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第2课 追寻生命的起源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追寻生命的起源
教案
知识与能力
了解达尔文、赫胥黎及进化论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过程与方法
阅读教材中有关达尔文、赫胥黎及进化论观点的资料,从中获得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达尔文等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进化论确立的历史条件、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一、千年话题——谁创造了万物
主要观点:神创说;天外胚种论;宇生论;自然发生说;化学进化说等。
二、达尔文的进化论
1、历史条件
社会环境
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推动;
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
科学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物学知识的积累
引导学生归纳教材第二目:近代生命科学的成果。
①林耐制定动植物分类法②哈维建立血液循环理论③施莱登、施旺共创细胞学说④巴斯德奠定微生物学的基础⑤拉马克提出初步的进化论思想(奠定基础)
自身实践:达尔文的科学探索
☆达尔文(1809—1882)
查尔斯·达尔文与美国总统林肯同于一八零九年二月十二日诞生。
他父亲是个有名的医生,母亲是陶工威治伟勒的女儿。
他的祖父伊拉斯莫斯.达尔文更是个有名的医主兼博物学家,同时又是一位诗人。
少年时代的达尔文并非优等生,虽然他很热衷于植物及昆虫的采集,但对学校所教的希腊语及拉丁语却一点都不感兴趣。
本来想让达尔文学习法律的父亲,看到他这种情形只好改变主意,将他送到爱丁堡去学医。
可是他对学医一样不感兴趣,尤其在见习外科手术时,更是吓得魂不附体。
加上他知道自己将来可以继承一笔能让地安享一辈子的庞大财产,不必为生活去行医,于是他便毅然地放弃了学医。
他父亲最后又将他送到剑桥大学,指望他学做个牧师,可是他到剑桥大学后也没照他父
亲的意思去做。
就在这时,潜藏在他心中很久的对博物学的爱好完全地爆发出来。
他在汉斯洛教授的指导下,阅读了许多动植物的书籍,使他在博物学领域上的知识大增。
22岁那年,经朋友推荐,达尔文以博物学者的身份登上了“贝格尔”号远航考察船,随船进行为期5年的科学考察。
那时候,达尔文还相信生物是由上帝创造的。
每到一个地方,达尔文都要仔细考察当地动物、植物资源。
许多实例引起他的思考,并使他对“上帝造物论”产生了怀疑。
在南美洲,达尔文发现了古犰狳的化石。
它们与现代生活的犰狳十分相似,但又有不同。
这是否说明现代的动物是由古代的动物发展而来的呢?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达尔文发现,这里不同岛上的地雀各有其特点。
这种现象使达尔文想到物种可能在不断地变化着。
各地的所见所闻,都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是在逐渐进化的。
但是,当时达尔文还不能说明引起生物进化的原因。
考察归来,达尔文就开始研究这个问题。
达尔文耐心地收集资料和证据。
他访问过农夫、种子供应店店主和家畜、家禽饲养人。
他还亲自饲养鸽子,观察家鸽在人工饲养下所产生的变异。
经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达尔文终于成功地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这部巨著,引起极大的反响。
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去世,根据24名国会议员提议,他被厚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他的墓被安放于大科学家牛顿的墓旁。
2、确立标志:1859年《物种起源》的发表
3、主要观点:
生物是进化的,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物种不断地变异,新种产生,旧种灭绝;生物的进化是连续的,没有不连续的突变,自然界没有飞跃;生物间有共同祖先,彼此间有一定的血缘关系;自然选择是变异最重要的途径。
“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是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4、发展和完善:赫胥黎发展进化论
1863年,赫胥黎发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确立,促进了进化论的传播。
☆科学与宗教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的分歧
根本分歧:生命是自然界进化的结果,还是上帝创造的产物?
根源:生产力的发展情况;人们对自然认识的局限性;科学与宗教在认识论上的差异:从世界观方面说,宗教是建立在唯心主义世界观基础上的,而科学是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的。
从方法论方面说,宗教说学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和观察研究基础上的。
从政治上来说,宗教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维护特权的工具,科学是要追求民主和平等。
5、意义
对宗教神学: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
对自然科学: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对中国的影响: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
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和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能得出哪些启示?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明都经历了长期的、曲折的复杂过程,是无数勇于献身的科学家奋斗努力的结晶。
近代自然科学是在资本主义创造的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
自然科学的成就反作用于生产、指导技术革命、开发自然资源、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自然科学在反对封建迷信的斗争中,又起到了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