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北省武汉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知识。《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有利于减缓武汉市环境污染问题,但不能根治,A错误。合理利用资源和节约资源都很重要,B错误。《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实施是推动武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C正确。垃圾分类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武汉可持续发展靠的是垃圾分类夸大了垃圾分类的作用,D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人民当家做主
24.【答案】C
【解析】人民法院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正行使审判权,①观点错误;政府要防范行政权力滥用,提高政府公信力,要依法行政并接受监督,②③观点正确;国家监察机关必须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④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
25.【答案】A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司法公正的认识,题文中人民法院坚持“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原则,这些举措体现了司法机关公正司法,A符合题意;B观点错误,公民的政治自由和权利不会随意扩大;C题文中没有体现立法,不符合题意;D观点错误,执法机关要严格执法,所以正确答案选A。
【考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维权的相关知识。仲裁裁决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A错误。协商是当事人之间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B错误。日常生活中权益争议都要通过诉讼解决太绝对,可以通过非诉讼手段解决,C错误。协商通常适用于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等纠纷正确,D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维权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诉讼类别的正确认识。郝某将不作为的小区物业告到市长热线是在行使监督权,不属于诉讼,①观点错误;赵某起诉李某侵犯自己著作权,获赔1.7万元属于民事诉讼,②观点正确;刘某因汽车质量问题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属于依法维权,但不属于诉讼,③观点错误;区人民检察院向区人民法院起诉朱某制毒、贩毒属于刑事诉讼,④观点正确,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
【考点】行己有耻
4.【答案】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调节情绪的方法的认识,根据所学,调节情绪的方法包括转移注意、合理宣泄、改变认知评价、放松训练等。题文中小川通过欣赏风景调节情绪,属于转移注意;小芸做深呼吸调节情绪,属于放松训练,所以排除ABD,正确答案选C。
【考点】调节情绪的方法
5.【答案】A
【考点】非公有制经济
1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共同富裕的相关知识。根据上图,2015年-2019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在下降,可见,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脱贫攻坚成效明显。①③选项表述正确。②选项表述错误,目前我国还未完全消除贫困。④选项表述错误,目前我国还未完全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与事实不符,不选。综上所述,选B。
【考点】社会规则
7.【答案】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违法行为 认识,题文中侯某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被没收违法所得,表明其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属于行政违法;瞿某因走私被处以没收财产,表明其违反了刑事法律法规,属于刑事违法,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B。
【考点】违法行为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几十年,潜心技术攻关,为我国核潜艇的研制和跨越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荣获“共和国勋章”。他的感人事迹启示我们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A正确。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会发生矛盾,B错误。国家利益包括国家安全利益等,C错误。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D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经济全球化
(二)
21.【答案】D
【解析】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举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由此可知,A、B、C观点错误,D观点正确,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
22.【答案】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的认识,认真观察图表的标题、表格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比较,抓住关键年份1978年,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走上了强国富民的康庄大道,AC观点虽然正确,但与图表主旨不符;B观点正确;D观点错误,我国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以正确答案选B。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道德与法治答案解析
(一)
1.【答案】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题文中“最美逆行者”在疫情期间的无私奉献,是积极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的表现,在奉献中提升了生命的价值,启示我们生命可以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AD观点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观点正确;C“只有……才”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选B。
【考点】改革开放
23.【答案】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人民当家做主的认识,题文中的关键信息“居民的事居民议,居民的事居民定”,表明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这种做法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特征的具体体现,民主选举、社会听证等在题文中没有体现,AB不符合题意;C观点正确;D观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所以正确答案选C。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相关知识。上述对于公民行为的判断,正确的是D选项,小莹的哥哥参军入伍是公民履行服兵役的义务。①选项判断错误,小萍的爸爸参与地铁调价听证会,这是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生活的具体表现,说明公民享有参与权,而不是文化教育权利。②选项判断错误,小琦的妈妈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是公民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③选项判断错误,小青发现非法排污线索,拨打举报电话,这是公民享有监督权的表现。综上所述,选D。
【考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我国的国家机构的正确认识。人民政府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是负责管理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的国家机关,A观点正确;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B观点不合题意;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检察机关,C观点不合பைடு நூலகம்意;国家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监察机关,D观点不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A答案。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网络积极作用的认识,题文中中国数字阅读云大会的召开以及设置的内容,表明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的平台,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A。
【考点】网络积极作用
6.【答案】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社会规则的认识,根据所学。井然有序的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A观点错误,良好的是秩序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社会规则的保障;B观点错误,遵守社会规则主要依靠自律;C观点正确;D观点错误,遵守规则是为了保障自由,所以正确答案选C。
【考点】诉讼类别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宪法的正确认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和法律地位,宪法是民法典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C观点正确;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B观点错误;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民法典的更为严格,D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
【考点】宪法
【考点】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1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提请全国人大代表进行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意见。这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最高人民法院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A观点错误,D观点正确;题文中没有体现立法权,B观点错误;人民政协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没有重大事项决定权,C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
【考点】我国的国家机构
15.【答案】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国家安全的认识,根据所学,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国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旨在促进公民树立国家安全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C。
【考点】国家安全
16.【答案】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题文中的个体工商户属于非公有制经济,武汉市对个体工商户采取的措施,表明武汉市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A观点错误,个体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B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D观点错误,个体工商户属于非公有制经济,所以正确答案选B。
【考点】司法公正
26.【答案】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根据所学,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我国重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是因为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A观点错误,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基础;B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爱国主义的本质是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D与题文不是因果关系,所以正确答案选B。
【考点】生命价值
2.【答案】D
【解析】“停课不停学”体现了可以运用不同方式进行学习,有利于维护学生的受教育权,D观点正确;线上教学没有使师生角色发生彻底转变,A观点错误;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但题文中没有体现,B观点不合题意;C观点夸大了线上教学的作用,错误,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行己有耻的相关知识。“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出自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大意是一个人有了羞耻心,就能不做那些不该做的事。人有了羞耻心,才会有志向、抱负和气节,才能意志坚定,于贫富、得失、义利之间有所取舍,而不是任凭物欲驱谴,与行己有耻相一致,A正确。“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语出《易传》中的《象传》。意思是: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与行己有耻不一致,B错误。“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的意思是使用人的长处,做事就没有不成功的。这句话出自晋·葛洪《抱朴子:外篇-务正》。与行己有耻不一致,C错误。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摘自《淮南子·兵略训》解释:万人异心则抵不上一个人的作用,与行己有耻不一致,D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坚定文化自信
28.【答案】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的认识,题文中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同合作伙伴一道致力于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等,表明中国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A在题文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B观点错误,中国不是主导力量;D夸大了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作用,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选C。
【考点】生态文明建设
2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在生产领域的合作日益加深。一双鞋,由德国研发中心设计外观和功能,由中国研发中心设计生产流程,再由东南亚国家进行生产加工。一双鞋的“诞生”表明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B选项表述正确。AD选项表述正确,但是与题文无关,题文更加侧重强调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C选项表述错误,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有利于发挥生产者的优势,降低了生产成本。综上所述,选B。
【考点】爱国主义
2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我们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③④观点正确;我们要吸收和借鉴外来先进的文化,而不能抵制,①观点错误;我们要尊重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而不能消除文化多样性,②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
【考点】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29.【答案】D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担当的认识,题文中中国在多场外交活动中的主旨演讲,共同表明我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各国应采取共同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①与题文主旨不符;②④观点正确;③观点错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所以正确答案选D。
【考点】共同富裕
18.【答案】A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认识,题文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覆盖全球,为人们提供更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服务,体现了科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表明科技改变未来,创新让生活更美好,A符合题意;B观点错误,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C观点虽然正确,但与题文主旨不符;D观点错误,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坚持重点跨越的方针,所以正确答案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