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恶性卡他热的鉴别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恶性卡他热的鉴别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
张小强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辛店兽医站甘肃定西730502

恶性卡他热是由恶性卡他病毒引起的一种危害牛只健康的传染病,患病牛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口腔、鼻腔黏膜呈炎症反应,有时伴有
神经紊乱,该病的病死率较高,对牛养殖产业影响较大。

本文介绍了牛恶性卡他热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鉴别诊断方法以及综合防治措施,旨在帮助广大农牧民正确认识牛恶性卡他热,并进行科学的预防。

;恶性卡他热;鉴别诊断;综合防治措施
牛恶性卡他热是一种急性、热性、致死性的传染病,其主要病原是恶性卡他病毒,该病常在春季或冬季发生,患病牛的死亡率很高,且治疗上没有疗效十分显著的特效药物。

又因其流行方式为散发,故疫苗接种意义不大,而且目前尚没有商品化的疫苗可供选择。

该病在美洲、欧洲、非洲以及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

1病原学牛恶性卡他热的病原为恶性卡他病毒,这是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丙亚科的成员之一[1],该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弱,冷冻处理或腐败均能杀灭该病毒,干燥环境中该病毒也不易存活,因此在采集样品时,含毒血液通常保存在5℃的环境下。

该病毒在侵入动物机体后,通过血流进入组织器官,在皮肤、黏膜、中枢神经系统以及血管中发生变性、坏死和单核细胞浸润,从而引发疾病。

2流行病学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绵羊,绵羊既是宿主也是传播媒介,妊娠母羊分娩时最容易传播该病。

牛接触到被污染的环境或直接接触带菌动物后发病,任何品种、任何性别、任何年龄阶段的牛均可发病,其中以1~4岁的牛最为易感,12月龄以内的牛发病率较低。

3临床症状自然感染状况下,牛恶性卡他热的的潜伏期在21~56d ,也有的会更长一些,人工感染的患病牛潜伏期为22h 左右。

患病牛主要表现为口腔内有糜烂性疮,胃肠炎、上呼吸道糜烂、角膜-结膜炎、皮肤上出现红疹,淋巴结有肿大,严重时淋巴结的肿大肉眼可见,无需触诊。

患病牛多数站立困难,蹄壳和角壳脱落,出现跛行。

泌乳奶牛泌乳活动停止,体温在41~43℃[2]。

眼睑水肿,巩膜高度充血,流泪,角膜周围为白色浑浊样病变。

该病主要侵袭黏膜,鼻腔内充满浓稠的鼻液,导致患病动物呼吸困难。

剖检患病牛,血管多呈坏死性血管炎,全身各部位的动脉、静脉以及毛细血管等出现炎症,血管内皮肿胀、增生,血管内有纤维素性血栓,血管壁上有嗜伊红物质附着,小血管充血,管周有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

脾脏呈坏死性血管炎,红髓出血、充血,有含铁血黄素沉着。

心脏、肝脏、肾脏有坏死灶,管周的血管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

肺脏充血、出血,肺泡壁增厚,肺泡气肿。

4鉴别诊断
该病根据临床症状诊断时,容易与牛瘟、牛病毒型腹泻-黏膜病、牛传染性角结膜炎相混淆,在诊断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进行鉴别
诊断,牛瘟和牛病毒型腹泻-黏膜病通常没有眼部变化,但恶性卡他热的患病牛会有虹膜睫状体炎和角膜炎。

牛瘟和牛病毒型腹泻-黏膜病的患病牛没有淋巴结肿大的症状,但患有恶性卡他热的牛可以肉眼看到突出的淋巴结。

牛瘟病主要呈大规模流行,发病的潜伏期多为3~9d ,而牛恶性卡他热则为散发,且潜伏期长短不定。

传染性角结膜炎主要在夏秋季节发生,而牛恶性卡他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该病的诊断也可以借助实验室诊断方法,常用的血清学方法有: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免疫过氧化物酶试验以及病毒综合试验。

5综合防治措施
预防牛恶性卡他热首先应当加强饲养管理,给牛只创造较为洁净的生活环境,提供充足的营养,使牛只有较强的抵抗力,降低
疾病的发生概率,还要保证牛舍的通风,保证牛处于干燥的环境中
[3]。

由于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绵羊,牛羊混养的养殖场更容易造成
本病的发生,所以应当牛羊分群饲养。

当养殖场中有患病的牛后,按照相关规定应当严格控制、隔离扑杀、防止扩散,患病动物污染的环境、用具应当严格消毒,避免因环境的接触使健康动物患病。

该病的治疗没有特效药物,且没有商品化的疫苗可供养殖户选择。

治疗该疾病可以使用磺胺类药物,如注射磺胺二甲嘧啶等,也有学者探究了中草药对该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龙胆泻肝散
对牛恶性卡他热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另外,对结膜-角膜病变严重的牛,可以用2%的硼酸溶液冲洗,以缓解症状。

如果患病牛出现排便困难,也可以用通肠泻热的通肠散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姚树国,唐大为,张宝良.牛恶性卡他热的诊断与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31(3):162+164.
[2]赵红星,张虎.中西医结合治疗牛恶性卡他热[J].中兽医学杂志,2018(2):
64.
[3]李金财,刘志敏,王冰.牛恶性卡他热病的诊断与防治[J].现代畜牧科技,
2013(11):95.
作者简介:张小强(1986.11—),甘肃定西人,助理兽医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方面的工作。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04.032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