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儒学学案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代儒学学案练习
导学案二汉代儒学
【课标解读】
1. 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渐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史实。
2.体会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价值,加深对国家统一的观念的认同。
【重点难点】
重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难点: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及太学兴起进行客观评价。
一、“焚书坑儒”批判
1.背景:随着秦朝____________的建立,文化也成为_____________的附庸,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________,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____________.
2.“焚书坑儒”
(1)李斯建议,除秦国官定史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有实用价值的书籍以外,上缴并烧毁私人收藏的《诗》《书》等,处死私下讨论《______》《______》的人,得到_______的采纳。
(2)______之后不久,秦始皇疑心一些________散布反对自己的言论,下令将这些人逮捕审问,并将违反禁令的460余人坑杀于_______,以警告天下的文化人。
3.“焚书坑儒”的评价
(1)“焚书坑儒”是对_____________的粗暴否定,_______的发展因此进入低潮,但自______代以来,“焚书坑儒”受到______文化的批判。
(2)尽管“焚书坑儒”有当时特定的________,但是这一行为对________传播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却是不可否认的。
二、罢黜百家
1.历史背景:汉武帝时代,中国的“__________”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__________体制大体定型,以______民族为主体的__________共同体也基本形成。
2.罢黜百家的提出:___________建议皇帝倡导______学,实践________政,推行教化,养士求贤,当政策应当“_______”的时候就必须“更化”,提出禁绝与_________相异的学术,主张___________“一统”和政治的_________”是一致的,而文化的“______”又可以成为________“一统”的根基。
3.罢黜百家的实施:____________时代,完成了___________、表彰____________的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的转变。
4.汉武帝文化体制改革的评价: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______________的局面,扼制了______________的自由发展。
但是,___________地位上升的同时,汉王朝也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
三、太学的出现
1.具体实施:__________时代,除了建立____________之外,还令天下郡国皆立_____________初步建立了______________教育系统。
2.太学建立的影响:我国历史上第___________出现了国家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人才的官立学校,是儒学教育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标志,代表着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带动了民间积极___________的风气,对于______________的传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使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____________的情形得到改变。
3.东汉太学生批评时政
(1)主要原因:与民间接触比较密切,直接感受___________的危害;接受了儒学教育中的____________等积极因素。
(2)历史评价:是中国古代_____________影响_____________较早的史例,迫使黑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开始确立:__________时代,更为完备的选官制度——_______________开始实行。
──引自《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
他的学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他与汉武帝一起作为西汉鼎盛时代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
──田昌五.安作樟主编《秦汉史》
材料三董仲舒是有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当时就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谕等著《中华文化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董仲舒的观点。
(2)材料二、三分别提出对董仲舒的不同评价标准,你比较同意上述哪一种看法?为什么?
参考答案(基础)
一、选择题
1.C 2.A 3.C 4.D 5.C 6.C 7.C 8.B
二、非选择题
9. (1)私学兴盛,诸子百家评议国政,造谣惑众,不利于中央集权加强;建议实行“焚书”政策,控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儒学教育,注重思想教化,以礼治民。
(3)相同点:为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需要,加强思想控制。
〈如能答出如下内容:都主张以一种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来取代思想自由的局面;用政治权力干预和控制思想和学术的自由发展,则可以加分。
〉
不同点:前者强调以法家思想排斥其它各家,后者强调以儒家思想来取代百家争鸣;前者主张用残暴手段来实现文化专制主义,后者强调教化和灌输;前者主张以法治国,后者主张以德治国。
参考答案(过关)
一、选择题
1.B 2.B 3.D 4.C 5.C 6.A 7.A 8.C
二、非选择题
9.(1)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其他学说都要禁止,这样法令才能统一;建立太学,用儒家经典作为教育内容。
(2)同意材料二: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需要进一步从思想和意识形态强化大一统,董仲舒的思想顺应了这一要求,为汉武帝时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提供了思想基础,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同意材料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专制,抑制了思想的发展与进步;他所倡导的学说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具有唯心主义的局限,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
(其他言之有理
的答案也可以同样得分。
)
专心爱心用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