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与青少忧郁症与自我伤害危机处理详解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页,共19页。
四、兒童青少年憂鬱症的衡鑑
1.兒童青少年憂鬱症狀 2.心情低落-落落寡歡、悲觀、愛哭 3.興趣缺乏-不想讀書、不想做事、學業成績滑落
4.社交退縮-人際關係欠佳、社會適應困難 5.食慾減退、失眠現象 6.自卑-自覺一無是處、毫無價值感、不抱希望、沒
有目標 7.學習障礙、注意力缺陷過動、攻擊他人、懼學 8.情緒不安、愛發脾氣、違逆、不耐煩 9.有自殺的意念或企圖 10.逃避憂鬱行為,如藥物濫用、偷竊、說謊、遊蕩
二、生理因素-「單胺神經傳導假說」(Monoamine
hypothesis)廣為大家熟悉,尤其是正腎上腺素
(Norepinephrine)與血清張力素(Serotonin)、
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過低
第五页,共19页。
三、兒童憂鬱症成因
Φ心理因素
ㄧ、認知模式-個體不當的認知基模,對事件的負向 扭曲思考(distorted thinking),亦即Beck所 稱的憂鬱認知三元素,對自己、對世界及對未來 都抱持著消極負面觀點
的管教態度
5.進行諮商與心理治療-傾聽(listening)、傾
訴(catharsis)、同理(empathy)支持

(support)與引導(guidance)、認知改變
(cognitive change)
第十三页,共19页。
五、如何協助憂鬱症的兒童與青少年
6.鼓勵兒童學習樂觀、多曬太陽、運動、正確飲 食(碳水化合物、維他命類、OMEGA-3)
二、人際模式-個體若有不安全的、功能失調的人際 關係認知,會將有壓力的人際關係事件解釋為拒
絕,成為個人將來無用的證據,進而導致憂鬱。
親密朋友愈少,被拒絕次數愈多,會使兒童憂鬱 愈嚴重
第六页,共19页。
三、兒童憂鬱症成因
☉個人與社會因素
ㄧ、個人因素-人格特質(依賴性、完美主義、悲觀與無助、
低自尊與低自我肯定)、焦慮(壓力產生焦慮,導致憂
鬱)、痛苦的童年(虐待、依附關係) 二、家庭因素-父母教養態度不適當(疏離、冷漠、過度
嚴厲…)、突發家庭事故(父母離婚、父母死 亡…)
三、學校因素-學業成就低落(增強負面的自我概
念)、人際關係不良(社交技巧差)
第七页,共19页。
四、兒童青少年憂鬱症的衡鑑
憂鬱症常見的線索
一、焦慮-擔心、重複考慮、優柔寡斷、
第十七页,共19页。
八、兒童與青少年自傷行為成因
(三)社會層面
1.與家庭中發生的重大失落與創傷事件有關。
White(2004)認為創傷事件如:性虐待與家庭
暴力是青少年會自我傷害的兩項有力指標 2.與文化因素有關,有時來自同儕認同
(四)精神疾病伴隨出現的連帶現象
1.邊緣性人格/反社會人格 2.創傷性壓力症候群(PTSD) 3.強迫症 4.飲食疾患 5.憂鬱症等情感性疾患 6.精神分裂(幻覺或妄想)
第十页,共19页。
五、如何協助憂鬱症的兒童與青少 年
ㄧ、幫助從認識開始
二、憂鬱症是一種「可能一再復發」的
「慢性」疾病
三、以正面的態度面對疾病與治療的挑

四、合併使用藥物治療與心理社會治療
第十一页,共19页。
五、如何協助憂鬱症的兒童與 青少年
Φ藥物治療(Pharmacotherapy) 1.抗憂鬱劑(三環抗憂鬱劑、選擇性血清 素再回收抑制劑…) 2.抗焦慮劑 3.情緒穩定劑
童与青少忧郁症与自我伤害危 机处理详解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19页。
(优选)童与青少忧郁症与自 我伤害危机处理
第二页,共19页。
二、現況分析
☉憂鬱症、癌症與AIDS是21世紀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疾
病。
☉世界衛生組織(WHO,2002)指出,全世界約有3%的人 口罹患各式各樣的憂鬱症,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2倍。
社交恐懼
二、過度補償-用忙碌武裝自己
三、孤立-逃避朋友、拒絕聚會
四、心情易怒,容易被視為偏差行為
第八页,共19页。
四、兒童青少年憂鬱症的衡鑑
DSM-IV的衡鑑準則:
1.憂鬱心情2.失去興趣或喜樂,以上兩種症狀至少應有
其中之一,符合以下五個(或五個以上)衡鑑標準,且
持續至少兩個星期以上,則可稱為憂鬱症:1.憂鬱心 情;2.幾乎所有活動、興趣或喜樂顯著減少;3.明顯的 體重增加或減輕;4.失眠或嗜睡;5.精神運動性激動或 遲滯;6.疲累或失去活力;7.無價值感或不合時宜的罪 惡感;8.思考力或專注力下降;9.有自殺的意念或企圖
Φ對精神疾病的解釋 一、古代、中古時代的歐洲:偏向「神學」或「宗教」
的解釋-中國有「癲、狂」的記載,曾經以「桃花 癲」解釋青春期發作的精神疾病 二、歐洲在文藝復興以前為神權時代,認為精神疾病為
邪靈附身所致,而以火燒和顱骨鑚洞方式驅除邪靈
三、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心理學的解釋,Freud認為潛意 識的壓抑與衝突為肇致心理疾病的原因
第十八页,共19页。
九、兒童與青少年自傷行為處遇
(一)檢視與協助處理傷口外,運用不具威 脅性的引導對話獲得更多資源
(二)協助轉介以尋求資源協助:評估青少 年狀況以轉介適當資源協助,連同輔 導室、家屬、導師、諮商師、精神科 醫師等專家協助,精神疾病處理與個 別諮商矯治自傷行為
第十九页,共19页。
第十二页,共19页。
五、如何協助憂鬱症的兒童與青少 年
☉心理社會治療(Psychotherapy)
1.建立社會支持網絡-協助兒童青少年強化社交技
巧,拓展人際關係
2.培養兒童與青少年的挫折容忍力,學習做人處事
方法
3.訓練兒童青少年正向思考,養成樂觀積極的生活
態度,建構良好的自我概念
4.父母應提供一個和諧穩定的家庭環境與適當良好
四、21世紀身心醫學以「生理的、心理的、社會的」現 代精神病理模式(Bio-Psycho-Social Model)解釋
第四页,共19页。
三、兒童憂鬱症成因
☉遺傳與生物因素 ㄧ、遺傳-人口統計學調查研究顯示,假如親人(父
母、兄弟或子女)有此疾患,則罹患率為10-15 %,異卵雙生子離病率為20%,同卵雙生子為罹病 率為75%
☉兒童憂鬱症的點盛行率介於0.4-2.5%之間,終生盛行
率介於3.6-24%之間(周桂如,2002)
☉兒童重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的點盛行
率低於3%,臨床縱貫性研究發現兒童與青少年重鬱症 之兩年復發率為40%,五年內復發率為70%
第三页,共19页。
三、兒童憂鬱症成因
第十五页,共19页。
七、兒童與青少年自我傷害行為類 別
(一)刻板化自我傷害行為:撞頭、抓傷、 咬唇、摳皮膚
(二)嚴重自我傷害行為:切掉自己的手腳、 挖眼睛
(三)強迫性自我傷害行為:拔頭髮、摳皮 膚、咬指甲
(四)衝動性自我傷害行為:割傷皮膚、燒 傷皮膚、打自己
第十六页,共19页。
八、兒童與青少年自傷行為成因
(一)生理層面 1.智能障礙、發展遲緩、自閉症 2.成癮體質 3.情緒上的衝動控制不佳
(二)心理層面 1.藉著自傷行為達到情緒宣洩的目的
2.藉著視覺與觸覺刺激,增進自我存在感 3.藉著自傷行為趕走痛苦的闖入
4.藉著自傷行為得到:是一種人際操控行為 5.意識到自己的不好,藉著自傷行為來自我懲罰 6.藉著自傷行為增加個體的自尊
☉家人與朋友的關心與支持-藥物無法取 代家庭的溫暖
第十四页,共19页。
六、兒童與青少年的自傷行為
廣義:自殺、企圖自殺、以任何方式傷害自己身心健康 的行為都稱為自我傷害
狹義:自傷(self-injury)是刻意的、直接的造成自 己身體的傷害,這個行為的目的不是想要造 成死亡的結果
差異:自殺是個體有意願且用可能手段結束自己的生命, 自傷在意圖傷害自己的身心健康,但不欲結束 自己的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