。
秋收起义部队
8
文家决策
• 1927年9月19日,毛泽东在文家市主持召开 前委会议,经过激烈的讨论,毛泽东的正 确意见得到认可,放弃“取浏阳直攻长沙 ”的原定计划,“议决退往湘南”,到敌 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找落脚点。
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不适当干预
• 共产国际对李立三的错误上纲上线地认为这次错 误“并不是个别的错误,它造成了许多错误观点 的整个系统,定下了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针, 其行为更是敌视布尔什维主义和敌视共产国际的 。”尽管中共中央并不认同共产国际的主张,但 作为其下级,只得接受。
• 共产国际进而干预中共人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在 共产国际东方部副部长米夫的操办下,1931年1 月六届四中全会把他的得意门生王明推举为中央 委员、政治局委员,实际上中央领导权主要由他 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