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课件共11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与空间
学生认识了基本图形如正方形、 长方形、圆等,并了解了它们的 基本特征;同时,学生初步建立 了空间观念,能够描述物体的位 置和方向。
逻辑初步
学生开始接触简单的逻辑推理问 题,如找规律、分类与排序等, 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 决能力。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学习成果
大多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能够识别基本图形并描述其特征。
奇偶性定义
整数可以被2整除的称为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称为奇数。
判断方法
通过计算整数除以2的余数来判断,余数为0则为偶数,余数为1则 为奇数。
奇偶性性质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等。
质数与合数概念及性质探讨
质数与合数定义
只有1和本身两个正因数的自然数叫做质数,除了1和本身外还有其他正因数的自然数叫 做合数。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增强自信心和 合作意识,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 确的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分类、归纳等思维 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 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与选用
教材内容
涵盖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 计与概率等基础知识领域,注重 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综合应用。
教材特点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课件 共11课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数字认识与运算基础 • 图形空间观念培养 • 逻辑思维训练初步 • 数论基础知识入门 • 应用题解题技巧指导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课程背景与意义
适应儿童认知发展规律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的关键期,本课程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 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数学思维。
学习困难
部分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思维训练;另外,一些学生在空 间观念方面还需加强。
学习建议
学生建议增加更多的实践活动和游戏,以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同时,希望老师 能够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下一步学习计划和资源推荐
学习计划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将继续巩固和拓展数的认识与计算、图形与空间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将引入更多的逻辑 初步知识,如简单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策略等。
通过列举法或分解质因数法寻找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
约数和倍数性质
一个数的约数必然小于等于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则必然大于等于 它本身。同时,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06
应用题解题技巧指导
文字应用题阅读理解能力提升
01
教授学生如何提取关键信息
通过寻找关键词、理解问题背景等方式,帮助学生从长篇文字中快速准
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游戏等形式呈 现知识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实践应用,引导学生将数学 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选用原则
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兴趣爱 好;与教学目标和要求相契合;具 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02
数字认识与运算基础
数字0-10的认识与书写
01
02
03
认识数字0-10
通过图形、物品等直观方 式,让学生了解并认识数 字0-10的形状和数量。
04
逻辑思维训练初步
分类与比较思维训练
学习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例如,按颜色、 形状、大小等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
掌握比较的方法:学习使用“多于”、“少 于”、“等于”等术语进行比较。
理解分类与比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整 理房间、比较数量等。
排序与对应思维训练
学习按一定顺序进行排序:例如,按数字大小、字母顺序等标准对物品进行排序。 掌握对应的方法:学习将一组物品与另一组具有相同属性或关系的物品进行对应。
判断方法
通过试除法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质数或合数,即依次用2、3、5等小于该数的质数去除,若 均不能整除,则该数为质数;否则为合数。
质数与合数性质
质数除了1和本身外没有其他因数,合数则至少有三个因数。
约数和倍数关系理解
约数和倍数定义
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那么a叫做b的倍数,b叫做a的约数。
寻找约数和倍数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能力
通过让学生分析图表中的数据,找出数据之间的关 系和规律,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训练学生的图表绘制技能
让学生动手绘制一些简单的图表,如柱状图 、折线图等,加深对图表的理解和掌握。
实际问题建模和求解方法指导
01
教授学生如何建立 数学模型
指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 模型,理解数学模型与实际问题 的对应关系。
确地提取出关键信息。
02
培养学生的阅读顺序和逻辑
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阅读顺序(先读问题,再读条件)进行阅读,并理
解条件与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03
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通过大量的阅读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对文字的理解能力。
图表应用题信息提取能力培养
教授学生如何观察图表
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图表的标题、坐标轴、数 据点等关键元素,理解图表所表达的信息。
0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 维和推理能力
通过让学生分析数学模型的内在 逻辑和规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 维和推理能力。
03
训练学生的数学运 算和求解技能
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数学运算和求 解练习,熟练掌握数学运算规则 和求解方法。
07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数的认识与计算
学生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写、大 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理解了加 减法的意义和实际应用。
资源推荐
推荐学生使用《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等辅导教材,以加强课外练习和思维训练;另外,可以参加一些数学竞赛 或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图形变换:平移、旋转等
平移
图形在平面内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形状和大小不 发生改变。通过动态演示和实物操作,让学生感受平移的 过程。
旋转
图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形状和大小不发生改变。 引导学生观察旋转门、风车等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其他变换
简要介绍翻折、对称等图形变换,丰富学生的图形变换知 识。
空间方位:上下左右前后
上下方位
01
通过比较物体的高低位置,让学生理解上下的概念。例如,比
较桌子上的物品和桌子下的物品。
左右方位
02
引导学生区分左右手,进而理解左右的相对性。通过游戏和实
践活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左右的判断方法。
前后方位
03
通过观察物体的前后顺序和位置关系,让学生理解前后的概念
。例如,排队时前面的人和后面的人。
数字的书写
教授学生正确的数字书写 方法,包括笔画的顺序和 书写规范。
数字与数量的对应
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 理解数字与数量之间的对 应关系。
加法运算初步理解
加法的概念
通过物品的增加等实例, 引入加法的概念,让学生 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
加法算式
教授学生加法算式的读法 和写法,让学生了解加法 算式的组成。
理解排序与对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排队、找规律等。
简单推理能力培养
学习根据已知条件进行简单推理 :例如,根据给定的线索推断出
隐藏的信息。
掌握基本的逻辑概念:如“如果 ...那么...”、“因为...所以...”等

理解简单推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 用:如解决问题、做出决策等。
05
数论基础知识入门
奇偶性概念引入及判断方法
加法的计算
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 掌握简单的加法计算方法 。
减法运算初步Βιβλιοθήκη 解减法的概念通过物品的减少等实例,引入减 法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减法
的含义。
减法算式
教授学生减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让学生了解减法算式的组成。
减法的计算
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简 单的减法计算方法。同时,强调 减法计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
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关系等。
03
图形空间观念培养
认识基本图形:点、线、面
1 2 3
点的认识
点是图形的基本元素,没有长度、宽度和高度。 通过举例和互动游戏,让学生理解点的概念。
线的认识
线由无数个点组成,有长度但没有宽度和高度。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线条,如铅笔划过的痕迹 、细绳等。
面的认识
面由线围成,有长度和宽度但没有高度。通过比 较平面和立体物体,帮助学生理解面的概念。
弥补传统数学教育不足
传统数学教育往往注重计算技能而忽视思维 训练,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 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 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运算规则和思 维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