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泰宁一中高二(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理科)-附答案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泰宁一中高二(上)第二
次段考地理试卷(理科)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月球属于()
A. 恒星
B. 行星
C. 彗星
D. 卫星
2.拍摄图像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遥感技术(RS)
B. 地理信息系统(GIS)
C. 全球定位系统(GPS)
D. 数字地球
3.如图中热力环流的画法正确的是()
A. B.
C. D.
4.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天气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锋面
C. 地面状况
D. 海陆位置
5.如图是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如图表示的天气系统是()
A. 暖锋
B. 冷锋
C. 气旋
D. 反气旋
7.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的结果是()
A. 海平面上升
B. 全球积温减少
C. 水体蒸发减弱
D. 极地冰川增多
8.如图是某海区海水表层等温线(T1>T2)及洋流分布
示意图,回答8~9题。
(1) 图中洋流所属半球及性质是()
A. 北半球的寒流
B. 南半球的寒流
C. 北半球的暖流
D. 南半球的暖流
(2) 该洋流对大陆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A. 降温减湿
B. 增温增湿
C. 增温减湿
D. 降温增湿
9.今年7月27日至8月13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在赢过伦敦(51°N,0°)举行。
回答10~12题。
(1) 全年影响伦敦的气压带和风带的是()
A. 赤道低气压带
B. 东北信风带
C. 副热带高气压带
D. 中纬西风带
(2) 对伦敦气候有着深刻影响的洋流是()
A. 北太平洋暖流
B. 北大西洋暖流
C. 墨西哥湾暖流
D. 阿拉斯加暖流
(3) 如图表示伦敦所属气候类型的是()
A. B.
C. D.
10.如图是北半球近地面气压带示意图,图中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1.如图是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该图最能反映北半球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2.亚马孙热带雨林遭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变暖
B. 不合理开发
C. 降水变率大
D. 地壳运动
13.辽中南工业区,鞍山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 煤、铁资源丰富
B. 环境优美
C. 科技发达
D. 水源充足
14.东北大米因质优而深受福建市场欢迎,其质优的主要原因是东北()
A. 地形崎岖,机械化水平低
B. 气温高,热量充足
C. 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
D. 开发较早,人口密度较高
15.珠江三角洲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小的自然原因是()
A. 南岭的阻隔
B. 水源不足
C. 冬季温和少雨
D. 河流航运里程短
16.二十世纪八十年来以来,我国吸引的境外投资迅速增长。
如图为我国沿海地区三家
企业投资建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
回答19~20题。
(1) b为韩国在北京投资的某汽车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市场示意图,吸引该企业在
北京投资办厂大的主要因素是()
A. 劳动力
B. 市场
C. 内部交易成本
D. 地价
(2) 三家企业在我国投资办厂的共同目的是()
A. 为接近原料产地
B. 为利用廉价劳动力
C. 为接近消费市场
D. 为追求更高的利润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17.如图是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
(1)①天气系统为______(“高压”或“低压”)。
(2)②天气系统中心垂直气流运动状态为______(“上升”或“下沉”),在此天气系统控制下常出现______天气。
(3)B、C所标风向正确的是______。
A、D两地相比,A地风力较大的原因是______。
18.如图为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东北地区粮食作物与其主要分布区用线连接。
小麦辽河平原
玉米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水稻松嫩平原
(2)分析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有利区位因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月球围绕行星地球公转,由于围绕行星公转的是卫星,所以月球是卫星,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主要有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其特点不同。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分为不同的级别和层次,最高一级是总星系,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太阳、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
一般而言,围绕恒星公转的是行星,围绕行星公转的是卫星。
本题主要考查天体的类型,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2.【答案】A
【解析】解:拍摄图像,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技术,所谓遥感(RS),是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自然灾害预测等领域,A正确。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B错误。
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搜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C错误。
“数字地球”就是数字化的地球,是一个地球的数字模型,它是利用数字技术和方法将地球及其上的活动和环境的时空变化数据,按地球的坐标加以整理,存入全球分布的计算机中,构成一个全球的数字模型,在高速网络上进行快速流通,这样就可以使人们快速、直观完整地了解我们所在的这颗星球,D错误。
故选:A。
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
一般指运用传感器/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
遥感是通过遥感器这类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拍摄图像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理解即可。
3.【答案】B
【解析】解:A、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热的地方,空气上升,冷的地方,空气下沉”,故不符合题意;
B、白天的草地与裸地之间,裸地气温较草地高,故裸地盛行上升气流,而草地盛行下沉气流,故正确;
C、晚上的海陆之间,陆地气温较海洋低,故海洋盛行上升气流,陆地盛行下沉气流,故不符合题意;
D、城市为热岛,故城市始终盛行上升气流,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2)热力环流的典型例子为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城市风,近地面从郊区吹向城市.
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仔细读图,结合热力环流对应知识即可作答;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原理.
4.【答案】B
【解析】解: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与准静止锋有关,B项正确。
故选:B。
每年夏初,来自海洋上的暖湿气流与大陆上南下的冷空气交锋、对峙,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形成了一种著名的天气系统—江淮准静止锋。
它是形成梅雨的重要天气系统,“黄梅时节家家雨”是梅雨天气的真实写照。
该题考查了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天气,解题的关键是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把握,难度较小。
5.【答案】D
【解析】解:地面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通过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使大气增温,故大气温度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而图中得知①为大气反射的太阳辐射,②为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地面辐射。
故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④辐射。
故选:D。
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的知识,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在大气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反射、散射,从而使到达地面的能量大为减少。
大气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可见光的绝大部分可以到达地面。
本题难度较小,通过示意图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6.【答案】B
【解析】解:根据图示信息,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构成锋面系统,且从冷气团的箭头可以看出,冷气团势力强,因此该锋面系统为冷锋。
故选:B。
常见天气系统包括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低压(高压)系统等。
本题以常见的天气系统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图示天气系统类型,读图分析解决问题。
7.【答案】A
【解析】解: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故A对。
气温升高,全球积温增加,故B错。
气温升高,水体蒸发增加,故C错。
极地冰川融化,冰川减少,故D错。
故选:A。
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知识,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的产量将减少;高纬度的国家,农作物产量有可能增加。
海平面上升,会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
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本题难度较小,通过全球气候变暖设置题目,题目为基础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
握和思维分析能力。
8.【答案】
【解析】
1. 【分析】
根据水温状况,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
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暖流,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寒流。
根据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本题主要考查洋流的类型,较为简单,属于基础题,结合图中等温线的递减方向和洋流的流向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结合图可知,甲处的等温线向南递减,因此为南半球,由于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向相同,甲处的洋流由温度较低处流向温度较高处,为寒流。
因此为南半球的寒流。
故选:B。
2. 【分析】
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本题主要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较为简单,关键是结合图中的等温线判断出洋流的类型,然后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结合图可知,该海域的等温线凸向温度较高的地区,根据凸高为低的原则,为寒流,寒流对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故选:A。
9.【答案】
【解析】
1. 【分析】
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
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了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盛行西风带,南、北半球的高纬极地东风带。
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解答】
解:伦敦大致位于50°N附近的大陆西岸地区,受北半球盛行西风带的影响,即中纬西风带的影响,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 【分析】
欧洲西部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作用的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泛。
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解答】
解:伦敦位于欧洲西部地区,大西洋的东岸地区,位于50°N附近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 【分析】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判读方法主要为以温定半球、以温定带和以水定型。
本题难度较小,通过气候资料图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读图分析能力。
【解答】
解:伦敦全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为温带海洋性气候,A项全年气温低于0℃,并且全年干旱少雨,不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故A错。
B项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0℃,并且全年降水较多,所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B对。
C项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并且气温高时降水多,气温低时降水少,为温带季风气候,故C错。
D项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15℃,并且降水季节变化大,降水量最大的月份突破600mm,故为热带季风气候,故D错。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解:据图可知,甲为极地高气压带,故A错。
乙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故B错。
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故C对。
丁为赤道低气压带,故D错。
故选:C。
本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知识,全球有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气压带有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风带有信风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
本题难度较小,通过示意图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读图分析能力。
11.【答案】D
【解析】解:读图可知,图中亚欧大陆东岸盛行偏北风,故图示季节最有可能为北半球冬季。
故选:D。
东亚地区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亚欧大陆形成低压,太平洋上形成高压,所以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夏季风;冬季亚欧大陆形成高压,太平洋上形成低压,所以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冬季风。
南亚地区因夏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所以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当东南信风带越过赤道时,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东北季风。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获取图中信息即可。
12.【答案】B
【解析】解: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遭破坏,B符合题意;
气候变暖、降水变率大以及地壳运动等这些机会和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破坏没有关系,ACD错误。
故选:B。
热带雨林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稳定大气成分;调节气候,保证全球气候的稳定;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
热带雨林的破坏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气候变暖。
本题考查了亚马孙热带雨林遭破坏的主要原因,调用课本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13.【答案】A
【解析】解:鞍山市煤炭和铁矿丰富,靠近煤、铁资源,原料、燃料丰富,有利于钢铁工业的发展。
鞍山市钢铁工业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是靠近煤、铁资源,A对。
环境优美、科技发达和水源都不是钢铁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故BCD错。
故选:A。
本题考查影响工业的区位条件,主要条件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
本题难度较小,通过辽中南地区设置题目,题目为基础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分析能力。
14.【答案】C
【解析】解:东北地区平原面积广大,机械化水平高,A错;
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B错;
黑土、黑钙土广布,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农作物品质高,C对;
开发较晚,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D错。
故选:C。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
本题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15.【答案】A
【解析】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北部地带南岭的阻隔作用,使得该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经济腹地有些小,因此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小的自然原因是南岭的阻隔,A正确;
水源不足、冬季温和少雨这些都不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小的自然原因,B、C错误;
河流航运里程短属于社会经济原因,不属于自然原因,D错误。
故选:A。
经济腹地是一个与经济中心或中心城市相对应的概念。
其内涵是经济中心的吸收和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地域范围。
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发展条件的相关知识。
16.【答案】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工业的区位条件,主要条件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
本题难度较小,通过示意图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解答】
解:读图可知,图中韩国供应原配件,而加工地在中国,产品主要面向中国市场,这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居民购买力上升,消费市场广阔,因此吸引该企业在北京投资建厂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故选:B。
2. 【分析】
由图象可知,这三家厂的原供应地和产品市场可能有所不同,选加工地是为了降低成本。
本题考查影响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属于简单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
【解答】
解: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如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①劳动力因素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③市场因素。
三家企业在我国投资办厂的共同目的是为追求更高的利润。
故选:D。
17.【答案】低压下沉晴朗 B A地等压线密集,气压差异大
【解析】解:(1)①中心气压低于周围,所以①天气系统为低压。
(2)②天气系统是高压,中心垂直气流运动状态为下沉;在此天气系统控制下常出现晴朗天气。
(3)该地区是北半球,风向从高压指向低压而且往右偏转,所以B符合题意,C是从低压指向高压的,所以不符合题意。
因为D地等压线比A地稀疏,所以A地风力大于D地。
故答案为:
(1)低压
(2)下沉;晴朗
(3)B;A地等压线密集,气压差异大
(1)根据气压大小判断即可。
(2)气旋(低压中心),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反气旋(高压中心),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3)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
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需要考生结合区域实际分析即可。
18.【答案】解:(1)水稻对水热条件要求最高,所以分布在纬度较低的辽河平原,小麦对水热要求最低,所以分布在纬度最高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玉米分布在中间的松嫩平原。
(2)位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处平原,平坦广阔,有利于机械化生产;位于黑土区,土壤肥沃;地广人稀,商品率高,利于采用大型机械化作业;农业技术、机械化水平较高;国家政策支持等。
故答案为:
(1)如下图:
(2)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地广人稀等。
【解析】(1)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主要条件有气候、地形、水源、交通、技术、政策等。
(2)考查商品谷物农业的知识,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深厚、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适宜进行大规模生产;机械化水平。
本题难度较小,通过东北地区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