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ISO201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为保障公司的安全生产和员工的职业健康,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目标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活动、产品、服务中的安全环境管理及员工的职业健康管理。

3 引用标准
3.1 GB/T 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2 GB/T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3.3 GB/T 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4职责
4.1 总经理是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

4.2安委会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建立健全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负责公司安全及职业健康环境的全面管理。

4.3人事行政部负责员工的身体健康检查。

4.4工程部负责作好生产现场的设备安全管理,负责编制和实施作业指导书。

4.5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的职业健康和安全进行控制。

5管理内容
5.1 安委会组织各有关部门、分公司按照《危险源与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更新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估,确定需采取与风险有关的运行和活动的控制措施。

5.2 需要采取与风险有关的运行和活动:
水、电消耗、固体废弃物、污水排放、噪声、粉尘、化学品、油品等危险品泄漏、氧气、乙炔爆炸、高空坠落、起重作业、生产安全用电、特种设备、火电焊、切割、车辆驾驶、油品滴漏、火灾、机械加工。

5.3 需要采取与风险有关的运行和活动的控制措施的策划
由安委会负责组织下列文件的制定
1)对水、电消耗制定《能源管理制度》;
2)对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及生活垃圾进行控制;制定《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文件。

3)对噪声制定《噪声管理制度》;
4)对化学品、油品等危险品泄漏制定《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5)对组织所购买和使用的货物、设备和服务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制定《相关方控制程序》并组织实施,将程序通知供方和合同方、对物资采购管理制定《采购控制程序》;
6)对变更过程风险进行管理制定《变更控制程序》;
7)对废气制定《废气管理制度》;
8)对污水制定《废水管理制度》;
9)对安全用电、特种设备、机械伤害、油品滴漏、噪声、化学品、油品等危险品泄漏、起重作业、安全用电、火电焊、切割制定《应急预案》;
10)对起重作业、安全用电、特种设备、车辆驾驶等各种设备各种岗位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及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5.4 运行控制
5.4.1 健康安全环境目标管理
公司每年初,根据总经理的任期健康安全环境目标责任制,确定本年度的健康安全环境目标,并对目标的实现情况、考核情况进行管理。

5.4.2 三级安全网管理
公司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安委会主管为副组长、各部门的一把手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三级安全网络为公司、各部门(分公司)、班组。

5.4.3 安全生产责任制
公司执行公司发布的《岗位人员责任制》对各级岗位人员安全责任制的规定。

5.4.4 安全会议制
a)公司执行《安全生产工作规定》,每季度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分析会;各生产部门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分析会;生产班组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活动,安委会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网例会。

安委会是安全会议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安全会议的组织、召开与管理;
b) 为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总结、推广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经验,确保职业健
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制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会议管理制度;
c)公司所属各部门(分公司)组织负责本部门安全会议的组织、召开、管理及相关信息的传递。

5.4.5 安全培训管理
公司的安全培训执行《人力资源控制程序》,中的培训规定。

针对专业、工种进行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培训。

5.4.
6.1 生产前的安全准备
5.4.
6.1.1 安委会组织针对新产品编制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方案,包括如下基本内容:
a) 产品概况;
b) 危险源识别及评价确定;
c) 针对重大危险源、环境因素制定的管理方案;
d) 识别确定的新产品生产销售服务过程的潜在事故,并制定应急预案。

5.4.
6.2 安全交底
新产品试生产前,生产技术科对各生产车间进行安全交底, 生产车间对班组进行安全交底。

5.4.
6.3生产过程控制
a)安委会门是生产过程职业健康安全控制的归口部门,负责组织标准化生产现场
的建立、考核和验收;
b)生产平面布置图,技术措施必须经安委会审批;
c)生产现场使用的设备、设施应符合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要求,由安委会和
生产车间负责检查落实,制订下列相关设备安全规程:
(1)设备和管道的开启;
(2)电器和机械设备的切断和连锁;
(3)吊车作业;
d)生产现场材料库管理要符合安全要求,安委会负责对进入生产现场的材料进行
监督、检查,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e)安委会负责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和考核。

5.4.
6.4危险场所进入管理控制
a)安委会是危险场所进入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对公司下属各危险场所进入
管理的监督、检查。

为了强化对各易燃、易爆场所和有毒有害危险物品储存场所的进入管理,保证员工、合作者、相关方等进入危险场所时的安全,使进入管理得到有效控制,符合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需要,公司各级技术部门按分工负责制定危险场所的安全技术措施。

b)各车间管辖的危险场所,要做到警示标识齐全、人员落实、责任到位。

a) 生产过程中,安委会必须对生产的安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动态管理,对生产机具、安全用电情况、安全设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隐患,责成责任人及时处理。

b) 对重大危险源进行重点检查,对安全管理方案、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5.5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并按劳动部门的要求进行定期检验,取得考试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其培训执行《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5.6 安全事故管理
公司安全事故管理,由安委会组织进行调查、分析、处理,执行《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控制程序》,填写调查报告并登记,由安委会存档备案,同时统计上报。

5.7 标识管理控制
a) 安委会是健康、安全与环境标识管理的归口部门;
b) 为保证实现公司健康、安全与环境目标,强化健康、安全与环境宣传教育,制
定健康、安全与环境标识管理方法;
c) 安委会具体负责编制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标识,并负责采购、发放和监督、检查工作。

各部门负责标识的使用、维护和保存;
d) 公司各部管辖的危险场所,要做到警示标识齐全、人员落实、责任到位。

5.8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控制
a)为保证全公司员工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制定职业健康管理程序,确保健康监测、健康教育、员工体检、尘毒治理、个人劳动保护、职业病防治和健康投资管理等工作得到落实;
b) 安委会是安全管理的归口部门;
c) 安委会负责本公司的安全过程控制;
d) 安委会负责本公司各类型会议的议题组织、记录及会议内容实施等各项工作。

为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强化消防安全、生产安全,制定安全管理办法;
e) 负责组织本系统安全检查,评估体系的执行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从而保证安全生产。

5.9 职业健康管理
5.0.1 职业健康管理范围
a) 健康体检保健;
b) 劳动保护;
c) 职业病防治;
d) 医疗保险。

5.9.2 职业健康管理实施
5.9.2.1 健康体检保健的管理
按公司安排,由安委会组织进行定期体检及防治。

5.9.2.2 劳动保护管理
安委会根据公司各级岗位人员配置,在每年初制定劳动保护用品计划,报厂长审批,部门按计划购买,安委会抽检验收后,发放给员工使用,并形成发放记录。

5.9.2.3 职业病管理
公司对在可能造成职业病的岗位工作的员工进行定期体检。

5.9.2.4 医疗保险管理
本公司执行国家的医疗保险规定。

5.10 职业健康安全的实施要接受工会的监督
a) 安全健康的方针目标、管理方案的制定、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员工劳动保护等事项必须有员工职业健康安全代表参加;
b) 人事行政部负责制定全体员工健康监测计划,经审批后下发各单位实施,并组织验收和评价;
c) 安委会负责编制公司年度劳动保护用品计划,并负责采购和全面质量监督、检
验;
d) 人事行政部负责制定尘毒岗位工人体检计划、尘毒监测、治理计划和职业病防治计划,并负责个人劳动保护用品质量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抽检和考核;
e) 安委会负责制定资源配置计划,并将其纳入公司总体计划,经审批后,组织实施;
f) 各部门负责职业健康管理的具体实施,由以上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5.11 环境管理
a)为强化环境保护管理,确保公司整体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保护生产范围内、外的自然环境与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制定《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废气管理制度》、《废水管理制度》、《噪声管理制度》、《化学品和油品管理程序》;
b)安委会是环境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确定环境保护目标,分解到各基层单位,并监督、检查和考核实施情况;
c)公司环境保护实行分级负责制,由各级行政正职领导全面负责;
d)安委会负责确定年度污染治理项目,并下达计划,由安委会组织验收,并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价;
e)安委会负责全公司组织环境监测。

5.12 各部门执行安全标准、规范,上述各运行控制程序,管理方案、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委会对其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具体执行《职业健康安全监测控制程序》、《环境监测控制程序》。

6相关文件
6.1《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6.2《危险源与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更新控制程序》
6.3《绩效评价控制程序》
6.4《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控制程序》
6.5《纠正措控制程序》
6.67相关记录
6.1 《员工因工重伤死亡名册》
6.2 《职业病患者名册》
6.3 《重大安全重故分析报告》
6.4 《劳动保护用品的配备及发放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