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欣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青海高原一株柳
红河小学韩欣
导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想象课文描绘的场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生命力。
导学重点: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够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及顽强不屈
导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不仅是写柳树更是在写人,从而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1课时
导学过程
检查预习学案
1.我会读
深邃凝滞萌发铁铸虐杀摧毁吟诵韧劲胆怯艰苦卓绝
2.课文内容我知道
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并通过大胆的_____与_______,描写了青海高原上_________,经过______ 、________,却顽强地生活下来,成就了,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
3.我的疑惑
我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学案
一、小组合作探究
1.出示探究内容
(1)作者说“这是神奇的柳树”,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把你发现的句子划下来,说说你的体会。
(2)课文最后一句话仅仅在写柳树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学生自由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根据所给题目自读自悟,画出相关语句。
3.小组内交流:学生分小组边读课文边根据所给题目进行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朗读品评,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株柳树的生存环境的恶劣及其
生命力的顽强。
二、总结全文,感情升华
为什么要写家乡的柳树?(对比,衬托)
课文仅仅是在写一株柳树吗?你想到了哪些人?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课堂检测
一、词语填空。
望而生()广()无垠
名()古今婀娜多()
风()万种()天飞扬
二、课文内容我理解
这株柳树没有命运,也没有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
是与生存环(境竟)抗争,以超(乎呼)想象的生存下来,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
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荫)。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划掉括号里不恰当的汉字。
3.段尾画线句子的含义
是:。
从这句话中你得到的启示
是。
主题学习丛书阅读
读主题丛书中《青藏高原》一文
1.找出好词佳句
2.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有感情的读一读并谈谈体会
3.说说读了文章的感受。
课外拓展
小练笔。
青海高原一株柳经历了多少次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而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经历过多少次持续的干旱,多少次严酷的寒冷。
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请你采用拟人的手法,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想像这棵柳树某一次战胜困难的经过,并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平常(极其)平原、水边
(望而生畏)青海高原
神奇(壮观、独立)风景
教学反思
这堂课上,老师紧紧抓住孩子们的情感,让他们入境悟情,体察文字的灵魂。
第一次回归“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这句话是在刚接触这棵柳树的时候,学生读这个句子时情感上是空白的,他们所看到的仅仅是文字表面所传达的信息;在了解了柳树生长环境的恶劣之后,我又一次引导学生读这个句子,这个时候学生基本能初步感悟这棵柳树身上具有的精神;学习了这株柳树不平凡的生长过程后,再读这个句子,此时学生的情感已经相当丰富,对这棵柳树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已能意会言传;等到将家乡灞河的柳树和这株柳树一比较,学生第四次回读这句话的时候,这株青海高原上的柳树,已经从文字的柳树转化成了一棵有生命有温度的树了。
一次次读,一次次悟,在朗读中达到情感上一步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