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基尼系数角度分析我国收入分配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基尼系数角度分析我国收入分配问题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世人称奇的巨大成就。
与此同时,人们的收入保持着快速增长,但地区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发展速度有快有慢,基尼系数不断攀升,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本文阐述了基尼系数的含义及作用,分析了我国基尼系数的变化,收入差距的扩大,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效率问题以及缩小偏大的基尼系数的对策,并得出了结论。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
随着收入渠道多元化,收入格局多样化以及改革过程中对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和分配不公己经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经济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
1. 基尼系数的相关分析
1922年,意大利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基尼以洛伦茨曲线为基础,提出了基尼系数。
随后,瑞赛、道尔顿、阿特金森等人又做了进一步研究,用于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国家(或地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比值,且基尼系数比值越大,表示收入分配差异程度越大。
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用A除以A+B的结果表示不平等程度。
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洛伦茨系数,它作为联合国规定的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已被人们广泛接受。
图1 洛伦兹曲线
图中横轴OH表示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分组)的累计百分比,纵轴OM表示收入的累计百分比,则基尼系数G=
若基尼系数等于0,说明居民收入分配绝对平等;若基尼系数等于1,说明居民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
一般的认为基尼系数的数值介于0和1之间。
根据国际标准,基尼系数在0.2以下为居民收入分配绝对平等;在0.2和0.3之间为比较平等;在0.3和0.4之间基本合理;在0.4和0.5之间表明差距较大,而超过0.5就是差距悬殊了,就处于社会动乱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状态。
按照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也是我们目前看到的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基尼系数的最低的评价,它已逼近了收入差距过大预警线,由此可见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
2. 对我国收入分配情况的阐述
目前,在中国各种社会矛盾中,收入分配不平等是一个很突出的矛盾。
现在经济领域内的专业人士(无论官方或非官方)大多都认为中国基尼系数已达到高位,这表示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已到了不能再置之不理的程度。
所幸的是这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开始采取措施以努力降低中国基尼系数(即努力降低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
就我国发展现实而言,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进一步扩大了个人收入分配的差距。
因为,国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企业职工劳动的质和量,而且也取决于企业经营状况、企业资金占有和利用状况等因素。
这样,不同的劳动者尽管付出了相同的劳动,但是由于他们各自所在企业的经营状况、资金占有和利用状况上的差别,他们个人分配上的差距可能是很大的。
所以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动一直是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经历了两个大的变化阶段,其中1978至1991年为收入分配的帕累托改进阶段。
期间,国家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和降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增加农民收入,还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积极性,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通过上述政策的实施,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1397亿元增加到1984年的3214亿元,总体来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缩小。
然而进入第二阶段,即1992年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首先,在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除劳动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比重不断提高,并逐渐处于主导地位。
其次,政府的“二次分配”作用逐渐弱化,原来由国家统一制定和管理的各个产业工资标准被打破,带有垄断性行业的工资与普通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资差距不断拉大;再次,非正当收入呈现飞速增长趋势,社会收入分配方面的合法垄断性收入、灰色收入等大量滋生。
自从1992年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发生了明显变化,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一些学者根据1988年和1995年两次居民收入抽样调查数据,对个人可支配收入的不均等程度进行估计显示,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前仅为0.16;1978年后,党中央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并科学阐释了“社会主义”的含义,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居民收入逐步提高,但收入分配差距也开始产生,尤其是近几年越来越大。
1988年为0.382,1995年为0.445,上升了7个百分
点;2002年为0.454,2003年为0.458,2004年为0.465,2005年接近0.47,2006年则超过0.47,超过国际警戒线且呈上升趋势。
尽管我国有学者采用了较为细致的方法来计算我国基尼系数的警戒线可略高于国际标准,但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已成了不争的事实。
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引发了对收入分配公平的思考。
图2 中国1998-2007年基尼系数表
3.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格局已经不再存在,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整体上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而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在促进收入分配改革方面,我国提出了一系列的方针和政策。
先后提出要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
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坚持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分配的这一理念变革,目的在于遏制我国近年收入分配状况恶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这是新形势、新环境下对出现的新问题的新政策,既有理论价值又具有实际意义;既符合“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发展思想,也是践行“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最好体现,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可通过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以及合理调整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工资性收入标准,解决国民收入中初次分配的差距问题,并通过健全全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税收制度等办法做好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减少收入分配差距。
这也就确立了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关系的基本原则,目的就是既要适当拉开差距,以发挥激励功能,又要防止差距过大引起社会不稳定。
面对中国目前存在的两极分化加剧,政府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对社会收入差距进行宏观调控,其目标是要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重视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当然不是追求收入平等,重要的是各阶层居民能享受机会平等。
4.缩小偏大的基尼系数的对策
a) 深化改革,加速经济发展。
只有深化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转型期的种种无序
现象所带来的收人不平等问题。
一方面不能因为收人差距的扩大就否定改革的方向;另一方面不能因为我国采取的是渐进的改革而放慢改革的步伐,从而增加改革。
同时必须加速经济发展。
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公平分配和减轻贫困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从我国实际情况看,特别要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加速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换。
b) 调整经济政策,使农民的收入在短期内有一个较快的增长。
①提高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
继续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则是近期内提高农民收人的十分有效的政策措施。
②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减少直接从事农业、尤其是减少
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的数量,应是我国现阶段提高农民收入政策的关键环节。
③改变国民收人分配格局,让农民分享农业生产之外的市场利益。
c) 政策要逐步建立公平合理的宏观区域经济政策,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总量协调发展,为缓和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莫定物质基础。
①充分发挥中西部资源丰富的优势,发挥优势产业,提高区域经济总量和总体效益。
②注重利益驱动,吸引和留住人才,切实增强中西部“造血功能”。
③对中西部采取特殊的灵活政策,增加投入。
一是以产业倾斜带动和实现区域倾斜。
二是适当加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政策性信贷支持的力度。
④加强区际经济技术协作,鼓励东部采取多种方式支援中西部。
d) 正确处理社会各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既要克服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问题,也要防止各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悬殊问题,关键是按照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人、调节过高收人、保障低收人者基本生活的原则,加快个人收入分配机制的改革,特别是加快劳动就业制度、人才市场等方面的改革,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和必要的社会保障机制。
e)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要建立全国性的社会保障体系。
国家正在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到1995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已从原来的8〔x幻万减少到6500万,计划本世纪末基本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
f) 改革税收体制,加强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
改革个人所得税税制,加强税收队伍建设,尽快建立和实行个人应纳税收人的申报制度,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对增加财政收入和调节个人收人的双重职能作用,推行税务代理制,适时开征遗产税和赠予税。
5.结论
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居民的基尼系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0.3,到1990年为0.42,90年代中期为0.43,到2000年已经达到0.45,2005年接近
0.47。
这此数据表明,由于经济体制和城乡及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因素,我国在整体摆脱贫困的同时,人们的收入差距却日益扩大。
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收入分配的方法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同时应该尽可能与其他分析方法结合运用,避免以偏概全。
在一个收入分配严重不公的经济体中,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最终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社会稳定,也不利于我国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在防止基尼系数不断扩大,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过程中,在不忽视市场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祖光,基尼系数理论最佳值及其简易计算公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2]张进峰,俞培果.基尼系数收入分配结构[J].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2期
[3]黄仁伟,权衡基尼系数的局限性及其补充:中国经验[J].学术月刊,2006年第5期。
[4]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光明日报,200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