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同步
练习(1)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
1.如图为液体扩散的演示实验装置(甲、乙、丙、丁为实验中的四种状态),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时先在筒中装一半清水然后用长颈漏斗加入硫酸铜溶液
B.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是搅拌
C.常温下从图甲到图丙大约需要20 天
D.该实验证明了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来解释的是()
A.打开香皂盒会闻到香味
B.将两个铅柱底削平、削干净,紧压在一起,它们就结合起来了
C.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
D.擦黑板时粉尘飞扬
3.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很多公共场所都贴了禁烟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A.物质是分子组成的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面包一捏就扁了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C.扫地时,可以看见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把两块铅紧紧挤压在一起时,可以承受较大的拉力,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5.制造钢铁零件时,可以把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使碳分子渗入零件的表面层,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这种渗入现象说明
A.分子可以分成更小的微粒
B.分子是运动的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间有引力
6.下列现象中,属于分子热运动的是()
A.放在水中的花粉粒不停的无规则运动B.桂花飘香
C.落叶随秋风四处游走D.打扫校道时可见尘土飞扬
7.疫情期间,小玲用酒精湿巾擦拭双手,会闻到一股浓浓的酒精味道,这种现象主要说明()
A.物质由分子组成
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8.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它们就会粘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被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D.分子间有空隙
9.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A.春天,柳枝吐芽B.夏天,山涧瀑布
C.秋天,菊香满园D.冬天,雪花飘飘
评卷人得分
二、多选题
10.关于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B.两个铅块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C.抽出玻璃板,两瓶内气体会混合在一起,说明气体间可以发生
扩散现象
D.将一定量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11.下列说法是小乐同学对生活现象的物理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A.汽车速度越快越难刹住车,是因为该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写作业时能用透明胶带把错误处揭去,是利用了分子引力
C.人提着西瓜在水平路上走时会累,是因为人对西瓜做功了
D.袋装膨化食品在高原地区变鼓,是因为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12.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
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B.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C.“原子核、电子、原子”是按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列的
D.“地球、太阳系、银河系” 是按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列的
14.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可以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现象:注射器内的水很难被压缩推测: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现象:钢丝绳很难被拉断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现象:水和酒精可互溶推测:分子之间有间隙
15.分子动理论是从微观角度看待宏观现象的基本理论.以下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进行解释的是
A.风的形成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C.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轻小物体D.离花园较远处就能闻到花香
评卷人得分
三、填空题
16.如图所示,有两个瓶子,其中一个瓶子是空气,另一个瓶子装着密度更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使这两个瓶子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后,我们看到的现象是两个瓶子内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_____(均匀/不均匀),这个现象叫_____,在实验开始前,______________(A/B)瓶子里装的是二氧化氮气体,这样可以避免受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17.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初三年级的学生于3月下旬才开学,并且每天都要对教室进行消毒。
我们在教室里闻到消毒水的味道,这是扩散现象,该现象说明_______;其他年级在家上网课的同学每天也要对体温进行监控,家用水银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
_______原理制成的。
18.为预防春季流感,第十七中学喷洒药水对环境进行杀菌消毒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这说明药水分子在做________________,这种运动会随气温的升高而________(选填:“加剧”或“减缓”).
19.在密闭的房间里放一瓶食醋,过一段时间房间里就会充满食醋的酸味,这是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_____。
20.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
抽掉玻璃板后,可以看到,两个瓶中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这属于_______现象,该现象表明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四、实验题
21.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
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1)图______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______;
(2)图______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硫酸铜溶液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如果容器底部是水,上方是硫酸铜溶液,在重力的作用下密度较大的硫酸铜溶液会迅速向下运动,所以为了观察液体的扩散现象,容器底部的液体应该是硫酸铜溶液,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做实验时,应该静放,不能搅拌,故B错误,符合题意;
C.随着时间的增加,扩散现象越明显,时间越久,硫酸铜溶液和水的界限越模糊,所以从甲到乙大约需要10天,从甲到丙大约需要20天,从甲到丁大约需要30天,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说明了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同时也说明了分子间有间隙,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解析】
【详解】
A.打开香皂盒会闻到香味,是因为香味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可以由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解释,故A不符合题意;
B.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两个铅柱的分子间的距离很近,分子间的引力使它们紧紧结合在一起,可用分子间有引力解释,故B 不符合题意;
C.由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间隔,才会导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可用分子间有间隙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
D.粉尘虽小,但仍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固体小颗粒,故无法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D
【解析】
【分析】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
(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详解】
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由于烟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在空气中进行扩散,所以只要有一个人吸烟,烟分子就在空气中进行扩散,整个房间也会充满烟味。
故选D。
4.A
【解析】
【详解】
A.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故A正确;
B.面包一捏就扁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B错误;C.尘土是固体颗粒,尘土飞扬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故C错误;
D.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把两块铅紧紧挤压在一起时,可以承受较大的拉力,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D错误。
故选A。
5.B
【解析】
【详解】
由分子动理论知道,由于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且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当将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碳分子就可以进入零件分子间的间隙,从而渗入零件的表层,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这种渗入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故B正确.
6.B
【解析】
【详解】
A.放在水中的花粉粒不停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桂花飘香属于分子热运动现象,故B符合题意;
C.落叶随秋风四处游走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打扫校道时可见尘土飞扬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解析】
【详解】
疫情期间,小玲用酒精湿巾擦拭双手,会闻到一股浓浓的酒精味道,这种现象是分子的扩散现象,主要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8.A
【解析】
【详解】
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的底面分子之间的距离略大于平衡距离,表现为引力,使两个铅柱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会将它们拉开.故选A.
点睛: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引力.据此作出判断.
9.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柳枝吐芽是植物的生长现象,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合题意;山涧瀑布是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动形成的,是机械运动,故B不合题意;菊香满园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符合题意;雪花飘飘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故D不合题意;故应选C.
【考点定位】分子的热运动
10.ACD
【解析】
【详解】
A.从图中可以看到,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A
B.两个铅块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但也存在斥力,只是分子间表现出引力而已,B错误;
C.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抽出玻璃板,两瓶内气体会混合在一起,说明气体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C正确;
D.将一定量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D正确。
11.BD
【解析】
【详解】
A.惯性与质量有关,与速度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
B.分子间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写作业时可以通过缩小透明胶带与错误分子之间的距离而把错误揭去,故B正确;
C.人提着西瓜在水平路上走时提力的方向与移动距离的方向垂直,所以人对西瓜不做功,故C错误;
D.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袋装膨化食品由于封闭其内部的气压不变,所以会变鼓,故D正确。
故选BD。
12.C
【解析】
【详解】
A、花气袭人说明扩散现象很明显,这是由分子运动更剧烈导致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更剧烈,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黏合剂中的甲醛也会扩散到空气中,从而造成环境污染,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胶带揭下纸上的错字,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像胶带、便利贴都是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作用,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13.ABD
【解析】
A.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分子、原子构成的,故A正确;
B.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故B正确;
C.按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列顺序应为:电子、原子核、原子,故C错误;
D.按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列顺序应为:地球、太阳系、银河系,故D正确。
故选ABD。
14.AD
【解析】
【详解】
A. 空气中沙尘飞舞是沙尘的机械运动,沙尘是眼可以看到的,不是分子,故A不合理;
B. 注射器内的水很难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故B合理;
C. 钢丝绳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故C合理;
D. 水和酒精可互溶是扩散现象,属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合理.故选AD.
【点睛】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以及机械运动和分子运动的区别,①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物体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15.BD
【解析】
【详解】
A. 风是由于空气的流动形成对流而产生的,故无法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故A错误;
B.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现相互作用的斥力,可以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故B正确;
C. 毛皮摩擦橡胶棒使橡胶棒上带上了电荷,所以能吸引小物体,属于电荷的移动,无法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故C错误;
D. 在花园里由于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我们在远处可以闻到花香,故D正确.故选BD.
【点睛】
根据分子运动理论以及在生活中的现象及应用进行分析解答.
16.均匀扩散B重力
【解析】
【详解】
(1)两种气体经过一段时间,形成比较均匀的气体,这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
停地进行无规则运动.
(2)如果把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上面,空瓶子放在下面,由于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在重力作用下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所以B瓶子里装的是二氧化氮气体;这样可以避免受重力的影响.
17.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热胀冷缩
【解析】
【详解】
[1]喷洒消毒水后,过一会儿教室里闻到消毒水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家用水银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18.无规则运动加剧
【解析】
【详解】
在喷洒药水对环境进行杀菌消毒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是由于药液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会随气温的升高而加剧.
【点睛】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19.扩散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或“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
【详解】
[1][2]在密闭的房间里放一瓶食醋,过一段时间房间里就会充满食醋的酸味,这是扩散现象,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或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0.扩散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
【详解】
[1][2]抽掉玻璃板后,将上下两瓶间的玻璃板抽掉后,空气分子向下扩散,二氧化氮分子也会向上扩散,空气和二氧化氮将同时向对方扩散,颜色逐渐变均匀,这属于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1.ad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be分子间存在引力
【解析】
【详解】
(1)[1][2]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3][4]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说明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说明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b和e两图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