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病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年期病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关键词更年期心理特征护理
孤独心理
多见于性格内向者,不善与人交流,自我封闭,可有较重的消极情绪,使本来已经出现的心理和生理紊乱更为严重,产生一种被遗弃的孤独、绝望和失落感。
护理措施:此类病人大多因其他疾病入院,治疗上除药物治疗外,可采用解释性心理治疗,护士应该用一颗博爱之心同情、理解、关心和宽容来接纳患者,主动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在交谈中护理人员要以最甜美的笑容、最关爱的眼神、最体贴的语言面对病人。
注意使用“您好”、“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要以友善的态度,从理解患者的角度出发,说出的话语使患者感到欣慰。
焦虑心理
这是更年期常见的一种情绪反应,此类病人主要表现为对未来事件及结果的担忧,在家中觉得体力不如过去,不免焦虑、沮丧。
常常因为很小的刺激而引起大的情绪波动,注意力分散难以集中。
不少患者对自己的病态不认同,也对疾病的治疗没有信心,住院后因环境陌生、饮食起居、休息睡眠等常规生活受到扰乱,对疾病充满不安和恐惧,顾虑重重。
护理措施:创造一个温馨祥和的休养环境,以病人利益和需求为中心。
关心病人,尊重病人,使病人感到家的温暖。
护理人员工作责任感要强,与患者沟通技巧熟练,语言温柔,态度和蔼可亲。
要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给病人讲解有关更年期身体各部位的生理特征。
悲观心理
情绪消沉,记忆力减退,思维零乱或者喜欢灰色的回忆。
有些妇女在绝经后,想到卵巢功能的衰退会失去女性特有的魅力,因此常感到悲观失望。
对疾病的恢复失去信心,总感到身体不适,表现为抑郁、悲观、对人冷漠。
护理措施:耐心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使病人正确认识更年期的心身反应,认识到更年期的到来是生命的自然规律,正确对待更年期的某些生理和心理变化,保持乐观的情绪和愉快的心境。
出现了生理或心理方面的症状都应主动求医,积极配合治疗,以防生理症状和心理症状相互影响。
提高自己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
敏感多疑
此类病人对自己的健康非常在意,任何一点不舒服就会惊惶失措,头痛、失
眠。
怀疑自己疾病非常严重。
有的看到抢救别的病人或听到别人患了什么重病就会出现类似疾病症状。
有时甚至把书上的症状想象成自己的症状,并十分注意观察家属和医护人员对其疾病的态度,怀疑对其隐瞒了疾病的严重程度,或者是担心医护人员能否给予精心治疗等,导致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护理措施:由于患者的敏感多疑,这类患者对疾病惧怕,坚信自己有病而且很严重,护理上应采取支持性心理治疗,耐心解释和安慰,要特别注意态度和蔼,有问必答,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了解,消除顾虑,配合治疗。
所以,要注意语言艺术,在与病人交谈或解答病人提问时,避免使用让病人难以理解的成语、方言、比喻和医学术语,更不要使用容易让病人误解的简单语言。
烦躁心理
由于内分泌紊乱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造成心动过速、血压不稳定、潮热或畏寒、胸闷、烦躁不安、易激动等症状,不少人在年轻时性格温和,开朗乐观,但是到了更年期后却变得情绪不宁,性急易怒,与家人或周围人关系不协调,有时喜怒无常,遇事容易急躁,甚至不近人情。
无端的心烦意乱,时而兴奋,时而伤感,尤其是对治疗和护理的某种要求未能如愿或未被理解时表现更为突出。
护理措施:创造良好的护理环境,为患者创造轻松的恢复环境。
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引导患者找出自己的心理问题及克服技能,以正确的方式宣泄自己的心理压力,缓解疾病的痛苦。
主动倾听病人提出的问题,及时消除误会。
参考文献
1 黄怀均,王凤霞.临床心理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77-79.
2 龔世珍.对老年患者心理护理的体会.实用护理杂志,1994,10(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