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专题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专题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
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小明测量一支2B铅笔的长度数值为15.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
A.mm B.cm C.m D.km
2、图画中题有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诗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
A.朝辞白帝彩云间B.千里江陵一日还C.两岸猿声啼不住D.轻舟已过万重山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下列关于这首唐诗中蕴含着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乌鸦的啼叫声频率低于20Hz
B.霜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C.月亮落下的参照物是江边的枫树
D.钟声传到客船的速度是340km/h
4、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是()
A.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B.人感觉舒适的室温约为37℃
C.PM2.5表示可吸入颗粒的直径约为2.5μm
D.普通中学生脚上穿的鞋长约为50cm
5、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判断下列说正确的是()
A.该物体在第3s末的速度为10m/s
B.整个1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7.5m/s
C.物体在5s时的速度为10m/s
D.物体在前2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比前6s内的平均速度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1)物理课本的长度为25.85___________ ;
(2)90km/h=___________m/s。

2、如图12月9日“天宫课堂”开讲,此时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

以太阳为参照物,空间站是 _____的,以 _____为参照物宇航员是静止的。

3、2020年4月9日下午14:00,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的队员们结束了在贵阳14天的休整,即将启程返回医院。

凯旋之刻,警车护卫匀速前行,现场人们听到车辆的鸣笛声是通过______传播的,以编队中某辆警车为参照物,其他警车是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4、如图所示,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每隔0.2s记录一次小球的运动位置,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做的是_______(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 m/s。

5、如图甲、乙两图为小明从车内后视镜先后观察到的情景,a、b、c为在平直公路上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则小明所乘车的速度__________汽车a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以b车为参照物,a车是向__________运动的。

(选填“前”或“后”)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9分,共计45分)
1、高速公路ETC收费系统是对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就能实现收费的电子系统;如图所示是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ETC通道示意图;现有一辆汽车在某高速路上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后到达收费站,在进入ETC收费岛区域前s1=50m处开始减速,经t1=5s后运动至ETC收费岛边界,然后再以
5m/s的速度匀速通过长s2=25m的ETC收费岛;
求:(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s;
(2)汽车完全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t2;
(3)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

2、如图所示,是根据小雨驾驶汽车在某段平直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记录的数据,描绘出的s−t图象。

请你根据图象,求:
(1)0min~20min时间段内汽车的速度;
(2)0~50min时间段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3、某校组织全校师生外出进行研学活动,乘坐的高速列车在穿过一个山洞时,同学们测得火车完全通过山洞用时25s,观察到此时车厢壁上速度表显示288km/h,已知列车总长约200m,求:
(1)火车在完全穿过山洞的过程中通过的路程;
(2)山洞的长度;
(3)火车完全在山洞中所经历的时间。

4、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下午13:30分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10个车站,总共停留时间为60分钟,在当日22:30到达乙地。

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晚上20:22列车停靠休息时,小明发现远处在放烟花,从看到烟花绽放,再经过2s听到烟花爆炸的声音,则小明到烟花的距离为多少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不计)。

5、静止的汽车在山崖前某处按喇叭,2s后听到回声。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求:
(1)汽车与山崖的距离;
(2)若汽车在该处匀速行驶到山涯处,用时17s,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大?
(3)若汽车从另一地点按喇叭并以20m/s匀速驶向山崖,2秒后听到回声。

则汽车按下喇叭时距山崖多远?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爱米在做“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圈内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h:min:s”)。

(1)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目的是方便测量 ___________;
(2)小车滑下来全程AC段用了 ___________s的时间;
(3)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某学习小组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时,在内径为1cm、长约50cm的玻璃管中注满水,管内留一小气泡。

(1)实验时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______,此实验中,我们研究______(选填“玻璃管”或“水柱”或“气泡”)的运动情况,实验时,小明将玻璃管翻转后,没有立即计时,这是因为此时______;
(2)探究中,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
A.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每隔相同时间读一次路程,求出每一时间段内的速度进行比较
B.在试管上每隔相同距离做标记,记录气泡经过每一个标记的时间再进行比较
C.让气泡上升,直接读出上升过程中某几个时间段内的路程和时间,求出速度进行比较
其中合理的,且实验误差较小的是______;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对气泡运动时的相关物理量进行测量,为了便于测
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选填“快”或“慢”)。

通过实验你发现气泡上升的快慢与
______有关(请写出一个因素);
(4)实验中气泡经过A点开始计时,测出气泡从A点运动到10cm处、20cm处、30cm处、40cm处所用时间分别为10.0s、20.0s、30.0s、40.1s;根据测量结果,以路程s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在如图乙所示的坐标上画出s﹣t图象:______;
(5)根据(4)中的数据可判断气泡做______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详解】
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支2B铅笔的长度略小于18cm,在15.0cm左右。

故选B。

2、B
【详解】
A.“朝辞白帝彩云间”即不能知道路程也不能确定时间,所以没法估计速度,故A不符合题意;
B.“千里江陵一日还”,既能知道路程也能确定时间,所以可以估计速度,故B符合题意;
C.“两岸猿声啼不住” 即不能知道路程也不能确定时间,所以没法估计速度,故C不符合题意;
D.“轻舟已过万重山” 即不能知道路程也不能确定时间,所以没法估计速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详解】
A.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是次声波,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 Hz。

故A错误;
B .霜是固态,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故B 错误;
C .月亮相对于地面、寒山寺、渔火、乌鸦、江边枫树等物体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故C 正确;
D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D 错误。

故选C 。

4、C
【详解】
A .1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故A 不符合题意;
B .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23℃,故B 不符合题意;
C .PM2.5中的“2.5”表示可吸入颗粒的直径约为2.5μm ,故C 符合题意;
D .普通中学生脚上穿的鞋长约为20cm ,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5、C
【详解】
A .由图像知,物体2~4s 路程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第3s 末,物体的速度为0,故A 错误;
B .整个10s 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30m ,则物体运动的速度
30m 3m /s 10s
s v t === 故B 错误;
C .由图像知,物体4~6s 运动的路程为
s '=s 6-s 4=30m-10m=20m
则这2s 内,物体运动的速度
20m 10m /s 2s
s v t '='='=
故C正确;
D.物体前2s内的平均速度
1 1
110m
5m/s 2s
s
v
t
===
前6s内的平均速度
2 2
230m
5m/s 6s
s
v
t
===
物体在前2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和前6s内的平均速度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 cm 25
【详解】
(1)[1]由生活经验可知,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5.85cm;
(2)[2]因
1km=1000m,1h=3600s

90000m
90km/h==25m/s
3600s
2、运动空间站
【详解】
[1]12月9日“天宫课堂”开讲,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以太阳为参照物,空间站的位置发生变化,故空间站是运动的。

[2]以空间站为参照物,宇航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宇航员是静止的。

3、空气静止
【详解】
[1][2]现场的人听到鸣笛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行进过程中,其余警车相对于选中的这辆警车的位置不随时间发生变化,所以以某一辆警车为参照物时,其余警车是静止的。

4、加速 0.125
【详解】
[1]由图可知,小球由A到F的过程中,在相等时间内小球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说明小球的运动越来越快,即速度越来越大,故小球做加速直线运动。

[2]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路程s=12.50cm;小球从A点运动到F 点的时间
0.2s×5=1s
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
v=
12.50cm
1s
s
t
==12.50cm/s=0.125m/s
5、大于后
【详解】
[1]乙图中的a车小于甲图中的a车,说明a车相对于小明所乘车的位置向后发生了变化,说明小明所乘车的速度大于a车速度。

[2]甲、乙两图中的b车大小相同,说明b车与小明所坐的车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故小明所乘车的速度等于汽车b的速度,而小明所乘车的速度大于a车速度,所以b车为参照物,a车是向后运动的。

三、计算题
1、(1)30000m;(2)5s;(3)7.5m/s
【详解】
解:(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时间
20min1200s
t==
高速
由s
v t
=可得,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 25m/s 1200s 30000m s v t ==⨯=高速高速
(2)由s v t =可得,汽车通过收费岛所用的时间
22225m 5s 5/m s s t v =
== (3)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 收费岛全过程的总路程
1250m 25m 75m s s s =++==全
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 收费岛全过程总时间
125s 5s 10s t t t =++==全
则通过收费站的平均速度
75m 75m 10s /s s v .t =
==全全 答:(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s 为30000m ;
(2)汽车完全通过ETC 收费岛所用的时间t 2为5s ;
(3)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 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 为7.5m/s 。

2、(1)120km/h ;(2)96km/h
【详解】
解:(1)由图象可知,汽车在0~20min 时间段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说明汽车在这个时间段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在0~20min 内通过的路程为s 1=40km ,t 1=20min=13
h ;则0~20min 时间段内汽车的速度
v 1=11s t =401h 3km =120km/h
(2)0~50min 时间段内,s =80km ,t =50min=56
h ,0~50min 时间段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v =s t =805h 6km =96km/h 答:(1)0~20min 时间段内汽车的速度为120km/h ;
(2)0~50min 时间段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96km/h 。

3、(1)2000m ;(2)1800m ;(3)20s
【详解】
解:(1)高铁在隧道中匀速运动的速度
v =288km/h=80m/s
火车完全通过山洞用时25s ,由速度公式s v t
=可求火车在完全穿过山洞的过程中通过的路程 s =vt =80m/s×25s=2000m
(2)山洞的长度
l = s - l 车=2000m-200m=1800m
(3)火车完全在山洞中所通过的路程为
s ′= l - l 车=1800m-200m=1600m
火车完全在山洞中所经历的时间
1600m =20s 80m/s
s t v '='= 答:(1)火车在完全穿过山洞的过程中通过的路程为2000m ;
(2)山洞的长度为1800m ;
(3)火车完全在山洞中所经历的时间为20s 。

4、(1)100km/h ;(2)680m
【详解】
解:(1)火车从甲地下午13:30分出发,在当日22:30到达乙地,行驶时间t =9h ,甲、乙两地路程s =900km ,则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900km 100km/h 9h
s v t === (2)声音再空气中传播的时间t =2s ,则声音传播的路程
s =vt =340m/s×2s=680m
答:(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100km/h ;
(2)小明到烟花的距离为680m 。

5、(1)340m ;(2)20m/s ;(3)360m
【详解】
解:(1)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v =340m/s ,声音发出又返回的总时间t =2s ,则汽车到山崖的距离 11=340m/s 2s 340m 22
s vt =⨯⨯= (2)汽车需要走的路程s =340m ,用时t 车=17s ,则汽车的速度
340m 20m/s 17s
s v t ===车车 (3)由题意可知,2s 内汽车行驶路程与声音传播的路程的和就是汽车按下喇叭处距离山崖的距离的两倍,故按下喇叭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
20m/s 2s 340m/s 2s 360m 222s s v t v t
s ++⨯+⨯==='=声
声车车
答:(1)汽车与山崖的距离340m ;
(2)汽车的速度为20m/s ;
(3)汽车按下喇叭时距山崖360m 。

四、实验探究
1、时间 3 大
【详解】
(1)[1]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越快,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越短,不方便测量时间,因此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目的是方便测量时间。

(2)[2]由图可知,小车滑下来全程AC段所用的时间为
t=15︰35︰23﹣15︰35︰20=3s
(3)[3]若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所测量的时间会偏小,而AC段路程一定,由速度公式可知测得AC段的平均速度偏大。

2、秒表气泡气泡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
动 B 慢气泡的大
小匀速直线见解析
【详解】
(1)[1]由图得,该实验要测量的数据有气泡移动的距离和移动的时间,实验时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

[2]此实验中,我们研究的是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所以研究对象是气泡。

[3]小明将玻璃管翻转后,气泡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气泡刚开始的运动不是匀速的而是做加速直线运动,气泡运动一段时间后,受力平衡,气泡就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一开始不能立即计时。

(2)[4]A方案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每隔相同时间读一次路程,求出每一时间段内的速度进行比较,此时需要记录时间和路程,用刻度尺记录路程比用秒表记录时间复杂、缓慢得多;B方案中,在试管上每隔相同距离做标记,记录气泡经过每一个标记的时间再进行比较,路程是固定的不需实时记录,只需记录时间;C方案中,让气泡上升,直接读出上升过程中某几个时间段内的路程和时间,求出速度进行比较,此时需要同时记录时间和路程,用刻度尺记录路程比用秒表记录时间复杂、缓慢得
多;综合来看,研究气泡上升过程中的运动规律,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在试管上每隔相同距离做标记,记录气泡经过每一个标记的时间再进行比较,总结出气泡的运动规律,故B符合题意。

(3)[5]物体运动速度越慢,运动时间越长,时间越容易测量,因此为了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

[6]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浮力、重力作用,猜想气泡的大小不同,受到的浮力、重力也会不同,此时气泡上升速度也会不同。

(4)[7]将实验得到的数据,在坐标轴中描点,再用平滑的线将各个点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5)[8][9]由图像得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因为气泡的运动的路线是直的,气泡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所以气泡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