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低血压原因及处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低血压原因及处置
标签:血液透析;低血压;年龄;超滤量
[文献标识码]C
2004年6月~2006年6月,临河中心医院血透室共发生透析性低血压139例次,占同期透析例次 6.4%,现对血透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处置情况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河中心医院血透室于2004年6月~2006年6月共有维持血透病人37例,其中男21例,女6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23岁,共血透2 160例次。

其中发生低血压28人,男19人,女9人,年龄最大70岁,最小36岁,共发生139例次透析性低血压。

按年龄分为4组:50岁为Ⅳ组。

1.2研究对象的选择
纳入标准:①透析中低血压至少发生1次以上;②透析过程中血压低于90/60mmHg,需临床处置的病人;③在该中心血液透析达3个月以上者为维持性血透病人。

同时符合条件①和②者为透析性低血压病人。

排除标准:透析前就存在低血压的血透病人。

1.3 透析方法
透析机为瑞典AK-95S,日本TMS,透析器种类由聚砜膜、铜仿膜、醋酸纤维素膜等不同原料的空心纤维透析器,面积1.1~1.5 m2不等,透析器多复用4~6次,用碳酸氢盐透析液进行血透。

血管通路采用动静脉内瘘或锁骨下插管的方式。

透析抗凝采用体内肝素法,对有出血及出血倾向者采用无肝素或小分子肝素抗凝。

1.4 低血压发生时间及处置
透析0~1 h、1~2 h、2~3 h、3 h以上分别表示为1、2、3、4时段。

多数低血压发生于 3 h以后。

低血压发生后,停止超滤脱水,降低血流速度至150 ml/min以下,输注50%GS或等渗盐水,多数(约90%)血压渐恢复,个别需停止透析。

1.5 发生低血压时的症状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出现之前多有腹部不适、出汗、打哈欠,继之出现乏力、头晕、心慌、恶心,个别无不适主诉。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组血透时低血压发生率比较
本组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平均发生率11.2%,Ⅳ组病人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最高,Ⅰ组最低(表1)。

2.2 不同透析时段发生低血压的人数和例次
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随之增加。

一旦发生低血压,经停止脱水、扩容后血压回升,说明透析时的低血压多与低血容量有关(表2)。

透析性低血压与透析类型、透析机型号、透析器复用次数及透析器面积无关
3 讨论
3.1 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的因素
其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如低血容量、自主神经病变、血浆血管活性物质减少及顺应性降低、营养不良及心功能减退等。

透析时发作性低血压可引起心肌、大脑、胃肠缺血及静脉血栓形成。

3.2 统计结果表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与年龄有关
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

老年人绝大多数合并心血管疾病,血管顺应性差,若在4 h内排出2 000 ml以上的液体,对血容量及血压影响较大。

透析过程中,水、电解质、肌酐及尿素氮存在着一个内平衡的适应过程,老年患者这种内平衡调节适应能力比其他年龄组差,故易发生低血压。

3.3 随着透析时间的推移,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逐渐增加
特别容易发生于透析结束前1 h。

在透析过程中,由于超滤脱水,血容量下降,当其下降超过机体的代偿能力时,即可发生低血压。

同时,由于肌酐、尿素氮等代谢废物排出,血浆渗透压逐渐下降,血管内水分子向细胞内移动,导致血容量进一步降低,从而促使低血压的发生。

透析性低血压主要与低血容量发生有关,后者主要与不合理的超滤量有关。

不合理的超滤常见于:①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每次透析需在较短的时间内排出大量的水分,致使超滤率远远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

②透后体重低于干体重。

经系统治疗,改善营养,患者干体重可能
已增加,但在透析时未及时提高干体重指标,每次血透时的超滤量多于体内实际蓄水量,致使透析后体重低于干体重。

③极少数病人希望多脱水,其目的是在透析后多进流食而高报体重,致使本次超滤量多于体内的实际水量。

④透析机多超滤。

实际超滤量多于机面设定值,致超滤量增加。

3.4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防治
①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变化,及时监测血压,应每小时测一次血压。

②调整干体重,确定合适的超滤量。

透析过程中脱水量适当,1次不应脱水过多。

采用碳酸盐透析,透析液钠浓度不低于135 mmol/L,对易发生低血压者可采用高钠透析。

③纠正贫血,加强营养,改善心肌功能,积极治疗心血管疾病。

④老年人透析血流量不易过高,一般控制在150~200 ml/min,同时限制水、钠摄入量。

⑤透析中发生低血压时应迅速补充生理盐水100 ml扩充血容量或补充高渗盐水、高渗葡萄糖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