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考化学认识有机化合物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高考化学认识有机化合物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认识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某种可用于治疗心脏病的药物X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X法正
确的是()
A.X是乙酸乙酯的同系物,可能有香味
B.X能溶于水,密度可能比水的大
C.X遇碱溶液或酸溶液都不变质
D.与X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
A.X含环状结构,与乙酸乙酯的结构不相似,二者不是同系物,故A错误;
B.X含-COOC-,且碳原子数不多,则X不溶于水,密度可能比水的小,故B错误;C.含-COOC-,具有酯的性质,遇碱溶液或酸溶液均发生水解反应而变质,故C错误;D.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下列有关物质结构或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联苯与四联苯互为同系物
B.可用燃烧法鉴别环乙烷、苯、CCl4
C.分子式为C5H10的烃存在顺反异构体
D.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结构相似,类别相同,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为同系
物,三联苯与四联苯苯环的数目不
同,二者不是同系物,故A错误;
B.苯的含碳量更高,苯燃烧时比环己烷燃烧黑烟更浓,四氯化碳不燃烧,现象不同可鉴别,故B正确;
C.主链有5个C原子时,相应烯烃有CH2═CH−CH2−CH2−CH3、CH3−CH═CH−CH2−CH3,其中CH3−CH═CH−CH2−CH3有2种顺反异构,主链有4个碳原子时,相应烯烃有
CH2═C(CH3)CH2CH3;CH3C(CH3)═CHCH3;CH3CH(CH3)CH═CH2,都不存在顺反异构,故C正
确;
D .苯环、−CHO 均为平面结构,和苯环上的碳直接相连的所有原子共面,则所有原子可能共面,故D 正确; 答案选A 。
【点睛】
顺反异构:立体异构的一种,由于双键不能自由旋转引起的,一般指烯烃的双键,也有C=N 双键,N=N 双键及环状等化合物的顺反异构。
顺式异构体:两个相同原子或基团在双键同一侧的为顺式异构体。
反式异构体:两个相同原子或基团分别在双键两侧的为反式异构体。
3.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时1 L 该混合烃与9 L 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仍是10 L 。
下列各组混合烃中不符合此条件的是 ( ) A .CH 4 C 2H 4 B .CH 4 C 3H 4
C .C 2H 4 C 3H 4
D .C 2H 2 C 3H 6
【答案】D 【解析】 【分析】
设有机物的平均式为C x H y ,燃烧通式为:C x H y +(x+
4
y
)O 2→xCO 2+y 2H 2O ,105℃时生成的水
为气体,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则反应方程式中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相等,据此计算判断。
【详解】
设有机物的平均式为C x H y ,则有C x H y +( x+4
y
)O 2→xCO 2+y 2H 2O ,105℃时生成的水为气体,
有机物燃烧前后体积不变,则1+x+4
y
=x+y 2,解答y=4,即混合气中平均含有H 原子数为
4。
A .CH 4、C 2H 4中H 原子数都为4,平均值为4,故A 符合;
B .CH 4、
C 3H 4中H 原子数都为4,平均值为4,故B 符合; C .C 2H 4、C 3H 4中H 原子数都为4,平均值为4,故C 符合;
D .C 2H 2、C 3H 6中H 原子数都为2、6,只有1:1混合才能使平均值为4,不符合以任意比例混合的要求,故D 不符合; 答案选D 。
4.以下关于烷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氯甲烷只有一种空间结构,证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的空间结构而不是平面结构
B .烷烃的熔沸点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多而降低
C .C 2H 6与C 3H 6互为同系物
D .戊烷的结构有三种,其化学性质与甲烷类似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空间结构,证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的空间结构而不是平面结构,故A错误;
B. 烷烃的熔沸点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升高,故B错误;
C. 同系物分子是结构相似、组成相差若干个CH2, C2H6与C3H6只相差1个C原子,且前者是饱和烃,后者是不饱和烃,所以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
D. 戊烷的结构有CH3CH3CH2CH2CH3、CH3CH3CH(CH3)2、C(CH3)4三种,属于烷烃,化学性质与甲烷类似,故D正确;
选D。
5.早在40年前,科学大师Heilbronner经过理论研究预测,应当有可能合成“莫比乌斯”形状的芳香族(大环)轮烯分子,这一预测被德国化学家合成证实。
[18]-轮烯是一种大环轮烯,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18]- 轮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B.[18]- 轮烯的分子式为:C18H12
C.1 mol[18]- 轮烯最多可与9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烷烃
D.[18]- 轮烯与乙烯互为同系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18]-轮烯分子具有乙烯的基本结构,其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A错误;
B.[18]-轮烯的分子式为:C18H18,故B错误;
C.1mol[18]-轮烯中有9 mol碳碳双键,最多可与9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烷烃,故C 正确;
D.[18]-轮烯与乙烯含有的碳碳双键的数目不一样,而且分子组成上不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18]-轮烯与乙烯不互为同系物,故D错误;
答案选C。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COOCH2CH3与CH3CH2COOCH3中均含有甲基、乙基和酯基,为同一种物质
B.和为同一物质
C.CH3CH2CH2CH2CH3和CH3CH2CH(CH3)2互为同素异形体
D.CH3CH2OH 和 CH2OHCHOHCH2OH 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互为同系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CH3COOCH2CH3与CH3CH2COOCH3所含官能团和原子团相同,但结构不同,不是同一物质,故A错误;
B.不存在异构现象,因此和为同一物质,故B正确;
C.CH3CH2CH2CH2CH3和CH3CH2CH(CH3)2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
D.CH3CH2OH 和 CH2OHCHOHCH2OH所含官能团的数目不同,不互为同系物,故D错误;故答案为:B。
【点睛】
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一般出现在有机化学中,且必须是同一类物质(含有相同且数量相等的官能团,羟基例外,因酚和醇不能成为同系物,如苯酚和苯甲醇)。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是同系物绝大部分相差1个或n个亚甲基团;二是有同一基团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系物。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2和D2互为同位素
B.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系物
C.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D.和是同一种物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四同概念的区分:同一原子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结构相似,相差n个—CH2基团的是同系物。
【详解】
A.同一原子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同位素研究对象为原子,H2和D2是单质,故A错误;
B.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子式相同,但是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 .由于甲烷属于正四面体结构,所以与是同一种物质,故C 错
误; D .和
均命名为2-甲基丁烷,是同一种物质,故
D 正确; 答案选D 。
8.下列说法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①CH 3—CH=CH 2和CH 2=CH 2的最简式相同 ②CH≡CH 和C 6H 6含碳量相同
③碳原子数不同的直链烷烃一定是同系物 ④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的沸点逐渐变低
⑤标准状况下,11.2L 的己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N A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③⑤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32CH CH=CH 和22CH =CH 的最简式都是2CH ,二者的最简式相同,①正确; ②CH CH 和66C H 的最简式都是CH ,所以二者的含碳量相同,②正确; ③因为烷烃属于饱和烃,碳原子数不同的直链烷烃一定是同系物,③正确;
④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分子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相等,含有的支链逐渐增多,则它们的沸点逐渐变低,④正确;
⑤标准状况下,己烷不是气体,题中条件无法计算 11.2L 己烷的物质的量,⑤错误; 故答案选A 。
【点睛】
22.4L/mol 为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仅适用于标况下的气体。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 C 8H 10 的苯的同系物共有 3 种结构
B .与
互为同系物 C .三联苯()的一氯代物有 4 种
D .立方烷()经硝化可得到六硝基立方烷,其可能的结构有 3 种
【答案】CD 【解析】
【详解】
A. 分子式为C8H10的苯的同系物,侧链为乙基或两个甲基,两个甲基有邻、间、对三种位置,则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共4种,故A错误;
B. . 官能团为醇羟基,官能团为酚羟基,官能团不同,不属于同系物,故B错误;
C.三联苯中有4种氢原子如图,所以一氯代物有4种,故C
正确;
D. 立方烷经硝化可得到六硝基立方烷,两个H原子可能是相邻、同一面的对角线顶点上、通过体心的对角线顶点上,所以其可能的结构有3种,故D正确;
故答案选:CD。
10.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
它可通过不同化学反应分别制得B、C和D三种物质。
(1)B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 、________。
(2)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A~D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
(3)由A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浓硫酸+ 【答案】醛基羧基氧化反应 CD −−−→
V
一定条件
H2O n−−−−→
【解析】
【分析】
(1)由B 的结构简式可知,含有-COOH 、-CHO ,名称分别为羧基、醛基;
(2)A 到B 为羟基的催化氧化,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称同分异构体,根据结构简式知,CD 互为同分异构体; (3)A 到C 为羟基的消去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V
浓硫酸+H 2O ;
(4)C 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方程式为:n
−−−−→
一定条件。
11.PtCl 2(NH 3)2可以形成两种固体,一种为淡黄色,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另一种为黄绿色,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
(1)PtCl 2(NH 3)2为__________结构(填“平面四边形”或“四面体”)。
(2)黄绿色固体的立体构型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平面正方形
【解析】 【分析】
(1)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分子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构成的溶剂。
(2)Pt(NH 3)2Cl 2分子是平面结构,两个Cl 原子有相邻和相对两种位置; 【详解】
(1)通过相似相溶原理可知两种固体一种为极性分子,另一种为非极性分子,若PtCl 2(NH 3)2为四面体结构,只能为极性分子,故只能为平面正方形结构,故答案为:平面四边形; (2)黄绿色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则为极性分子,NH 3和Cl 在四边形的4个角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即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故黄绿色固体是
,故答案为:。
【点睛】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审清题目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解答,注意相似相溶原理的应用。
12.G是一种治疗急慢性呼吸道感染的特效药中间体,其制备路线如图:
(1)化合物C中的含氧官能团是_____。
(2)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3)化合物F的分子式为C14H21NO3,写出F的结构简式______。
(4)从整个制备路线可知,反应B→C的目的是______。
(5)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种。
①分子中含有苯环,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②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
(6)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完成以、CH3NO2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图____(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其中第二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
【答案】醚键、醛基加成反应保护羟基不被反应,并能最终复原 13
2+O22+2H2O
【解析】
【分析】
(1)根据C的结构确定其含有的含氧官能团名称;
(2)物质A与HCHO发生酚羟基邻位的加成反应产生;
(3)根据E、G的结构,结合F的分子式,确定F的分子结构;
(4)根据B、C的结构及最后得到的G的结构分析判断;
(5)根据同分异构体的概念,结合同分异构体的要求,写出符合要求的同分异构体的种类数目;
(6)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产生,该物质被催化
氧化产生苯甲醛,苯甲醛与CH3NO2发生加成反应产生,发生消去反应产生,发生加聚反应产生;
根据题意,第二步反应为苯甲醇被催化氧化产生苯甲醛。
【详解】
(1)根据C的结构简式可知C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为醛基、醚键;
(2)物质A酚羟基邻位上断裂C-H键,HCHO分子中断裂C、O双键中的较活泼的键,二者发生加成反应产生,所以A→B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3)物质E结构简式为,E与CH3CHO、H2在Pd/C作用下反应产生分子式C14H21NO3的F,则F的结构简式为;
(4)B结构简式为,B与反应产生C:。
经一系列反应最后生成,两个官能团又复原,所以从整个制备路线可知,反应
B→C的目的是保护羟基不被反应,并能最终复原;
(5)B结构简式为,其同分异构体符合条件:①分子中含有苯环,能与
NaHCO3溶液反应,说明分子中含有羧基-COOH;②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说明分子中含有酚羟基,若含有2个侧链,则为-OH、-CH2COOH,二者在苯环上的位置有邻、间、对三种;若有三个官能团,分别是-OH、-COOH、-CH3,三个官能团位置都相邻,有3种不同结构;都相间,有1种位置;若2个相邻,一个相间,有3×2=6种,因此有三个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种类数目为3+1+6=10种,则符合题意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种类数目是3+10=13种;
(6)一氯甲苯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产生,该物质与O2在Cu作催化剂条件下加热,发生氧化反应产生苯甲醛,苯甲醛与CH3NO2发生加成反应产生,发生消去反应产生,发生加聚反应产生,故反应流程为:
;
根据题意,第二步反应为苯甲醇被催化氧化产生苯甲醛,反应方程式为:
2+O22+2H2O。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合成,涉及官能团的识别、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限制条件同分异构体书写、合成路线设计等,(6)中合成路线设计,需要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和已知信息中转化关系中隐含的信息,较好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
13.某烃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3.215 g/L,现取3.6 g该烃完全燃烧,将全部产物依次通入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5.4 g,碱石灰增重11 g,求:
(1)该烃分子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确定该烃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3)已知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写出该烃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答案】72 g·mol-1 C5H12
【解析】
【分析】
【详解】
(1)烃的摩尔质量为3.215g/L×22.4L/mol=72g/mol;
(2)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n(H2O)=
5.4g
18g/mol
=0.3mol,所以n(H)=2n(H2O)
=0.3mol×2=0.6mol,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为n(CO2)=
11g
44g/mol
=0.25mol,所以n(C)=n
(CO2)=0.25mol,烃中C原子、H原子的个数比为0.25mol:0.6mol=5:12,实验式为
C5H12,实验式中C原子与H原子的关系满足烷烃关系,实验式即是分子式,所以该烃的分子式为C5H12;
(3)分子中只有一种H原子,C5H12是烷烃,所以H原子一定位于甲基上,所以甲基数目
为12
3
=4,剩余的1个C原子通过单键连接4个甲基,结构简式为。
14.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常用于肠镜检查前的肠道清洁准备。
下图是以具有芳香气味的有机物A为原料制取聚乙二醇的过程(部分产物已略去)。
烃C中碳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是同系物中最简单的物质;E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1)E 物质的名称是_____。
(2)D 的键线式是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A 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可以反应得到B ,反应②中的 Br 2 可以是溴水或溴的 CCl 4 溶液
b .工业上获得C 的的主要方法是催化裂化
c .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 B 中混有的少量A
d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水解反应
【答案】环氧乙烷
nHOCH 2CH 2OH −−−−−→催化剂+nH 2O ad 【解析】
【分析】
烃C 中碳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则C 、H 原子个数之比为61=1:2121
:,是同系物中最简单的物质,应为CH 2=CH 2,B 到C 的条件为浓硫酸加热,应为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的过程,则B 为CH 3CH 2OH ,结合A 的分子式可推知A 应为CH 3COOCH 2CH 3;C 到D 为乙烯的加成反应,则D 为CH 2BrCH 2Br ;根据E 的分子式结合C 的结构,可知E 为。
【详解】
(1)E 的结构简式为,其名称为环氧乙烷;
(2)D 的结构简式为CH 2BrCH 2Br ,其键线式为
; (3)反应④为乙二醇的缩聚反应,方程式为
nHOCH 2CH 2OH −−−−−→催化剂+nH 2O ;
(4)a .A 为乙酸乙酯,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可以水解生成乙醇,乙烯可与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故a 正确;
b .工业上获得乙烯的的主要方法是催化裂解,故b 错误;
c .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钠溶液也不和碳酸钠反应,无法除去乙醇中的乙酸乙酯,应用蒸馏的方法将二者分离,故c 错误;
d .反应①为乙酸乙酯的水解,故d 正确;
综上所述选ad 。
15.某化学学习小组欲探究己烷的性质,用己烷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1:
实验2:将上述橙色溶液装入密封性好的无色试剂瓶中。
过一段时间,溶液颜色变浅,打开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实验3: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在一定条件分解己烷(生成丙烷和丙烯
32CH CH CH =),且丙烯能被酸性4KMnO 溶液氧化。
(1)实验1中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2)由实验1可知,己烷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2中的橙色溶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己烷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B .溴代己烷为无色物质
C .液溴向外挥发浓度降低
D .己烷与液溴发生了加成反应
E .液溴与己烷分层,密度大的液溴在下层
(4)实验3中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管C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试写出装置Ⅰ中发生的生成丙烷和丙烯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烧杯、分液漏斗(有无玻璃棒均正确) 己烷的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可溶解溴 AB 冷凝己烷分解产生的气体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
()323323324CH CH CH CH CH CH CH CH CH −−−−→+=一定条件下
【解析】
【分析】
【详解】
(1)实验①的主要操作是分液,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是烧杯和分液漏斗,故答案为:烧杯、分液漏斗;
(2)溴水和己烷混合后,下层几乎是无色的,且分液后得到橙色溶液,这说明己烷比水轻,
难溶于水,可溶解溴,故答案为:己烷比水轻,难熔于水,可溶解溴;
(3)由于打开瓶盖瓶口出现白雾,这说明有溴化氢生成。
由于己烷是烷烃,能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代烷和溴化氢,因此正确的答案选AB,故答案为:AB;
(4)实验3的装置Ⅱ中有冰水浴,所以该装置的作用是冷凝己烷分解产生的气体,故答案为:冷凝己烷分解产生的气体;
(5)己烷裂化有气态的烯烃生成,烯烃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看到试管C中酸性高锰酸钾的紫色褪去,故答案为:酸性高锰酸钾的紫色褪去;
(6)在一定条件下,己烷裂化生成丙烷和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H2)4CH3
CH3CH2CH3﹢CH3CH=CH2,故答案为:CH3(CH2)4CH3CH3CH2CH3﹢CH3CH=C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