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_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感
(2)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3)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
(2)树立为理想奋斗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感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欣赏。
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
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
每当春回大地
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
请你给大家举一两个例
子。
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
(请学生说说自
己了解的朱自清——生平经历、渊博知识、走遍世界、作品成
就等等。
)
朱自清(1899-1948),原名自华,苏省扬州市人。
诗
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
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
种,约200多万字。
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
月色》等。
二、疏通字词
水涨(zhǎng) 捉迷藏(cáng) 酝酿(yùnniàng) 应和(hè) 薄(bó)烟黄晕(yùn) 蓑(suō)衣巢(cháo)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根据课后练习一,分别找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
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
四、指导朗读
1.指导: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熟悉课文,这是朗读好的前提;细心体会,理解课文,这是朗读好的基础;以情带声,随课文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
2.录音朗读课文
3. 分组朗读看哪组读的最好
4. 品味探究:《春》的语言秀雅清新,朴实隽永,令人感受到那“味道极正而且醇厚”的情致,体会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感情。
五、赏析作品开头与结尾部分
1. 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2. 课文最后作者用了三个比喻句是对春的特点的高度概括,也是作者献给春天的一首赞歌,总写春天的新、美、力。
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泼生动;春天是健壮的,她充满了力量。
六、与自我对话——体味春天
春是什么?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就会有不同的回答。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绝句》
春天,就是一张张
绽开的笑脸;
就是正在溶化的
冰雪和严寒;
就是嫩绿的小草
一片连着一片;
就是绿叶间
怒放的锦簇花团;
还有那撩人的
理想、希望、心愿……
——当代诗人
七、作业布置
1.你觉得春天还象什么?你还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尝试着写几句。
2.熟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交流仿写的比喻句
二、与文本对话——领略春景
春草:(草报春)
1.认识春草的质地与颜色等
2.重点指导"坐着、躺着……捉几回迷藏"是来写什么的?(写人)这一段是写春草,为什么还要写人?(从侧面展示春草的生机和可爱)
3.用"作者笔下的春是美的,美在春草的_________"的句式说话。
4.回忆专门用来赞美小草的一首古诗 (《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春花:(花争春)
1.作者除了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的手法外,还采用了什么方法描写春花呢?
(感官:"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视觉)。
花里带着甜味儿(味觉),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联想),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听觉)。
2. 用"作者笔下的春是美的,美在春花的____"的句式说话。
3. 回忆描写春花的一首古诗(《游园不值》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春风:(风唱春)
1. 谁能说出"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前一句?(《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2. 风是无形、无味、无色,难以捉摸的,作者又是如何描写它的呢?学生汇报交流
3. 重点指导:作者在写风时动用了哪些感官?(触觉、嗅觉、听觉)
4. 用"作者笔下的春是美的,美在春风的___"的句式说话。
5. 回忆有关描写春风的诗句吗?(《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雨:(雨润春)
1. 春雨没有春花的艳丽,也没有春风的轻柔,但在作者笔下,它却别有一番迷人的风韵,看看作者是怎样观察春雨的?(由近及远,由个体到整体)
2. 作者除了写出了春雨的美以外,还写出了春雨的什么?(质朴、无私)
3. 用"作者笔下的春是美的,美在春雨的____"的句式说话。
4.说出一首描写春雨的古诗。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迎春:(人迎春)
1. 春天到了,花、草、风、雨都有各自的季节特点,人们有什么变化吗?(学生自由发言,如衣着、精神面貌)
2. 指导"一年之季在于春"是句格言,谁能说出它的下句。
(一生之计在于勤)请学生说出几句珍惜时间的格言。
(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三、与作者对话——领悟真情
1、谈景说情
生气勃勃的春草、朝气蓬勃的少年儿童——赞美春天旺盛的生命力。
五彩缤纷的春花(结果的桃花、杏花、梨花)——赞美春天给人们带来了美丽、孕育了生活的希望,更赞美努力把希望变为现实的人们。
和煦芳香的春风、细密绵绵的春雨、雨中披蓑戴笠劳作的农民——赞美春天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生机,赞美勤劳的人们。
生气勃勃的春勤——热爱春天、热爱生命。
2、诵文悟情:读出作者由衷的喜爱与赞美。
3、习文写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没有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就不会有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美景,这种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洋溢着作者对景物的喜爱、赞美之情,这就是寓情于景的表现方法。
寓情于景——以人为景、以景融情、以情动人,一片深情尽在美好的景色描写之中。
四、与学友对话——品味语言
1、赏一句话——用赏析说服人
2、读一句话——用美读感染人
3、仿造一个句子
五、与自我对话——体味春天
我们眼中的春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与自我对话,在下面一幅幅美景中寻访春天,体味春天。
我说春天是妈妈绽开的笑容,春天是爱人无微不至的体贴,春天是儿子欢快的身影。
我们今天品味了朱自清的《春》,同学们对春一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那么请你们来谈谈,在你们心中,春是什么?
六、课堂总结
《春》是一幅精美的画,它形象生动,姿态万千,色彩缤纷,春意盎然。
《春》是一首动听的歌,它曲调优美,节奏欢快,动人心弦,发人深思。
七、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2) 盼春(总领全文开启下文)
第二部分(2—7)绘春
草:钻、嫩、绿、满
春草图(3) 人:坐、躺、滚、踢、跑、捉
态:赶趟儿
春花图(4) 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果)
触角:抚摸
春风图(5) 味觉:泥土气息、草味、花香
听觉:鸟声(清脆宛转)、笛声(嘹亮
形: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春雨图(6) 状:斜织、薄烟
景:树叶绿、小草青、灯、人、房屋
迎春图(7):城乡、老小
第三部分(8—10)颂春,三个比喻句:“新”“美”“力”
名称特征角度写法
修辞
春草图嫩、绿、多、软由物到人正面与侧面结合拟人
春花图多、艳、甜由高到低虚实结合
排比、比喻
春风图和悦触嗅视听多感官描写
拟人、比喻
春雨图细密、轻盈由物到人、由近到远动静结合排比、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