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0XX年度开放基金课题申请指南
地理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地理信息工程学科前沿,以地理信息工程所涉及的“基础-手段-方法-产品-应用”为主线,开展地理信息工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理信息技术系统和仪器设备,解决全球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智慧地球构建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

主要研究方向为时空基准维持与精化、新导航理论与技术、地理信息空天探测与无控处理、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服务。

实验室鼓励与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相符的学科交叉和创新研究,为在本实验室中进行的科学研究提供资助。

同时,欢迎自带资金利用本实验室公共开放平台进行研究工作或科研合作。

一、课题申请对象
国内外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其它从事地理信息工程研究的相关单位和部门的科研工作者,均可向本实验室提出课题申请。

开放基金课题主要支持实验室固定人员以外的科研人员,如客座人员和外单位研究人员的申请。

二、主要研究方向
时空基准维持与精化
针对我国存在时间基准、空间基准使用不统一的现状以及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对时空基准高度一致性的需求,保持精确度高、稳定性强、可靠性好、备份完整的时间基准,保持精确、可靠、自主、天地一体的空间基准,开展时空基准维持和精化的理论方法研究。

主要包括:
高精度时间比对算法;
异地联合守时方法;
高精度远程时间比对与传递;
基于脉冲星的时间基准建立与保持;
时间基准监测与评估方法;
参考框架维持与更新;
重力基准建立与维持;
磁力基准建立与维持;
高程基准建立与维持;
地球定向参数确定理论与方法;
海洋大地基准建立理论与方法研究。

新导航理论与技术
针对我国陆、海、空、天、电各类用户对新导航技术不断发展的需求,以构建自主、安全、可靠的地(海)面、航空、航天、深空和水下导航体系为目标,开展GNSS导航、X射线脉冲星导航及水下地球物理场辅助导航等新的导航技术研究。

主要包括:
卫星导航新技术;
X射线脉冲星导航;
地球物理场辅助导航;
新型惯性器件及组合导航应用研究;
水下导航技术研究;
视觉导航技术;
天文导航技术。

地理信息空天探测与无控处理
围绕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环境、能源以及国家重大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开展天基地理空间信息遥感探测技术、无人飞行器地理空间信息遥感探测技术以及
遥感影像处理与分析技术和应用方法的研究。

主要包括:
SAR、InSAR新技术及应用;
光学立体测绘新体制及处理技术;
光学传感器成像质量控制研究;
光学、InSAR、Lidar在轨标定技术研究;
卫星/航空重力、卫星/航空磁力探测与数据处理技术;
传感器高精度姿态与位置确定技术;
全自动三维重建方法研究;
地形变化监测技术研究;
地壳形变及灾害(地质灾害)监测与机理研究;
光学-微波数据(多源数据)融合技术与应用;
海洋环境探测技术研究;
海底地形探测技术研究;
基于MEMS微振镜的无人飞行器地理空间信息遥感与数字化城市三维构建技术研究。

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服务
瞄准地理信息在国家战略、国民经济、应急保障等方面的应用需求,以构建地理信息获取的实时化与多样化、处理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和应用服务的网络化与知识化技术体系为目标,开展相关方面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主要包括:
时空大数据挖掘;
地理信息智能化服务;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制图综合;
应急专题地图快速制图;
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
空间信息可视化与可视分析;
众源信息与空间数据更新;
二三维室内数字地图构建及其应用;
基于资源环境调查与监测的天地一体化技术研究;
多元地理空间数据融合的土地质量评价与监测技术研究。

.
三、申请程序
申请人首先与本实验室联系,索取并填写《地理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书》,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盖章后寄交本实验室,同时须提交申请书电子版。

开放基金课题申请的截止日期为11月20日。

自带课题者不受申请时间限制,随时可联系前来进行研究工作。

研究课题获得批准后,实验室将开放课题批准通知书下达给申请者及所在单位。

课题的研究年限一般为2-3年。

申请者须在申请前仔细阅读材料《地理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管理办法》。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华、徐苑君
通讯地址:西安市雁塔路中段1号地理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邮编:710054
手机:(王华)、(徐苑君)
传真:
E-mail:
地理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二〇一七年十月九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