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第5讲分子和原子原子的构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2】(2015,大连)将柠檬(一种水果)切片。放入冰箱冷冻后,取出一 部分放入真空冷冻环境中。留在冰箱中的柠檬片,时间久了会失去部分 水分,真空冷冻环境中的柠檬片,在短时间内会变成干燥的柠檬片。用 微粒的观点解释: (1)为什么冷冻后的柠檬片还会失去水分? 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冷冻后的柠檬片中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 (2)为什么真空冷冻环境中的柠檬片,在短时间内就会变干燥? 答:在真空冷冻环境中的柠檬片,其中的水分不经液态直接升华成气态 。
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X元素 为镁元素,Y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17,为氯元素;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
,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镁元素的 化合价为+2价;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
【例3】(2015,南京)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B
【方法指导】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掌握原子结 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特点。根据题目中粒子结构示意图, 结合“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中,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 子数”,则可知微粒类型。A.根据题目中粒子结构示意图,知其符合质子 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A不符合;B.根据题目中粒子结构示意图 ,知其符合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故B正确;C.根据题目中 粒子结构示意图,知其符合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C不符合 ;D.根据题目中粒子结构示意图,知其符合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 子,故D不符合。
液不变色,该现象说明() B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2015,怀化)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C A.原子是一切变化中最小粒子,不可再分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不改变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3.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发生的特大爆炸案导致化工厂有毒气体 泄漏,爆炸区周围都能嗅到有毒气体的气味。从分子性质角度解释,这 是因为()B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可以再分 4.(2015,莱芜)从微观角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食物腐败:分子发生了变化 B.液氧转化为氧气,分子总数增加 C.木炭燃烧: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有新的元素生成 D.光合作用:分子分成原子,有新的原子生成
类型Ⅱ 微粒结构示意图的判断与运用
【命题解读】
微粒结构示意图是历年化学中考的高频考点,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 形式出现。常考命题点有:判断所得信息正误(微粒质子数、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等);粒子种类的判断;元素种类(金属或非金属)的判断
;得失电子能力的判断;化学性质相似性的判断;相对稳定结构的判断 等。另外,该命题点常会结合元素周期表进行考查。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液态水凝固成冰,所占体积变大——分子变大 C.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晴天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快
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方法指导】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 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 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A.酒香 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 闻到酒香,故选项解释正确。B.液态水凝固成冰,所占体积变大,是因 为水分子间有间隔,液态水凝固成冰时水分子间隔变大,分子的体积没 有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C.由于分子是运动的,温度升高运动的速率 加快,晴天比阴天温度高,所以,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故选项解 释正确。D.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加压时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 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故选项解释正确。
【例4】(2015,临沂)下图是X、Y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
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D
A.X是金属元素
B.Y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C.X和Y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பைடு நூலகம்MgCl2 D.X、Y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很相似
【方法指导】A.X原子结构示意图,其核内质子数为12,为镁元素,为
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Y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5讲 分子和原子 原子的构成
化学
考点1:分子和原子(高频考点)
物质化学性质 的最小粒子。原子是_______________ 化学变化中 1.分子是保持_________________
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性质 (1)分子很小,质量小,体积小。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花香在空气中扩散、湿衣服晾干、品红在水中扩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 散都说明_________________ 加快 就____________ 。 (3)分子间有间隔。将10mL水倒入10mL酒精中,振荡,发现二者混合后 小于 的体积____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是有 __________ 的。空气比水容易压缩,说明水分子间的_______ 比空气小。 间隔 间隔 压缩只能改变分子间的_______ ,不能改变分子的大小。 间隔
下图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在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C
7.(2015,巴中)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金属原子失去电子会形成阳离子
8.(2015,自贡)工业上用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合反应制备丙,下 列是三种分子的模型图,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C
14.(2015,广安)下列关于 ( C ) A.核外有 18 个电子 B.最外层上电子的能量高于次外层 C.该粒子是氯原子 D.最外层达稳定结构
A.甲的化学式为C2H4
B.保持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C.乙和丙都属于氧化物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
9.(2015,阜新)下面是4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描述,其中正确 的是() B
10.(2015,淄博)微粒观是化学基本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微粒视角
认识物质世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C
考点2:原子的构成(高频考点) 5.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_________________ 带正电的原子核 和核外带负电的______ 电子 质子 和_______ 中子 构成的,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 构成的,原子核是由_______
正电荷 ,中子___________ 不带电 。 ___________
化学性质 ,还决定元素的 (3)最外层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__________ 分类。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____ 8 个,属于____________ 相对稳定 结
4 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构;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____ 4 个,在化学 失去电子 ________________ 。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____
3.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 可以再分 ,原子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以再分 分子_____________ 。 4.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常见现象 分子 没有变化,只是运动速率、分子间 (1)物理变化:构成物质的__________ 间隔等发生改变,如挥发、扩散、蒸发、三态改变、热胀冷缩、酒精与 水等体积混合后总体积减小等。 (2)化学变化:_______ 分子 发生了改变,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 子,分子再构成物质,如水通电条件下分解。 新的分子 生成。 (3)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微观的判断依据是:有无___________
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故选项说法正确。D.元素的化学性质跟 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
化学性质相似,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故
选项说法错误。
一、选择题
1.在课堂上,老师演示了下图所示实验。容器A中溶液变红,B中溶
6.在原子中,质子数=____________ 核电荷数 =_____________ 核外电子数 。 7.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核外电子是__________ 分层 排布的。 (2)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简明、方便地表示原子结构, 如上图中①表示_________ 质子数 ,②表示________ 原子核 ,③表示_________ 电子层 ,④ 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自然界中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的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决定了原子质量的大小 11.(2015,威海)汤姆森和卢瑟福都对现代原子结构理论做出了巨大贡
献。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论述中,不属于他们两人共同观点的是()B
A.原子很小,但可以分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方法指导】理解分子的特征,会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 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真空冷冻下水的变化 分析回答。(1)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冷冻后的柠檬片中水分子运动 到空气中,所以,冷冻后的柠檬片还会失去水分;(2)在真空冷冻环境 中的柠檬片,其中的水分不经液态直接升华成气态,所以,在短时间 内就会变干燥。
C.原子的电子带负电荷
D.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12.(2015,昆明)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原子的
说法正确的是() A
A.质子数为17 B.中子数为17
C.最外层有2个电子
D.易得电子形成阳离子
13.(2015,北京)一种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和30个中子,该原
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B A.4 B.26 C.30 D.56
考点 4:相对原子质量
1/12 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 11.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碳 12)质量的_______
量与它相比所得的数值,就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公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 碳原子的质量×12 原子的质量
质子数 +_________ 中子数 。 12.近似计算公式: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 很小 ,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 13.与质子、中子相比,电子的质量_________ 原子核 中在______________ 上。
类型Ⅰ 用微粒性质解释常见现象
【命题解读】
用微粒的性质解释常见现象是历年化学中考的高频考点,主要以选择题 的形式出现,有时也会在填空题或简答题中涉及。常考命题点有:分子
在不断地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等。
【例1】(2015,攀枝花)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 是() B
5.(2015,泰州)用水壶烧开水时,壶盖被顶开。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
正确的是()C
A.水分子同时向上运动,撞开壶盖 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水汽化时,分子间空隙变大,体积膨胀 D.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6.(2015,湖州)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 化,如下图所示:
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_____ 得到电子 。
考点3:离子
8.定义:带电的________ 叫离子。带正电的是阳离 原子 或______________ 原子团
子,带负电的是阴离子。 9.离子符号的意义。
分子 、______ 原子 、______ 离子 10.构成物质的粒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 。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也可以先构成_______ 分子 ,再由_______ 分子 构成 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