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地资源管理中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土地资源管理中空间信息技术的应

摘要:土地资源管理难度大,技术进步解决了很多难题,为土地资源管理提
供有力支撑,空间信息技术出现便被投入到土地资源管理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
成果,目前已经广泛覆盖土地资源管理的各环节,有效降低了土地资源管理的难度,提高了效率,对于土地政策的制定、落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空间信息技术;应用
前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土地资源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随着土地
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强,导致可以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数量减少,甚至呈现出
短缺状况。

土地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如果过度开发,将会引发无法挽救
的后果。

所以,做好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是极为重要的。

社会快速发展,传统土地
资源管理模式将无法满足现代化发展要求,应对其改革创新。

科技进步,促进各
种信息技术的出现,而将空间信息技术运用到土地资源管理活动中,对促进土地
资源管理工作发展有着现实性意义。

1空间信息技术基本概述
1.1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说,自身展现出较强的可视
化和分析能力,能够给土地资源信息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指导。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根据获取的相关信息进行模拟实验,保证土地资源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例如,在使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土地资源规划时,通过数据比较分析,对于存在的
信息问题,及时补充,保证土地资源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1.2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自身具有导航和定位功能,可以实现全方位的土地资源监测,保证三维坐标建立的精准性,减少误差。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通常由用户站、
空间和地面控制系统等组成,在功能上可以给用户提供三维坐标图形,检测地理
信息和位置信息。

和其他测量技术比较,因为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在测量时间上相
对比较短暂,精度高,所以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广泛。

1.3遥感技术
科技快速发展,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和管理中应用广泛,可以有效提高
土地资源管理水平,获取理想的工作效果。

遥感技术在距离感知目标作用下,获
取所需信息。

遥感技术自身具有可辐射电磁波、红外线等,可以精准测量并识别
目标物。

所以,在传统测量技术下,结合遥感技术,通过远程操控实现大面积测量,不但可以降低资源消耗,也能保证测量工作顺利完成,提高测量质量。

2应用优势
土地资源管理技术层面的落后,一直在制约土地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利用。


地作为人类立身之根本,土地资源的消耗非常巨大,其中有很大部分是被浪费的,我国拥有世界上排名第三位的土地面积,但是人口众多,人均可用土地面积低,
相比世界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而且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状况一直存在,进一步影
响人均可利用土地面积水平,如此将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空间信息技
术的运用,逐步改变了土地资源管理的模式方法,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
定位系统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精准快速地获取土地资源信息,为
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以及相关规划提供支撑。

其一,快速获取资源信息。

空间信
息技术本质是获取地理空间信息的渠道,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能够快速获取所需
信息用以支撑土地资源管理。

卫星定位能够快速定位地理坐标,遥感则广域覆盖,快速获取坐标点信息,所有信息进入地理信息系统,实现高效率的信息管控。

其二,提供大容量地理信息的存储和高效快速的信息处理能力,空间信息技术促使
土地资源管理实现信息化,大容量存储能力,高效快速的信息处理能力则是土地
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关键所在。

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信息存储与处理的关键平台,
提供综合分析、空间分析、动态预测等功能,可对土地资源信息进行高效处理,
进而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依据。

其三,提供时空分析能力,土地信
息在变化,土地空间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卫星遥感可全天候对地球进行探测,如
此将形成依托时间变化而变化的遥感影像,可揭示土地利用状况变化,这在土地
资源管理中属于重点环节。

依托先进技术手段,对土地资源进行立体化监控,持
续的监控获取土地时空信息,,明确资源变化情况,支撑土地利用规划。

其四,
与更为先进的信息技术的结合,如大数据、虚拟现实技术等融合后可从三维上对
地理信息进行呈现,以更加直观且真实的方式呈现地理信息,对于目前土地立体
化利用具有更为关键的作用。

3实例分析
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景很多,在不同的场景中具体用法存在一定差异,但
所有应用的前提,都是要获取准确的地理信息,这也是土地资源管理的充分必要
条件,为此以X港区的海陆域测绘为例,探索空间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

X港区
为某市新建港区,是市区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重点工程项目。

针对港区土地情况进
行调查(基础资料主要来自GIS)发现该区域属于丘陵地貌,西南方向地势较低,东北方向地势较高,需实地测绘面积250km²。

本次测绘工作采取遥感测绘方式,
遥感影响要求——Pleiades全彩图像,分辨率0.5m,多波段影像,分辨率2.0m。

针对本次测绘,技术流程如下,先对X港区的陆域、海域平面和高程进行数据提取,其中平面提取需提前准备数据,包括已经拥有的图像资料,随后做正射影响,构建平面地形,外业实测获取实地地理信息,构建地形图,高程提取则准备立体
图形,并制作数字模型,构建等高线,结合平面地形与实测地形绘制地形图。


践中首先对遥感图像进行必要处理,包括影像融合即增强影像,获取更高分辨率
和翻译能力,多数将多光谱与全色影像进行融合,Pansharp是主要方法;影像正
射纠正,由于遥感为广域覆盖拍摄,对于一些地形存在较大起伏的情况可能存在
高程测绘上的视差,需要利用数字模型进行纠正,X港区高差150m,按1:500
比例尺模型,执行正射纠正;正射纠正后可能出现图像畸变,尤其是色调,需对
色调进行调整,一般利用对比度、色彩平衡等参数来调整,注意图像细节应当在
调整中保留下来。

其次,提取地形要素,在软件上从正射影像底图提取要素,内
业提取要素后,外业实测,一方面确定要素完整,另一方面对于缺失的要素进行
补充,主要地形要素包括河流、沟渠、道路、居民聚集区等,其中应特别注意地
标性构筑物等特殊位置,如铁道口、十字路口、高塔等。

目前遥感技术可直接实
测,遥感影像的分辨率很高,能较为便捷地提取要素,但为保证准确性,依然需要实地外业测绘。

最后,由于土地资源的时空变化属性,已经存在于GIS中的地理信息资料可能会存在缺失,而新测绘的图像包含新增要素,需要外业测绘,确定新增要素的准确位置,并制作新地形图,换而言之所有缺失、不齐全或者模糊的要素都应当实地测绘以获取准确的地理要素信息。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空间信息技术在其中应用范畴比较广泛,空间信息技术的科学应用,能够给土地资源管理活动开展提供更多技术支持,有效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水平。

在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要想将空间信息技术顺利应用其中,应结合土地信息资源变化情况,对数据库信息定期更新,对土地资源变化情况实时监管,及时找出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实现各项资源信息的传递与共享。

通过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中空间信息技术实践探究,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水平,快速完成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迪.地下电缆通道空间信息整合和管理平台技术研究[J/OL].测绘地理信息:1-4.
[2]孙忠华,胡雅文,王巧,甘琪瑶.空间信息技术在洪涝险情分析中的应用实践[J].人民长江,2020,51(12):196-202+2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