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快疫的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养殖须免疫,进出须消毒。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以突然发病、病程短促和真胃出血、坏死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一、诊断要点
该病病原为腐败梭菌,革兰氏染色阳性的厌气大杆菌。

一般消毒药均能杀死其繁殖体,3%福尔马林能迅速杀死芽胞。

一般呈地方流行,多数与羊猝狙(C 型毒血症)相伴发生。

山羊较绵羊少发,6月龄至2岁间营养状况偏好的羊多发。

腐败梭菌的芽胞广泛存在于污染的低洼草地、熟耕地和沼泽地等自然环境中,羊食入有芽胞污染的草料、饲料和水就会通过消化道感染发病。

许多羊自身消化道内也带菌,在秋、冬和初春季节,天气骤变、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和阴雨潮湿等应激因素作用下,病菌在羊体内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引起发病。

二、临床表现
羊突然发病和死亡,所以称为快疫。

病程较缓的羊表现拒食,离群,不愿走动,腹痛,臌气,磨牙,结膜潮红,口流血色泡沫,或排出带血稀便等症状,最后抽搐死亡。

剖检病变为死后尸体迅速腐败膨胀,天然孔流出血水,可视黏膜充血呈蓝紫色;皮下组织出血性胶样浸
润;胸腹腔和心包积液,心外膜有
出血点;肝肿大呈土黄色,质脆,包膜下有出血点和坏死灶。

特征性病变是真胃(第四胃)出血性炎症,胃黏膜充血肿胀,胃底和幽门部广泛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斑,或呈弥漫性出血、坏死和溃疡灶;肠道充血、出血,或有坏死、溃疡灶。

确诊可进行肝脏触片、瑞氏或美兰染色镜检,除有两端钝圆的单个或短链,还有长丝状菌体链。

三、防治措施
1.预防 应保持圈舍干燥,避免到低洼潮湿处放牧。

在该病流行和常发地区应每年定期注射羊三联苗四防苗,在高发病季节可用土霉素或磺胺药物进行药物预防。

2.治疗 病程较长的羊可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并辅以强心、肠道消毒等对症疗法。

对未发病羊可普遍投服2%硫酸铜溶液,每只100毫升;或每只投服10%生石灰水100~150毫升,可在短期内明显降低发病数量。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210095)黄明睿
养殖世界
YANGZHISHIJIE
编辑:邓婧(dengjing_njzf@)羊快疫的防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