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回热器中换热性能的优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 : An anisot ropic po ro us media mo del for crycooler regenerator was established. Based o n t he t hermop hysical p roperties of available heat capacit y , axial t hermal co nductivit y , and perform2 ance parameter s of regenerator effectiveness and regenerator perfo rmance factor , t he regenerator heat t ransfer performances were optimized under different regenerator geo met ries and p roperties wit h numerical simulatio n. The simulatio n result s indicate t hat t he cooling power enhances while t he regenerato r mesh specific heat capacit y or densit y increases , and get s lower when t he mesh specific heat capacit y fixes and penet ratio n dept h beco mes larger ; t he available heat capacit y grows but cooling power reduces wit h t he ratio of axial and t ransverse t hermal co nductivit y ( a) increased. While a is taken as 01 1 , t he cooling power is 01 5221 0 W higher t han t he case of isot ro2 p y , which demo nst rates t hat if t he factor anisot ropic is not taken into acco unt t he cooling power o btained f ro m numeratio n arises o n t he low side. The meshes wit h relatively lower t hermal co n2 ductivit y or measures are selected to weaken t he axial t hermal co nductivit y to reduce t he axial heat lo ss. Furt hermore , t he filling scale wit h different mesh geo met ry ( such as of 75 % 200 t will and 25 % 250 t will ) as well as multi2segment regenerator wit h stainless steel filled at t he cold end enhance t he regenerato r effectiveness and regenerato r performance facto r. Keywords : mesh regenerator ; anisot rop y ; heat t ransfer performance ; optimum
r
2
kr δ ) s = ( πfρ s cs
式中 : f 为声振频率 .
cs 表征单位质量板叠温度每变化 1 K 所吸收或
-
μ ε
Kr
v -
Fε r ρ ( u2 + v2 ) 1/ 2 v ( K r ) 1/ 2
2
放出的热量 ,δ s 为在 1 /πf 时间内热量通过板叠扩 散的距离 ,ρ s 是单位体积板叠的质量 , 三者乘积
hsf asf ( T s - T) ( 固体介质) cs
) , k x = ak r , kf 和 ks 分别 式中 : k = kfε, k r = aks ( 1 - ε
为气体和固体的导热率 , k x 和 k r 分别表示固体介质 轴向和径向的等效导热率 ; a 为轴向与径向导热率 之比 ; 其他参数的计算参考文献 [ 3 ]. 丝网回热器是 由金属丝网沿轴向以片状叠加而成 , 片间以点接触 , 存在较大的接触热阻 , 即轴向导热率比径向导热率 小得多 , 故若将回热器按各向同性模型处理 , 取 a = 1 明显不合理 . 因此 , 回热器应当采用非各向同性模 型 , 按照丝网填充的紧密程度 , a 的取值通常在 0 ~
Kx u Fε x ρ ( u2 + v2 ) 1/ 2 u ( K x ) 1/ 2
2
2 换热性能指标
21 1 可用比热容
( 1)
板叠的径向换热能力可用固体的比热容 cs 、 热 渗透深度 δ s 以及密度 ρ s 的乘积来定量描述 , 并称 ρ csδ s s 为可用比热容
[5 ]
ρ csδ s s = (
收稿日期 : 2008201219. 作者简介 : 高凡 ( 1982 - ) , 女 , 硕士 ; 何雅玲 ( 联系人) ,女 ,教授 ,博士生导师 . 基金项目 :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50425620 ,50736005) .
第 9 期 高凡 ,等 : 丝网回热器中换热性能的优化
, 该模型能充分考虑多孔介质中流动的惯性
效应和边界效应 . 描述回热器中可压缩交变流动气 体的质量守恒方程和动量方程分别为 ρ (ρ ) (ρ ) ε5 + 5 u + 5 v = 0 τ 5 5x 5y 5 (ρ u) 1 5 (ρ rv u ) 5 (ρ u u) 5p + + =-ε + τ 5 r 5r 5x 5x 5u 1 5 μ 5 μ5 u 1 5 (μ r + + divV ) 5 r r 5r 5x 5x 3 5x μ ε
1071
+
对回热式低温制冷机而言 , 回热器是一个关键 部件 ,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制冷机的效率和性 能 . 为了改善制冷机 ,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改善回 热器 . 金属丝网因具有优良的换热和流动性能 , 且制 作方便 、 价格低廉 , 从而成为回热器填料的首选材 料 [ 1 ] . 丝网回热器是典型的多孔介质 . 数值模拟方法 是研究多孔介质中流动和换热的有效方法 . 回热器 的换热性能受丝网物性 、 回热器中的流阻 、 换热表面 积和表面换热系数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 而上述各因 素均与丝网的目数 、 丝径和材料紧密相关 . 本文建立了低温制冷机回热器的非各向同性多 孔介质数值计算模型 , 以小孔型脉管制冷机的回热 器为对象 ,对不同目数和丝径 、 不同物性材料的金属 丝网填料进行研究 , 综合可用比热容 、 轴向导热率 、 回热效率和综合性能参数等性能指标 , 对回热器的 换热性能进行了优化 ,给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
时 , 应使得 k x 越小越好 . 21 3 回热效率 文献中常用回热效率η表征回热器换热性能的 好坏 . 在液氮温区 , 通常回热效率由 100 % 下降到 99 %时 , 则制冷量损失率增加 10 %以上 , 由此可见 选用回热效率高的回热器对低温制冷机来说尤为关 键. η与回热损失率λ 的关系为η = 1 - λ, 文献 [ 6 ] 中定义的交变流动下回热损失率为 λ=
可用比热容随着径向导热率的增加而增大但制冷量却随之减小可见由径向导热率增大引起的轴向漏热的负效果大于由可用比热容增大引起的径向换热能力增强的正效果因而体现出换热性能变差的综合效果故回热器填料应该选择比热容和密度较大导热率相对低的材料以提高回热器的综合换热能力
第 42 卷 第9期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2008 年 9 月 J OU RNAL O F XI′ AN J IAO TON G U N IV ERSIT Y
回热器中能量方程采用适用于非稳定流动和换 热的局部非热平衡模型
[3 ]
, 考虑了气固的耦合换热
计算 . 气体与固体介质的能量方程分别如下 (ρ ) (ρ ) ( ρ ) ε5 T + 1 5 rv T + 5 u T = τ 5 r 5r 5x
1072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第 42 卷
Vol . 42 № 9 Sep . 2008
丝网回热器中换热性能的优化
高凡 , 何雅玲
(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 710049 , 西安)
摘要 : 建立了低温制冷机回热器的非各向同性多孔介质模型 ,基于可用比热容 、 轴向导热率 、 回热 效率和综合性能参数等性能指标 ,以不同目数及丝径 、 不同物性材料的金属丝网回热器为对象 ,对 回热器的换热性能进行了数值优化研究 . 结果表明 : 回热器填料的比热容和密度越大 ,可用比热容 越大 ,则制冷量越大 ; 可用比热容相同时 ,热渗透深度大的制冷量反而小 ; 可用比热容随着径向导热 率的增加而增大 ,但制冷量却随之减小 ; 轴径向导热比取 01 1 时 ,制冷机的制冷量比回热器按各向 同性处理时要高 01 5~21 0 W ,可见通常模型中不考虑非各向同性因素计算获得的制冷量会偏低 ; 选择导热率相对低的填充材料或通过改变丝网填充方式来降低回热器轴径向导热比 ,可减小轴向 漏热量 ; 通过控制不同目数丝网的填充比例 ( 体积分数) ,如热端 75 %200 目和冷端 25 %250 目 ,且 冷端采用导热率较低的不锈钢丝网的多段式回热器 ,可提高回热效率和综合性能参数 ,从而获得更 佳的换热效果 . 关键词 : 丝网回热器 ; 非各向同性 ; 换热性能 ; 优化 中图分类号 : T K12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02532987X ( 2008) 0921070205
( 3)
2 ρ csδ s s (J / ( m ・K) ) 的物理意义为 , 单位板叠面积对
ε为孔隙率 ; K 和 F 分别为渗透率和惯性项系 式中 : 数
[3 ]
; 下标 x 和 r 分别表示轴向和径向 .
应的热渗透深度区域温度每变化 1 K 所吸收或放出 ρ 的热量 . 可见 , csδ s s 越大 , 表示板叠径向换热能力 越强 . 21 2 轴向导热率 板叠的轴向导热能力通常用轴向导热率 k x 表 征 , 实际上轴向换热在回热式热机中是有害的 , 会带 来严重的轴向漏热损失 , 故在选择板叠材料和填充
1
cp
1 5
r 5r
kr
5T 5 k 5T + 5r 5x 5x
cp
1 βT D P + < +
τ D
hsf asf ( T s - T) ( 气体介质) cp (1 - ε )
( 4) ( 5)
ρ 5( s Ts ) 1 = τ 5 cs
1 5
r 5r
kx r
5 Ts 5 k 5 Ts + r 5r 5x 5x
01 2 之间 [ 4 ] .
1 回热器内流动与换热的控制方程
回热器内为复杂的多孔介质结构 , 其中气体流 动计 算 采 用 修 正 的 Darcy2Brinkman2Forchheimer 模型
[2]
回热器本身结构复杂 , 回热器的换热性能受到 丝网物性 、 回热器中的流阻 、 换热表面积和表面换热 系数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 在进行回热器性能优化分 析之前 , 先给出几种评价回热器换热性能的指标的 定义 .
( 2)
kρ r s cs ) πf
− ∀
− ∀
( 6) ( 7)
5 (ρ v) 1 5 (ρ rv v ) 5 (ρ uv ) 5p + + =-ε + τ 5 r 5r 5x 5r 5v 1 5 μ 5 μ5 v 1 5 (μ r + + divV ) 5r r 5r 5x 5x 3 5r μ v
Heat Transfer Perf ormance Optimization f or Mesh Regenerator
GAO Fan , H E Yaling
(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ultip hase Flow in Power Engineering , Xi′ an Jiaotong Universit y , Xi′ an 710049 ,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