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任微音油画艺术的特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任微音油画艺术的特色
作者:赵炎
来源:《美术界》 2012年第10期
任微音,中国第二代油画家,在他长达60 年的绘画生涯中,创作了大量极具个性的油画
作品。

特别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创作的大批油画,这些作品篇幅均不大,绝大多数都是写
生作品,好多甚至都是画在废纸板上,然而,这些在当时不为人所注意的作品却极其富有东方
情调和审美趣味。

这位杰出的艺术家,在生前却没有得到公正的待遇,在已有美术史料研究中,很少有他的名字,其艺术价值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今天我们回过头来,将任微音风格鲜明的
油画作品,放在时代背景上研究,并由此体会他坎坷人生中体现出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应该是有意义的。

任微音的油画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所产生的美感主要来自以下方面。

一、独特的薄彩画法
任微音的画作,很少用厚涂,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市井街巷、工厂农田,抑或花卉静物,
都喜欢以大量的调色油稀释颜料,直接画在涂有底色的硬纸板上,以棕褐色勾线为主,以娴熟
自由的书写性运笔来指挥稀释的油彩,任微音自己说:“常在画法中原色合以较多的调色油,
以不流为度,尽量地对着写生对象画中间调子,不是像传统画法画初稿那样概括而简略,而是
尽可能地画的周到而具体,只留高光和最鲜明的颜色最后来画。

以上的工作要在比较快的时间
内用敏锐的感觉来做好。

中间调子画好后,也就是一幅画的主要命脉已经在握,最后把油色调
的较厚,用足全力,很快地画出高光和鲜明的色彩以及若干尚不够深的部分[1]。

”他的油画,以率意的笔触,略施极薄油彩以拼成块面,形成明暗,达到流动和互渗的画面效果。

《上海周
家花园》《长乐路小楼》《酒瓶》《绿荫古寺》无不浸润着流畅的油彩所体现出的古朴沉郁,
与块面的厚笔触相比,显得轻松活泼。

虽说有些作品近似油画草稿,但由于其构图严谨、透视
正确、线条灵活、施色协调、给人以一种轻快明朗的感觉,仍然十分引人入胜。

有人形容任微音先生的油画寓墨韵于薄彩之中,淋漓的笔触彷佛在画面罩上一袭在风中飘
逸的蝉衣,画面洒脱而自由,彩薄却不流于轻,蕴涵着东方古典诗画的神韵。

中国绘画讲究
“气韵”,传统油画要表现较多的中间色和层次,需一笔一笔刻画对象,容易引起呆板,因此,任微音用“虚实相生”的中国画理来实践他的薄彩油画,追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神似
胜于形似”的审美理念,在他的画中,充分利用调色油的流淌性,以颜料在大量的调色油作用
下产生的流淌痕迹,使油和彩在画面上流动起来,这样,不仅使画面的色彩层次更为丰富,自
由挥写的笔触效果和虚实相应的空间关系也出来了。

似实而虚、虚虚实实,具有很强的偶然性
和随意性,同时也强化了写的成分,营造出生动的气韵和计白当黑的效果。

他的这些作品在绘画语言上连结了西方写生的绘画规律又增添了几分东方式的抒情笔意,画面更加松弛,真实中渗
透着强烈的主观意象。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任微音先生创作的一大批以薄彩画法完成的风景
写生,基本形成了薄彩画法的风格,成为其艺术创造的一大特点。

1980年,他发表了《从油画
的中国风格谈到薄油彩的效果》的艺术论文,正式把“薄彩油画”推向社会。

二、强烈的笔墨情趣
作为绘画技巧,它是表达画家感情、实现画家想法的手段。

没有了技巧,再完美的构思想
法也不可能展示出来。

中国古代画家张彦远说:“立意而归乎用笔”就是这个道理。

几十年的
探索与耕耘,练就了他熟练驾驭线条的能力,站在他的作品前,你会感受到一种只有中国画才拥有的气韵,他对中国书法颇有研究,喜欢用小笔触,甚至是秃笔,将书法的骨法用笔和浓淡枯湿浸润到他的画作中,中国画的线条被发挥到极致,然而他的线条又不完全拘泥于中国笔墨以黑
为主的倾向,而是彩色的线条,“遗形似而尚骨气,薄彩色以重笔法”,[2]以流畅而具有东方艺术的笔线结合浓丽的色彩,描摹景象,《早春》《上海郊外》《古漪园》《嘉兴市委招待所》借鉴了莫奈等印象派大师的色彩,运用中国传统文人“意笔草草”的笔法,营造出轻松、自由
的艺术境界,洋溢着一派印象派的特色。

我们感知到了他酣畅的笔触,节律的韵动,近看,色
斑纷呈错杂,神秘瑰丽;远看,大调子精确,整体效果舒适,形体物象宛然在目,却又飞动摇曳,似真似幻,画的亲切、不失生机,描绘了一片阳光照耀下的真实、生动的景象,表达了作
者对这方土地的深情,耐得反复咀嚼。

中国的书法讲究欲上先下、欲下先上,任微音的油画线条,同样强调柔韧遒劲。

笔线的运用在任微音的画面上,有着画龙点睛的效果,在他的好多作
品中,喜欢将线条组成放射性的构图,表达出生命的律动,他作画时笔触的轻重疾徐,张弛顺逆,均能收放自如,以洗练的笔线,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勾、勒、砍、皴、擦,画面构图张弛有度,疏密自如,酣畅淋漓。

既有阳刚阴柔之美,又具气韵生动之态,与中国水墨有异曲同工之妙。

看任微音先生写生,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

任任微音先生
在探索西方写实技巧与东方意象的实践中,吸收了中国画笔墨的飘逸、潇洒和灵动,但没有把
油画简单的水墨化,没有放弃油画的特点和特有的美感及表现力。

所以,他的好多作品,一眼
望去仍是西洋风景的透视和构图,有印象派的特点,注重光与色的微妙关系,而骨子里又透露
着中国文人的气质。

与其说是在状物写形,不如说是在以笔写意,努力追求以骨法用笔见长的
东方情调。

欣赏他的作品就像品尝甘醇香茶,每一杯都要慢慢地啜,安闲地饮。

任微音先生是一位有着坚实的写实绘画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画家,在他写实的造型基
础上,吸收中国传统的写意性和笔墨用法,以主动的态度自觉运用到西方的绘画技巧中,没有
令人眼花缭乱的创新手法,而是通过把握本民族的精神气质来保持自己作品的个性,以中国传
统绘画的营养来强调油画的抒情性而
有别于其他艺术家的作品而独具魅力,这显然和他自小所接受法国和西班牙籍画家的教授
和在上海新华艺专学习时,受到潘天寿、诸乐山、黄宾虹、朱屺瞻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他是一
位油画民族化的实践者和佼佼者,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派油画主导我国油画领域的情况下,任微音先生已经将此结合在自己对艺术问题的思考和实践过程中是难能可贵的。

参考文献:
[1]任微音《从油画的中国风格谈到薄油彩的效果》
[2]宗白华《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1987 年,P153
[3]司马无疆《薄彩油画家任微音》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赵炎,江苏省太仓市博物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