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检测 语文试卷 新人教版 参考答案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检测·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它采用了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有误。
从材料二“这部现实主义鸿篇巨制在以现代主义为新时尚的文学界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看,当时流行现代主义,而视现实主义为陈旧过时。
2.【答案】C
【解析】A.“使得作家的创作出现二者水火不容的现象”有误,与原文“在伟大的艺术家们身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时常好像是结合在一起的”的说法不一致。
B.“这超出了作家个人经验的范畴”有误。
材料二说的是“并不是所有作家都能对时代做出清醒而深刻的分析,因为这超出了个人经验的范畴”。
D.“这说明作家对生活细节的细心观察与思考是写作成功的关键”有误。
材料二说“这种求真,既包括作家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描摹,也包括作家对时代与世界的整体认识与判断”。
3.【答案】B
【解析】材料一观点主要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时常好像是结合在一起的”。
A.李白与杜甫的风格迥异,此项与原文观点相悖;B.强调作品中现实主义手法和浪漫主义手法的结合,能够支撑材料一的观点。
C.强调诗歌的创作的主观色彩,是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D.强调文学创作中细节描写的真实性,属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4.【答案】①首先提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作为流派与作为创作方法应区别开;②接着引述《诗学》的观点,进一步阐述二者的不同特点;③然后概述两种流派形成对立的过程;
④最后阐明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解析】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1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答案】①现实主义从客观现实世界出发,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注重客体与客观性,以科学的方法与精神追求真实。
②浪漫主义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字去摹仿,注重主体与主体性,强调以作家的思想、精神与情怀观照这个世界。
【解析】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答案】D
【解析】“表达了作者浓浓的失落之情和对‘钢筋水泥’侵袭乡村生活方式的隐忧”理解有误,过度解读。
7.【答案】B
【解析】本文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并不“风趣”,更没有“典雅庄重”。
8.【答案】运用比拟、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耕季节农民们内心抑制不住的兴奋和物种复苏的生机勃勃的景象,(2分)句式灵活,整散结合,表达了作者对初春农事的欢喜与赞美。
(2分)
9.【答案】①营造了虔诚、威严和庄重的氛围,突出主旨,表现了储备粮食在梅山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②丰富群体形象,表达了梅山人家有余粮的信念和力量。
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化内涵,增加了阅读趣味。
(每点2分)
10.【答案】B
【解析】原文标点: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厅廊悉满。
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
11.【答案】A
【解析】书传,泛指儒家经典,而非专指《尚书》《左传》。
12.【答案】D
【解析】“为自己让百姓身陷牢狱深感不安”曲解文意,原文的意思是,刺史没有用仁德教导百姓,还让老百姓身陷囹圄,哪有监禁人在牢狱而自己心中安宁的呢?
13.【答案】(1)于是分别派遣官员巡视检查管辖地,凡是患病的人,都用床和车运来,把他们安置在厅事。
(得分点:“因”“分遣”“床舆”各1分,句意1分)
(2)后来有想打官司的人,他的乡邻父老都来开导他说:“这是小事,怎么忍心使刺史大人辛苦呢。
”(得分点:“者”“晓”“勤劳”各1分,句意1分)
14.【答案】①将病人集中在一起治疗。
②关爱病人,与病人在一起,稳定民心。
③教化百姓,消除恐慌。
(每点1分)
参考译文:
辛公义,陇西狄道人。
辛公义早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母亲亲自传授他诗书经传。
武帝时,召他到露门学,让他接受道义。
(武帝)每月召他到身边让他和学识渊博的学者谈论,多次被人认为非同一般,当时同辈人都仰慕他。
开皇元年,授任主客侍郎,兼管内史舍人之事,赏赐爵位安阳县男,封邑二百户。
辛公义跟随军队平定陈,凭功劳被授予岷州刺史。
当地风俗害怕病人,假如一个人患病,就全家人都躲避他,父子夫妻之间互相不看护照料,忠孝仁义之道都失去了,因此患病的人大多数死亡。
辛公义对这种情况感到担忧,想改变这个习俗。
于是分别派遣官员巡视检查管辖地,凡是患病的人,都用床和车运来,把他们安置在厅事。
夏天爆发瘟病时,病人有时候达到几百,厅堂内外都挤满了。
辛公义亲自摆放一张床榻,独自坐在里面,从白天到黑夜,对着病人处理政务。
所得俸禄,全部用来买药,替病人找医生治疗,亲自劝他们进食,于是他们全部病愈,辛公义才召集他们的亲人说:“生死是由天决定的,和接触病人无关。
过去你们抛弃他们,所以才会死。
现在我将患病的人聚集起来,坐卧都在他们中间,假如说能传染,我哪能不死,病人却全都痊愈了呢!你们不要再迷信旧俗了。
” 那些病人的子孙都十分惭愧地道歉离开。
后来遇到病人,争相效法刺史,病人没有亲人的,就留他在自己家里照料。
人们开始相互关怀爱护,这种风俗逐渐革除了,全境之内都称他为慈母。
辛公义后来调任牟州刺史,初到任,就先到监狱里去,露天坐在狱旁,亲自审问案情。
十多天内,把案件全部判完,才回到大厅。
受理的新案子,都不设公文案卷,派一个掌管办事的辅助官员,坐在一旁审问。
若案子没审完,有需要监禁的人,辛公义就在官署大厅留宿,始终不回房。
有人劝他说:“这官司自有期限,你何必折磨自己呢!”(辛公义)回答说:“刺史没有用仁德教导百姓,还让老百姓身陷囹圄,哪有监禁人在牢狱而自己心中安宁的呢?”罪人听到后,都诚心服罪。
后来有想打官司的人,他的乡邻父老都来开导他
说:“这是小事,怎么忍心使刺史大人辛苦呢。
”打官司的人大多相互退让而不再打官司。
仁寿元年,补任扬州道黜陟大使。
几年后,辛公义为母亲守丧去职。
跟随皇上出征,到柳城郡去世,时年六十二岁。
15.【答案】A
【解析】诗人感慨自己年华老去,但没有说自己虚度光阴。
16.【答案】这句诗运用拟人的修辞,以“星河无语”来回答上一句的“与谁论往事”,(2分)写出了诗人的孤寂之感,又暗示自己流连的时间之长,感慨之深。
(2分)全诗以此作结,无声胜有声,言有尽而意无穷,使得孤寂之感更显深沉。
(2分)
【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3)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18.【答案】B
【解析】“像一支箭一直向上冲”“像刚诞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第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运用排比的修辞;“宁静极了,宁静极了”运用了反复的修辞。
19.【答案】原文单独成句,富有气势;(2分)原文三个分句之间是并列结构,有强调作用。
20.【答案】象征我们的祖国正像朝阳一样光彩夺目,雄伟瑰丽,有蓬勃而巨大的生命力。
21.【答案】(1)①“加强”改为“加大”(2)②“根据”和“显示”删掉其一(3)⑦
在“防止”后添加“烟民”(4)⑧将“保护公众健康”放在“提升城市文明”前面(每处1分)
22.【答案】(1)③②④①
(2)甲艺术的创新性(或工艺的特殊性)乙保存的持久性(或材质的不朽性)23.【解析】参考新高考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