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下期高二化学(理)期中考试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56 I:12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B.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C.某种化学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 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据此可推算该检测技术能测量细胞内浓度约为10-12~10-11mol·L-1的目标分子
D.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
()2.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A. 2H2(g)+O2(g)=2H2O(l);△H1; 2H2(g)+O2(g)=2H2O(g);△H2
B.S(g)+O2(g)=SO2(g);△H1; S(s)+O2(g)=SO2(g);△H2
C.C(s)+1/2O2(g)=CO(g);△H1; C(s)+O2(g)=CO2(g);△H2
D.H2(g)+Cl2(g)=2HCl(g);△H1; 1/2H2(g)+1/2Cl2(g)=HCl(g);△H2。
()3.某同学为了使反应2HCl+2Ag=2AgCl+H2↑能进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
( ) 4.5.6 g铁粉投入到盛有100 mL 2 mol/L稀硫酸的烧杯中,2 min时铁粉刚好溶解(溶解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表示这个反应的速率正确的是
A.v(Fe)=0.5 mol/(L·min) B.v(H2SO4)=1 mol/(L·min) C.v(H2SO4)=0.5 mol/(L·min) D.v(FeSO4)=1 mol/(L·min)
( ) 5.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Ba2++2OH-+2H++SO42—=BaSO4↓+2H2O
B.酸性介质中KMnO4氧化H2O2:2MnO4-+5H2O2+6H+=2Mn2++5O2↑+8H2O
C.等物质的量的MgCl2、Ba(OH)2和 HC1溶液混合:Mg2++2OH-= Mg(OH)2↓
D.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负极反应:PbSO4+2H2O-2e-= PbO2+4H++SO42—
()6. 下列有关中和滴定的操作:①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
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④滴定;⑤滴加指示剂于待测液;⑥洗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⑥③①②⑤④
B. ⑤①②⑥④③
C. ⑤④③②①⑥
D. ③①②④⑤⑥
()7.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所得溶液中加入铁粉。
对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
A.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Fe3+ B.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有Fe2+
C.若溶液中有Cu2+,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 D.若溶液中有Fe2+,则一定有Cu析出
()8.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
...的是
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 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
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9.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
C.由H2、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D.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10.在N2+3H2⇌2NH3的反应中,经一段时间后,NH3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了0.6mol/ L,在此时间内用H2物质的量浓度表示的平均速率为0.45mol/(L·s),则反应所经过的时间为
A. 0.2s
B. 1.0s
C. 1.5s
D. 2.0s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 )11.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上通乙烷和氧气,其电极反应式为:C2H6+18OH--14e- =2CO32-+12H2O,7H2O+7/2O2+14e- =14OH-,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
A.电解质溶液中电子向正极移动
B.放电一段时间后,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C.通乙烷的电极为负极
D.参加反应的O2和C2H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7
( )12.可逆反应:2NO2(g) 2NO(g)+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
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⑦B.②③⑤⑦ C.①③④⑤ D.全部
( )13.下列液体均处于25℃,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pH=4.5的番茄汁中c(H+)是pH=6.5的牛奶中c(H+)的100倍
B.某物质的溶液pH<7,则该物质一定是酸
C.pH=7的某溶液一定呈中性
D.pH=7.6的氨水,c(H+) > 10-7 mol/L
()14.常温下,下列离子能使纯水中的H+离子数目增加的是
A.S2-B.CO32-C.NH4+D.Br-
()15.近年来,加“碘”食盐较多的使用了碘酸钾(KIO3),碘酸钾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制取。
以石墨和不锈钢为电极,以KI溶液为电解液,在一定条件下电解,
反应方程式为: KI + 3H2O KIO3 + 3H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时,石墨作阴极,不锈钢作阳极 B.电解时,阳极反应是:I–– 6e– + 3H2O = IO3–+ 6H+
C.溶液调节至强酸性,对生产有利 D.电解时溶液中I–向阴极迁移
( )16.对于平衡体系mA(g)+nB(g) pC(g)+qD(g)ΔH<0。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若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此时A的浓度为原来的2.1倍,则m+n<p +q
B.若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
C.若m+n=p+q,则往含有a mol气体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a mol的B,达到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2a
D.若温度不变时,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达到新平衡时,反应物、生成物总物质的量一定比原来的1/2要小
( )1 7.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A(g)+xB(g) ⇌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
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0 min时降低温度,40 min时升高温度 B.8 min前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 mol / (L·s)
C.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20~40 min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4 ( )18.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L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
A.0~6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1·min-1
B.4~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1·min-1
C.反应至6 min时,c(H2O2)=0.30 mol·L-1
D.反应至6 min时,H2O2分解了50%
三、填空题(共56分)
19.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条件进行以下反应: X(气)+2Y(气)⇌3Z(气) ,已知加2molX和3molY达到平衡后,生成amolZ。
(1)相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4molX和6molY,达到平衡后,Z的物质的量为mol。
(2)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3molX和2molY,若要求在反应混合气体中Z体积分数不变,则还需加入Z mol。
(3)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0.5molX,则需加 molY, mol Z,才能使平衡时Z为0.6amol。
20.(1)“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标志着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迈进了一大步。
火箭的第一、二级发动机中,所用的燃料为偏二甲胼和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可用胼来制备。
①用肼(N2H4)为燃料,四氧化二氮做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
已知:N2(g)+2O2(g)=N2O4(g) △H=10.7kJ· mol-1
N2H4(g)+02(g)=N2(g)+2H20(g) △H=-543 kJ· mol-1
写出气态肼和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已知四氧化二氮在大气中或在较高温度下很难稳定存在,它很容易转化为二氧化氮.试推断由二氧化氮制取四氧化二氮的反应条件(或措施):。
(2)科学家制造出一种使用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其效率更高,可用于航天航空。
如图l所示装置中,以稀土金属材料做惰性电极,在两极上分别通入CH4和空气,其中固体电解质是掺杂了Y203的Zr02固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阳极生成的02-离子(02+4e-=202-)。
①c电极的名称为 ,d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如图2所示电解l00mL0.5 mol·L-1CuS04溶液,a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为。
若a电极产生56mL(标准状况)气体,则所得溶液的pH= (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若要使电解质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可加入 (填序号)。
a. CuO b. Cu(OH)2 c.CuC03 d.Cu2(OH)2C03
21.铁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1)右图是实验室研究海水对铁闸不同部位腐蚀情况的剖面示意图。
①该电化腐蚀称为________。
②图中A、B、C、D四个区域,生成铁锈最多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用废铁皮制取铁红(Fe2O3)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步骤Ⅰ若温度过高,将导致硝酸分解。
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Ⅱ中发生反应:4Fe(NO3)2+O2+(2n+4)H2O===2Fe2O3·n H2O+8HNO3,反应产生的HNO3又
将废铁皮中的铁转化为Fe(NO3)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t℃时,反应FeO(s)+CO(g)Fe(s)+CO2(g)的平衡常数K=0.25。
①t℃时,反应达到平衡时n(CO)∶n(CO2)=________。
②若在1 L密闭容器中加入0.02 mol FeO粉末,并通入x mol CO气体, t℃时反应达到平
衡。
此时FeO(s)转化率为50%,则x=________。
22.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水溶液呈酸性),它的化学式是C6H8O6,人体缺乏这样的
维生素能得坏血症,所以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
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乳制品中都富含维生素C,例如新鲜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500mg/L左右。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测定了某牌子的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下面是测定实验分析报告。
(请填写有关空白)
(一)测定目的:测定××牌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
(二)测定原理:C6H8O6+I2→C6H6O6+2H++2I―
(三)实验用品及试剂:
(1)仪器和用品(自选,略)
(2)试剂:指示剂___________(填名称),浓度为7.50×10-3mol·L-1的I2标准溶液、蒸馏水等。
(四)实验过程:
(1)洗涤仪器,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润洗后装好标准碘溶液待用。
(2)用 (填仪器名称)向锥形瓶中移入20.00mL待测橙汁,滴入2滴指示剂。
用左手控制滴定管的_________(填部位),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_____,直到滴定终点。
滴定至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若滴定中消耗标准碘溶液的体积是15.00mL,则此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______mg/L。
(六)问题讨论:
_______(填“是”或“不是”或“可能是”)。
制造商最可能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__(填编号):
A.加水稀释天然橙汁 B.橙汁已被浓缩 C.将维生素C作为添加剂
23.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和NH4NO3,如下图所示。
(1)Ⅰ中,NH3和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Ⅱ中,2NO(g)+O2(g)2NO2(g)。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
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
①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 < 。
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Ⅲ中,降低温度,将NO2(g)转化为N2O4(l),再制备浓硝酸。
①已知:2NO2(g)N2O4(g) ΔH1 2NO2(g)N2O4(l) ΔH2
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________。
A B C
②N2O4与O2、H2O化合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Ⅳ中,电解NO制备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
A。
A是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下期高二化学(理)期中考试答题卷
三、填空题(共56分)
19.(1)(2)(3)
20.(1)①。
②。
(2)① , 。
②。
(填序号)。
21.(1) ①。
② (填字母)。
(2)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
②。
22.(三)(2)___________(填名称)
(四)(2) (填仪器名称)_________(填部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______mg/L。
(六)_______(填“是”或“不是”或“可能是”)。
__________(填编号):
2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 < 。
②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①________(填字母)。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是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2a (2)15 (3)0.4 2.1
20.答案:(1)① 2N 2H 4(g)+N 2O 4(g)=3N 2(g)+4H 2O(g) △H=-1096.7kJ/mol 。
②加压、降温
(2)①正极 CH 4-8e -+4O 2-
=CO 2↑+2H 2O
②4OH --4e -=2H 2O+O 2↑ 1 ac
21.⑴①吸氧腐蚀 ②B
⑵①4HNO 3=4NO 2↑+O 2↑+2H 2O ②4Fe +10HNO 3=4 Fe(NO 3)2+NH 4NO 3+3H 2O ⑶①4:1 ②0.05
22.淀粉溶液;
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活塞;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无色。
990;
不是;C 。
21.(1)4NH 3+5O 2=====催化剂
△4NO +6H 2O
(2)① p 1<p 2 ② 减小
(3)①A ②2N 2O 4+O 2+2H 2O===4HNO 3
(4)NH 3 根据反应:8NO +7H 2O=====电解
3NH 4NO 3+2HNO 3,电解产生的HNO 3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