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建制的高职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拟建制的高职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分析了传统校企合作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基于虚拟建制的高职校企合作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并与企业合作实施,运行效果良好。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为了体现专业特色,培养社会亟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的发
展提供智力支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直是高等职业教育关注的焦点,现代学徒
制更是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热点。

1.传统校企合作面临的困境
1.1较低层次合作,学生无法适应企业需求
目前的校企合作普遍处于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较低层次的合作,或者每年举
行有企业实践专家和管理人员参与的课程体系研讨,由于企业实践专家和管理人
员往往是着眼于自身所处行业企业的需求以及注重实际的技能而提出相关的建议,同时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对理论够用为度的理
解差异和学生对理论课程的接受能力,而对原有的课程进行删减,导致专业教学
没有系统性和完整性,也缺乏针对性、实践性,让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达
到专业教学要求,只能片面掌握或了解合作企业的岗位需求,从以往的理论教学
走向了实践教学的极端,同样无法适应企业的需求。

1.2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
企业的主要目标是盈利,学校的主要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导致企
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

学生参与企业生产,必然需要有老师傅指导,人员
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人员,而且生产效率还低,成本增加,虽然部分地方政府鼓
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但是往往也是学校企业签订一纸协议,很难落到
实处。

1.3传统订单班学生知识局限化,无法适应社会需求
传统的校企合作订单班入校即就业,与企业签订合同,这种模式很多学校是
以订单企业的能力需求为导向,由企业技能实践专家和学校的教师共同完成课程
的教学,忽略了学生专业的系统化,和普通班级的学生相比,适应的范围更窄,
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

2.基于虚拟建制的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当前职业教育的热点,教育部所赋予的现代学徒制内涵是建立
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由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
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

要实现该内涵尚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们针对传统校企合作模式的弊端,提了基于虚拟建制的现代学徒制校
企合作模式,他解决了以往校企合作中,主要是接收学生顶岗实习,但实质是为
企业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企业是重应用轻培养,导致学生跳槽频繁,制约了技
能人才的培养。

2.1基于虚拟建制的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培养定位
基于虚拟建制的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培养是原有的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补充形式,不改变学生原有的专业,班级,通过学生原有专业的学习,确保学生具备本
专业应具有专业能力,根据学生的意愿,自愿加入学院组织的校企合作现代学徒
制培养,让学生达到原有专业培养目标的同时,参与现代学徒制相关的教学活动,让其具备更多的技能,快速适应当前企业的发展。

2.2基于虚拟建制的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培养的实施
基于虚拟建制的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在不改变学生原有的专业
和班级建制,通过学生和企业双向选择,成立校企合作订单班,该班校企合作课
程的所有教学活动都以虚拟的这个订单班为单位进行,不影响原班级的教学活动。

2.2.1教学团队的构成
现代学徒制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制,也不是传统的师傅。

传统的师徒制是一名
师傅带领一名或多名徒弟,师傅可能有自己独有的技能或经验,能够让学徒做到
教学做一体,学习师傅的技能或经验,但是一个人也有局限的存在,不可能面面
俱到,往往会限制学生的发展方向。

所以现代学徒制的师必须是教学团队。

教学
团队是在原校内教学团队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目标),增加合作企
业在生产、管理各部门技术骨干组成,他们各有所长,校内团队负责学生原有的
专业教学目标的培养,企业的技术骨干负责培养学生对该企业的企业文化,各生
产流程,品质管理等相关的知识进行培养。

2.2.2核心技能的培养
根据企业的需求,校企双方共同研讨教学体系内容(在此指合作企业所需要
的技能培养教学体系内容,原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不变),并形成相应的
教学计划。

该部分教学内容的上课时间为课余时间,不占用正常的教学时间。

为了确保
教学效果,一般企业应该给学生介绍企业的文化,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同和减少流失率。

技能类的课程应在企业和学校之间
交替进行,如先在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生产特点,然后在
校内由企业的技术骨干进行生产相关的知识进行讲解。

在对企业的各个流程进行
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穿插到企业进行现场教学,假期学生到企业进行跟岗或顶岗
实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技能的培养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一部分在企业
实践岗位完成。

学校和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学校出设备,企业提供生产订单,并
派出技术能手进行指导,学生进行生产获得工资。

如校内数控车实训一般不会使
用大直径的零件进行加工,而大直径零件需要考虑的情况与平常实训所加工的小
直径零件需要考虑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大直径零件的加工,需要考虑温度对零
件精度的影响,而平时的实训无需考虑。

通过基于虚拟建制的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的试验,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实现了订单班学生零过渡就业。

同时由于
学生参与了企业订单生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技能水平大为提高,多
次在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得奖项。

【课题研究】重庆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十三五”高等职业教育科学研
究规划课题“校企共育工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GY174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