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单元百分数(二)
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
本单元百分数的教学包括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相关知识,要求懂得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理解分数、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应用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掌握百分数的实际应用。
百分数作为一种特殊的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是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同时理解这些实际应用的具体意义。
这一单元的教学充分反映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在生活中怎样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初步形成在实践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思想观念。
培养学生社会参与意识,建立小主人翁意识,形成学习我自主,实践我自主,能力我自主的学习态度。
理解和掌握折扣、成数、税率、利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实践中去探究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尤为重要,需要在教学中设计多种现实生活的实践活动情境(如商场购物、农业收成、银行存储等),通过设置社会实践活动去帮助学生在情景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折扣、成数、税率、利率各自的意义,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了解折扣、成
数的意义,会解答折扣相关的问题,理解税率和利率的相关概念(应纳税额、税率、本金、利息、利率等)及相关公式(营业税=营业额×税率,利息=本金×利率×存期),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利用迁移、比较、推理的方法,进一步巩固涉及百分数的相关数量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了解百分数的意义,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意义,运用正确的方法解答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相关问题。
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公式:营业税=营业额×税率,利息=本金×利率×存期,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公式求得相关数据。
②.在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意义的基础上,能够利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中体会实践中获取知识的快乐。
2、过程与方法
①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对百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百分数是特殊的分数,它是在学习分数、小数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
本单元是对百分数的进一步学习,向学生渗透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使知识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延伸。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体会在实践中运用数学思想获得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交流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综合运用数学的能力。
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分析在实践中得到新知的方法,感受实践中灵活运用、操作、分析、交流获得知识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2
的数学体验,树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在初步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②.通过公式的有效变通,树立学生学习中灵活运用,用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的理念。
③.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际过程中的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意义。
【难点】
运用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课时划分(6课时)
折扣(1课时)
成数(1课时)
税率(1课时)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3
利率(1课时)
解决问题(1课时)
单元自测(1课时)
第一课时折扣
教学内容:
教材P8例1及练习二第1~3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百分数意义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内容是初步理解折扣的意义,了解折扣是百分数的具体应用,懂得折扣的真正含义就是降价出售的商品叫做打折扣出售。
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学会解决折扣的相关问题。
利用教材为我们创设的生活情景,在情景中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懂得在实践中发现数学,感悟数学。
教学目标:
1.在原有百分数的知识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中初步了解折扣的意义。
2.了解折扣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解决折扣相关的一些问题。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4
3.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快乐,树立在实践中探求数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理解折扣的意义。
【难点】
灵活运用折扣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有关商店降价出售商品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读出下面各数。
20%1%0.3%579%100%
学生读完后,说说百分数的读法是怎样的,和前一个单元负数的读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预设生1:百分数是先读百分号再按照小数和整数的读法去读。
生2:负数和百分数读法的相同之处:不管符号在前还是在后,都是先读符号再读数。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5
……
二、复习导入
方法一
师:同学们,百货商城今天五周年店庆,电器九折,其他商品八五折,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去逛逛商城吗?(PPT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生:愿意去看看。
师:请同学们来看,爸爸和小雨来商城购物,观察图片,你有什么问题?
预设生1:商城商品打折是什么意思?
生2:八五折是多少?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6
师:看到图片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预设生1:我知道八五折就是原价的85%。
生2:我知道打折就是比原价便宜了。
生3:商城降价出售商品就是打折扣销售。
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商城降价出售商品就是打折扣销售,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就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
(板书相关内容)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一起学习和打折有关的问题——折扣。
(教师板书课题:折扣)
方法二
师:同学们,谁知道打折是什么意思?
预设生1:打折就是按照原价的百分之多少出售。
生2:打折就是比原价便宜出售。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教师板书课题:折扣)
方法三
(PPT课件出示图片)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7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做一个有趣的游戏:“逛商城”,愿意参加吗?
预设生:愿意。
师:“活动车”开到第一商城,开始购物了,打折了,想购物的同学和老师咨询一下经理什么是打折吧。
预设生:(学生角色扮演经理)打折就是按原价的百分之多少出售。
师:“活动车”开到第二站,客服专栏,学习折扣问题。
(教师板书课题:折扣)
[设计意图]游戏导入,在玩中开始新课的学习,使学生没有被动接受,而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轻松主动地参与学习。
三、教学新课
(一)、教学例1,初步认识折扣,了解折扣的意义。
1.(PPT课件出示例1(1))
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
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8
2.师生分析题意,理清题目思路。
(1)指名学生读题。
(2)师生分析题意。
师:八五折是什么意思?
预设生1:几折就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
生2:八五折是按原价的85%出售。
生3:就是爸爸给小雨买的自行车是按照180元的85%购买的。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怎么计算了?请同桌讨论一下。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9
(学生讨论,总结结论)
预设生1:用乘法。
生2:180×85%。
(教师板书:180×85%)
(3)学生自由计算结果,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汇报计算结果。
(教师板书结果)
预设生:153元。
师总结:现价=原价×折扣。
3.引出例1(2),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1)教师引出例1(2)。
师:小雨的爸爸看自行车打折以后这么便宜,决定买一个随身听。
(PPT课件出示例1(2))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2)分组讨论,找出应用题中的题干。
师:现在分组讨论,找出这个题目中的题干。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10
(学生分组讨论后,说出题干)
预设生: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
(3)分析题意,理解问题。
师:只花了九折的钱,说明现在花了多少钱?
学生思考后,得出结论。
预设生:就是原价的90%。
(引导学生齐声读问题)
师:要求便宜了多少钱必须知道什么?怎样求?
预设生1:必须知道便宜了百分之几。
生2:可以把原价看成是单位1。
师:同学们思考得很正确,告诉老师便宜了百分之几呢?
预设生:1- 90%。
师:便宜了谁的百分之几?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怎么计算?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11
(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讨论结果)
预设生1:便宜了原价的(1- 90%)。
生2: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生3:算式:160×(1- 90%)。
(教师板书:160×(1- 90%))
学生自由计算得出计算结果。
师总结:求“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就是求现在比原来少花多少钱。
即:便宜的价钱=原价- 现价或便宜的价钱=原价×(1- 折扣)。
4.练习巩固,强化练习。
师:同学们,通过例题我们对折扣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折扣是几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下面我们检验一下我们刚才的学习。
(PPT课件出示练习)
练习题1:说出下面的折扣表示的百分数。
八折九五折七折八五折
练习题2:算出商品打折后的价钱(单位:元)。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12
原价:120元原价:200元
(1)引导学生思考“几折”的意思。
师:思考一下几折是什么意思?上面的问题你是怎样解答的?
预设生1:几折就是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出售。
生2:七折就是原价的70%。
生3:九折就是原价的90%。
(2)学生自由解答,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汇报解答结果。
师:现在练习解答一下打折以后的价格是多少元。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同学们汇报计算结果,好吗?
预设生1:台灯的现价是84元。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13
生2:乒乓球拍的现价是180元。
四、课堂练习
教材第8页“做一做”。
【参考答案】52.0073.5030.80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生1:我知道了打折就是比原价便宜。
生2:打几折就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
生3:商品降价出售就叫打折扣销售。
生4:我学会了怎样计算打折后的现价:现价=原价×折扣。
生5:我学会了计算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即:便宜的价钱=原价- 现价或便宜的价钱=原价×(1- 折扣)。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折扣,以及折扣的意义,还学会了解决折扣的相关问题,收获可真大,这就告诉我们在实践中学会很多数学知识需要用心去理解。
六、布置作业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14
作业1
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2,3题。
作业2
【基础巩固】
1.(基础题)七折=()%
七五折=()%
60%=()折
()折=25%
2.(易错题)某品牌空调打8折出售,表示()是()的80%。
3.(基础题)一个书包原价60元,现在打八折出售,比原来便宜多少元?
4.(基础题)佳乐超市开业促销,一种商品原价200元,现在每件便宜70元,这种商品打了几折?
【提升培优】
5.(重点题)王老师去商场买衣服,如果九折购买要花1125元,那么八折购买要花多少元钱?
6.(难点题)一种商品降价出售,第一次按原价的九五折出售,第二次按原价的九折出售,第二次比第一次便宜8元。
这种商品的原价是多少精品教案教学设计15
元?
【思维创新】
7.(变式题)六(一)班48名同学去参观标本展,票价如下:
成人票:20元/张
学生票:八折优惠
团体票:120元/8人
怎样买票便宜?
板书设计
折扣
(1)商店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
俗称“打折”。
(2)几折就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
例题(1)180×85%=153(元)
(2)160×(1- 90%)=16(元)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16
第2课时成数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17
教学内容:
教材P9例2及练习二第4,5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百分数意义和计算的基础上解决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
因为农业知识我们接触的很少,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还需要深入浅出地挖掘教材,帮助学生理解成数的意义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本节课要求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懂得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懂得几成就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
通过多种形式的渗透,使学生了解不仅仅是农业中应用“成数”,成数已经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懂得数学知识的实践性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性,理解数学知识的时效性。
教学目标:
1.在原有百分数的知识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中初步了解成数的意义。
2.了解成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解决成数相关的一些问题。
3.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对知识的理解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理解成数的意义。
【难点】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18
灵活运用成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有关各行业发展变化情况涉及成数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把下面各数写成百分数。
0.31八折0.22三折
学生完成后,说说小数、整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几折怎样写成百分数。
预设生1:小数化成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写上“%”。
生2:几折就是百分之几十。
二、导入新课
方法一
(PPT课件出示图片)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19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
师:听了老师的话,你有什么问题?
预设生1:二成是什么意思?
生2:二成是用在农业收成上的吗?
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学习,到课堂上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成数)
方法二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下在生产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成数。
(教师板书课题:成数)
三、教学新课
师生探究,初步认识成数。
1.(PPT课件出示)出示自学内容,请学生初步认识成数。
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
例如,报纸上写道:“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20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例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是10%。
“二成”就是十分之二,改写成百分数是20%……“三成五”是十分之三点五,改写成百分数就是35%。
现在,“成数”已经广泛应用于表示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情况。
例如: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
师:请同学们参照自学提纲,说说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学,各小组派出代表汇报)
预设生1:我们小组了解到在很多方面应用成数。
生2:我们小组了解到成数就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成数是几成就是百分之几十。
生3:懂得成数和百分数的改写。
二成就是20%。
师:成数广泛应用到我们的生产生活的各个行业。
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师:百分数改写成成数:百分之几十改写成成数就是几成,百分之几十几改写成成数就是几成几,例如90%就是九成,75%就是七成五。
2.出示例2,进一步了解成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21
(1)师生分析题意,理清题目思路。
①指名学生读题。
②师生分析题意。
师:二成五是什么意思?
预设生1:二成五就是25%。
生2: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就是今年比去年少用电25%。
(2)引导学生讨论,总结问题结果。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怎么计算了?请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总结结论)
预设生1:先求出今年是去年的百分之几,也就是(1- 25%)。
生2:再按照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生3:350×(1- 25%)。
(教师板书:350×(1- 25%))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22
(3)学生自由计算,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汇报计算结果。
3.师生总结此类题的解题方法。
师:理解几成就是百分之几十,再按照百分数应用题解答。
四、课堂练习
出示教材第9页“做一做”,学生自由思考,同桌合作完成。
师:这是一道涉及旅游方面的成数问题,请同桌合作完成后汇报解题思路。
同桌合作完成,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引导学生合作的同时,有一个清晰的解题思路。
预设生1:先把成数转换成百分数,再按照百分数的应用题解答。
生2:求单位“1”用除法或列方程。
师生检验解答情况,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15000÷(1+20%)=12500(人次)或设2011年出境旅游人数为x人次x+20%x=15000x=12500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生1:我了解到在很多方面应用成数。
如农业收成的增减、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情况等。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23
生2:我知道成数就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成数是几成就是百分之几十。
生3:知道成数的应用题应该向百分数应用题转化再解答。
生4:懂得成数和百分数的改写。
二成就是20%。
百分数改写成成数:百分之几十改写成成数就是几成,百分之几十几改写成成数就是几成几。
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成数,以及成数的意义,还学会了解决和成数相关的问题,收获可真大,这就告诉我们在合作中懂得学会学习,获得学习数学的方法。
六、布置作业
作业1
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4,5题。
作业2
【基础巩固】
1.(基础题)“七成”用百分数表示是(),30%是()成。
2.(基础题)今年收获萝卜500 kg,白菜比萝卜多收获二成,白菜收获()kg。
3.(基础题)70千克减少三成是()千克。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24
【提升培优】
4.(重点题)
5.(重点题)某市2014年出境游人数为10000人次,比上一年减少两成,该市2013年出境游人数为多少人次?
【思维创新】
6.(难点题)电器商场开业,所有商品均降价一成销售。
汪叔叔买了一台电视机和一台空调,加上20元的运费一共花了4250元,一台电视机和一台空调的原价共是多少钱?
板书设计
成数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例2350×(1- 25%)=262.5(万千瓦时)
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25
1.成数问题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实践活动,是数学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的常见应用,因为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合作学习的能力,这部分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利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合作中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得到合作探究的体验,培养探究式学习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成数的意义,解决成数的相关问题。
进一步体会成数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在头脑中建立数学概念,促进正确的数学思想的形成。
2.培养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学习过程中的分歧和一致,得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从中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二、不足之处
1.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之间不懂得怎样形成统一意见,致使合作学习后汇报时,出现环节滞待的现象。
2.对于问题的理解引导还不到位,学生理解不到位,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三、再教设计
再教这个内容时,教师注意学生之间互相听取意见的过程的启发,慢慢形成得到统一意见的过程体验,设置问题时反复斟酌,竭尽所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意识,达到更好的效果。
【做一做·9页】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26
15000÷(1+20%)=12500(人次)
补充习题王叔叔家的一块菜地前年收白菜41.6吨,去年收白菜52吨,去年比前年增产几成?
[解法1](52- 41.6)÷41.6=25%,25%就是二成五。
答:去年比前年增产二成五。
[解法2]52÷41.6- 100%=25%,25%就是二成五。
答:去年比前年增产二成五。
第3课时税率
教学内容
教材P10例3,做一做及练习二第6,7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整数、百分数的意义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内容是学习和理解纳税的相关知识。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不仅要了解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还要懂得什么是应纳税额和税率,能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更要在教学中使学生通过数学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27
知识的学习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法制意识,从小养成依法纳税的意识。
通过计算税款的过程加深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纳税的含义和意义的理解,学习掌握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并能计算应纳税额。
2.通过计算应纳税额,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通过计算应纳税额知道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依法纳税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掌握税率的含义,会计算应纳税额。
【难点】
利用税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1.调查表。
2.复习百分数的有关知识。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28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计算下面各算式。
(1)200的5%是多少?
(2)700的6%是多少?
(3)40万的60%是多少?
学生完成后,说说整数乘百分数是怎么计算的,百分数乘法和整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预设生1:先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
生2: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把计算结果缩小为原来的。
……
二、导入新课
方法一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现在各项事业和建设都蓬勃发展,你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哪些建设项目?
预设生1:发展经济、发展科技。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29
生2:文化事业、国防事业。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图片)下面是我国各项典型事业的图片,大家看看。
师: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大家想一想,为了进行现代化的建设事业,给我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大笔的资金是怎么来的呢?
预设生1:靠全国人民的辛勤劳动来创造。
生2:大家把创造的财富奉献给国家。
生3:靠国家的税收。
师:那么怎么进行税收呢?
预设生:就是进行纳税,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的收入缴纳给国家。
师:今天就和老师一起来学习纳税的相关知识,了解什么是税率,怎么计算税款。
(板书课题:税率)。
三、教学新课
(一)、初步了解应纳税额,学习税率。
1.学生展示自制的调查表,并自由读教材P10例3之前的相关知识,了解什么是应纳税额,什么是税率。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30
2.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说说什么是纳税。
预设生1:纳税就是将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生2:纳税就是按照一定的比率,向国家缴纳钱财。
生3:纳税就是按照国家的税法向国家缴纳收入。
3.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知道了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那么为什么要纳税呢?请小组讨论一下,再汇报讨论结果。
预设生1:国家的税收是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
生2:国家可以用税收来进行各项经济建设。
生3:依法纳税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师总结: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4.师:那么你知道税收的种类有哪些吗?
预设生1:我知道有消费税。
生2:我还知道有增值税。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