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日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日记
作者:张凤兰
来源:《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5年第13期
【摘要】新课程提倡让学生“把自己看到、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用适当的文字表达出来”。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除了按教材编排正常抓好阅读教学和单元习作训练外,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写日记,通过对学生提出写日记的要求,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悉心评点日记,把写日记作为学生习作的基础,为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做好铺垫。
【关键词】写日记;训练;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1
一、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写日记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第一步。
培养兴趣,指导学生写日记,并在写作中提高能力和发展智力。
为了培养兴趣,首先,向学生说明写日记好处和重要性。
让学生知道许多中外名人都有写日记的习惯。
鲁迅先生的日记印成书有厚厚的几本,直到他逝世前的一天他还写日记。
他的日记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和教益。
雷锋同志的日记一成了全国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还告诉学生坚持写日记,把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事写下来,不但能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提高写作水平,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
进而又对学生说明,写日记并不难,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没有固定的格式,放开胆子尽管写你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一个人或一件事。
俗话说“常说口里顺,常写手不笨。
”只要坚持写,常练笔,就会渐渐的下笔如有神。
学生明确了写日记的意义,有认识到不难写,纷纷向老师表示自己的决心,并人人准备好写日记的本子,开始写了起来,并形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二、从扶到放,寻找日记题材
要写好日记,只布置他们写就显得太空洞。
刚开始写时,学生可能会觉得天天写,没什么内容可写。
这时,可以先有针对性的经常开展一些活动,让他们觉得日记确实是有事可记、有话可写的。
但是学生作文的范围是非常大的,不可能为了每一篇日记都开展活动。
因此,一段时间过后,可以在每天放晚学前帮助他们回忆一下:今天你觉得什么令你印象最深?如果没有老师的提醒、引导,生活中许多值得写的好材料,就不会发现或感受不深。
有一天,我看见班上的一位同学随手扔掉手中的一块馒头,便说:“你可知道这块馒头是怎么来的吗?你学过《锄禾》这首诗吗?你能体会到爸爸妈妈的辛苦吗?”当天晚上,他便在日记中写道:“听了老师的话,我惭愧极了,我知道了一块馒头的来之不易,它是爸爸妈妈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我一定要做一个节俭的小学生。
”这样,他就将生活中的事自然而然地写出来了。
有的觉得没事可写的学生也由此受到了启发,找到了日记题材。
当然,能与别人不同则更好。
三、有效引导,增强参与意识
在学生找到写作题材之后,就没有我们教师的事了吗?不,尽管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也会觉得无话可说。
这主要是学生没有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心或自己亲身参与。
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平时就注意观察。
开始时,要尽可能仔细的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比如观察什么,怎样观察。
这样,学生会切实感到:哦,确实,可以写得还挺多的嘛!然后再对日记逐步提出几点要求:首先是要求每天完成一篇日记。
大部分同学兴趣高,日记内容写得好,但也有少数同学敷衍了事。
于是,我又要求篇幅的长短,这就逼着他们将日记写得生动、具体,而且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大话,不虚构内容。
四、厚积薄发,教给写作方法
有的时候,学生偶尔觉得有话要写了,可是却是满肚子的话倒不出来,原因何在?还是在与平时的语言积累太少。
有的时候作文就是说话,可以说话并不等同于作文。
要把自己的口头语言转化为一片文笔优美的文章,平时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时候有些学生就会后悔,唉!为什么平时不多看点书呢?或者有的时候会想:明明看过这样的文章的,那篇文章有些东西是可以借鉴过来,可是却是当时没有在意而现在却是挖空心思也写不出一篇自己认为是手到即来的作文。
这时,我们可以教给学生好的写作方法。
比如教给学生一些好的开头、结尾,教给学生一些叙述顺序。
光教给写作方法,那就等于给了建筑工人一张施工图,却没给他们建筑材料一样。
所以,我平常就鼓励学生多看些好书,阅读是习作的基础,是学生积累个性化语言的主渠道。
有了丰富的阅读积累,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自己的个性化语言,畅通由读到写的渠道,“日积月累,必有大成”。
做一些摘抄,多记住一些好词好句,让他们争取在平时的日记中用上哪怕一个成语、一句谚语、一句名言,或一个歇后语,或一个比喻句,一个拟人句等。
这样,即使再差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有了可圈可点之处,在受到老师批语的激励之后,他们的写作兴趣也就慢慢的上来。
五、学生积极参与,及时批阅记录
及时批阅和讲评学生的日记,是保证学生能够长期坚持写日记的重要条件。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因此,每天学生交上来的日记,我哪怕在忙,都会在上午全部认真批阅完。
有进步的,写的好的,我会在优美的句子、词语下画圆圈,画波浪线,并且写上富有启发性、针对性、鼓励性的话语,如:“你真棒!”“你的进步真大!继续加油!”“你真是我们班的小作家!”对于写作水平差一点的同学,我也在首先肯定他们点滴进步的同时,诚恳指出日记中存在的问题,如:“你有了很大进步,如果能正确使用标点,就更好了。
”每次批阅完日记,都要进行佳作赏评,让大家来欣赏、学习,共同提高。
对于日记中出现的共性的、普遍性的问题,我就进行“集体会诊”。
这样,学生乐于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感兴趣的题材为日记材料写出来。
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日记被欣赏,被上了墙报展
示,特别有成就感,下一篇就更认真的去写了。
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互相学习,互相观摩,共同进步。
教师每周轮流抽阅学生日记。
并做批阅记录,为讲评做准备。
批阅后的日记每周讲评一次,教师在讲评中要有针对性,即指出优缺点,又要提出新的要求,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其实,只有我们真正地把作文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并指导他们留心观察、不断积累,学生作文才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也只有学生把作文当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觉得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不吐不快了,我想,我们也就完成了作文教学的任务了。
总之,写自己想写的事,抒自己想抒的情,说自己想说的话,日记可谓是为学生供了广阔的自由天地。
学生有兴趣写,能体会到写日记的好处,把写日记当成一种享受,我们相信,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水平会有一明显的提升,在作文教学这块乐土上,迎接大家的必将是春光灿烂的盛景。
参考文献
[1]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3]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王铁军.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顾春.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