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想史-副本1.3.1 李约瑟难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化研究方法
二、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中的
科学史
为什么现代科学只能在欧洲发展,而无法在中国(或印度)文明
中成长?
为什么在公元前第一世纪与公元第十五世纪之间,在应用自然知识于人类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比西方文明更有效率?
——《大滴定》(The Grand Titratin)
李约瑟
(英,1900.12.9—1995.3.24)
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先驱和奠基者
李约瑟难题
为什么现代科学,把对于自然界的种种假使加以数理化,
及其对先进技术的全部潜在影响,祗是象晨星般地升起在伽利略时期的西方呢?”
中西科学发展的不同道路
李约瑟已深刻认识到:
“机械式的宇宙观根本不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发展。

中国思想家普遍都相信一种有机的宇宙观。

以为现象与现象之间,有层次的关系。

但这并不妨碍中国出现伟大的科学发明。


“假如中国曾经历过与西方相当的社会经济变化,则某种形式的现代科学可能在中国发生,
如果真是如此,我认为中国的现代科学将
一开始就是有机式的,而不是机械式的。


中西科学的不同文化背景与源流
科学研究的传统无不托根于其独特的文化整体之中,因此绝不可能脱离其文化母体而被充分认识。

中西科学发展模式的巨大分别,最终可能是
由地理环境所决定的文明结构差异所产生。

不同文化中的“科学”各自分途发展,
中西对自然现象的探究自始便“道不同,不相为谋”
中西科学有不同规范
我们可以用“科学”一词指所有关于自然
现象的探究。

在这一最宽松的定义下,我们当
然可以说
“西方科学”、“中国科学”。

但事实上,中、西这两种科学同名而异实,二者并不能用同一标准加以测量或比较。

——余英时序:PX ⅳ
为何科学革命只是在西方出现?P633-4
一个可能方向:“中心转移”现象:
正唯西方科学发展既有强韧久远传统,又无固定地域或者文化背景为其桎梏,因此在旧传统中注入新意从而整体改造之,使之脱胎换骨成为可能。

第二个可能方向:宗教.
毕达哥拉斯和牛顿这两位先后触发科学革命的人物都具有无比强烈之宗教意识与向往,……这到底是巧合,抑或有更深意义在其中呢?
科学革命
西方科学最特殊而廻然有异于中国、印度或者伊斯兰科学之处,是在于它先后发生了两次突变,即“新普罗米修斯”革命和牛顿革命。

这两次革命无论在探究方法、问题意识或者思维模式上,都相当彻底地推翻了其前的传统,也因此开创了崭新的传统。

西方近代文化转型与科技创新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文化转型与理论创新
(包括科学革命)(14-16世纪意大利) (16世纪德-法-英)(16-17世纪)
→启蒙运动→ 政治革命→ 技术革命(18世纪)(资产阶级)产业革命
文化教育运动法国1789 (18-19世纪)
欧美19世纪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