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土地兼并的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地产土地兼并的危机
早先大学还未毕业,我还没怎么关注中美贸易战的时候,那时网上流行这样一种说法。
大意是说中美贸易战的根本在于意识形态之争,因为中国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不依靠掠夺和建立霸权的方式完成现代化的国家,而西方人紧张就紧张在这一点:本身西方的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是靠二战前从殖民地掠夺的财富,还有依赖于二战后建立有优势的世界秩序,压榨第三世界国家,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充斥着大量人性的阴暗和不平等,尽管他们总是宣扬自由化,但对自己现代化的过程和结果都是要进行相当程度的美化的。
因此,如果中国成功了,那么就等于昭告世界:世界上存在着这样的一种方式,可以不依靠殖民掠夺收敛财富,也能完成现代化工业化。
而中国的成功无疑会极大的动摇西方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这意味着中国将掌握世界的舆论权和话语权,这对西方国家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所以这就成为了西方国家从多方面围堵中国的开始。
当然这样的观点即使从现在来看,我也是承认它具有一定的道理的。
但是随着年龄增长,踏入社会,很多事情只有亲身经历,才会有感触。
我不想谈国与国的事情怎么样,我就想谈谈自己国家的人民。
说说中国堪称世界最强的基建是如何完成的?现在遍地全国的城市美化和规划是怎么完成的?如今的社会运转又是通过什么东西
在维系着的呢?
是房价。
是房价迫使人民不得不通过持续的劳动,才能偿还房贷,获取自己在某片土地,某个城市上的居住权。
房价过高,本质上是政府大量圈地出售给房地产开发商行为的恶果之一。
开发商只是一个中间商,但是中介商也要赚钱,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高昂的买地费用自然最后还是要由人民来承担。
在这个过程中,双方是明显双赢互利的。
国家要完成城市现代化,这个任务会落在地方政府的身上,而城镇化率也是地方政府的业绩指标之一。
开发商则具有从承包土地,规划建设,到卖房出售等一系列行为的资质和条件,而通过卖房炒房,即便买地费用十分昂贵,开发商仍然能拿到自己的利益。
然而,开发商向政府买地,要通过银行贷款;人民买房,也要通过银行贷款套现支付交易,在整个流程里,最大的受益者显然是政府。
通过土地财政和信用捆绑,政府保证了人民能持续不断的输出劳动力,来维持社会的运转。
钱,本质上是一种代表劳动力价值的交换工具。
是一种购买力,也是一种雇佣力。
参考买一套房人均至少要还15年-20年以上,政府既然在这个过程中获取了这样多的劳动力价值,那么政府将这些钱投入到了哪里呢?
是大量的基建项目,如高铁、地铁、城市改造规划这样的项目工程。
所以城市化建设如火如荼,大量的钱流入到建筑制造业,而基建的重活累活,却要由低素质、教育水平低的劳动人民来完成。
于是乡村持续空心化,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继而带动房价上涨,教育内卷,医疗问题也开始凸显。
但是与此同时,劳动人口的后续不足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不仅建设工地、城市改造建设的就业雇佣人员的平均年龄越来越大,就连民营私企里轻工业类如纺织服装工厂里也几乎看不见任何青壮年。
计划生育的弊端开始显现,终究不知是统计局还是计生办,为了什么样的理由,延误了时机,以至于到尽头竟然放开三胎也近乎无人问津。
又或许换个角度,是继续鼓励农村人口生育,为未来补充劳动力缺口做准备。
但不管怎样,早在问题出来之前,高额的房价、生育和教育成本就已经将无数年轻人劝退,甚至旧习俗“彩礼”一说还和时代发生化学反应给年轻人的婚嫁造成了更大的阻碍,在互联网上随处可见年轻人阴阳怪气的抱怨和感慨。
这标志着新一代的躺平大趋已经势不可挡,不论官媒发什么样的“躺平可耻”也将毫无作用。
因为解铃还须系铃人,不解决房价、就业、收入、教育在内的诸多问题,反而倒去抨击年轻人躺平,根本就是一个本末倒置式的做法,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和“何不食肉糜”有异曲同工之妙。
再谈谈既得利益者,这一部分人坐拥多套房产,或由家里祖坟冒青烟,早年拆迁成了千万富翁,又或是投资目光较好,入行早的,阴
差阳错买下的。
这些人大可将自己闲置的房产出租出去,一年到尾即便什么事也不干,光收租就是一笔很可观的能保持体面生活的数目。
但大多数人并不会这样做,而是拿着这笔钱,或是转手房产所赚取的差价,继续投入房地产或是其他行业,进一步赚取利润,聚敛更大的财富。
而普通人们,却只能望洋兴叹。
可为了生活,也不得不成为既得利益者的韭菜,向既得利益者交租,或是因为各种因素购买二手房,不得不支付房价上涨带来的巨大差额,透支几十年的人生。
不买,却也不太现实。
优秀的地产商和房屋中介已经成功的在社会上播下了焦虑的种子,不买就会涨,数字谁都会算,算一算打工攒钱买房的速度远跟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还不如早点贷款买房。
于是山一样的债务压在身上,一个月近乎一半以上甚至三分之二的工资都拿去还债,除去必要的生活开销,根本攒不下一分钱。
另一面,市场上却竟还在谈什么要促进消费,简直可笑至极。
好不容易熬完几十年还完房贷,面临的大多又恐怕是一个进退两难的局面,结果是人人都成了空口无凭的“百万富翁”。
名下房产每平米均价超过一万,总值高于一百万,可是又不是处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甚至都不是省会城市,只是一个七八线乃至十八线的小县城或县级市,如果你说要卖,能找到谁愿意接盘?
只能降价了,可你不太能接受,这是辛苦几十年换来的,还不如自己住着。
于是你守着自己价值百万的房子,守到子女都长大成人,守到终
老,守到70年产权都结束了。
新时代的模式,人民所偿还的房贷,本质上来讲和古时候的百姓交的佃租没有区别。
只不过收取租金的主体对象从地主变成了国家,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国外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原因。
不过考虑到国家作为一个巨大的机器,只要能适时施惠,也能减少腐败,当然是比过去要强多了。
但反过来说,若是不严加管控,也会产生远比地主阶级更可怕的后果。
回头历史,从古到今,中国历代都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每到朝代后期都是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社会财富和权力都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社会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最终爆发而灭亡的。
实际上到现在即使生产力进步,现状也没有改变,只是成为刚需的东西不同了而已。
随着时间过去,替代了田产的房产,未来终将有一天会流进少部分人手里。
本质上是老百姓抗风险能力差,比如古人拼搏半辈子,好几代人才换来的几亩田,也许一个无妄之灾就能付之一炬。
现代人只要生个大病,就只得变卖房车,甚至还得上个水滴筹。
一家能有一套房产就是幸运,而有钱人即便住不过来,也能随手拿出几套来。
即便有限购,转手五年内限制买卖的政策,市场买卖房产总体来说还是支持自由买卖的,这就说明了房产不是纯粹的使用品消耗品,而是商品。
但百姓又无法直接将个人房产向政府变现,只能在市场交易,因此如若房价能保持稳固,就成了有钱人保证财产不缩水的重要配置,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穷人的房产也势必会逐渐流入少数有钱人的手中。
那么打倒房价吗?
打倒房价看起来是当下问题的最优解了。
既能解决当下社会由房价产生的诸多矛盾,也能带动经济,增长消费,更能极大程度上减少年轻人的压力,提高社会满足感和个人幸福感。
但这也势必牵扯到成千上万的购房者,他们含辛茹苦半辈子,或是刚刚从银行贷款几十万上百万透支了自己半辈子的人生,他们焉能同意财产缩水,一夜回到解放前,那不相当于自己过往的劳动全都灰飞烟灭了吗?
其实房价,本质上只是一场数字游戏,是高是低全由政府说了算。
市场供给多少从根本上来说是政府决定的,只要提高供给,房价自然会跌,那些社会问题自然也会迎刃而解。
但现在眼下的这一场泡沫,已经汇聚了极大的水分,一旦跌破,甚至有可能就会爆发一场多米诺骨牌式的经济危机,进而导致全国上下经济都一蹶不振。
因此政府决不允许房价出现断崖式跌落,必须出手调控,制止某些夕阳地产开发商以断崖式房价出售房产的行为。
但与此同时,要再谈想办法解决百姓住房的问题就又变得棘手起来了。
房价过高→低欲望社会,年轻人躺平
房价跌破→经济危机爆发,人民财产极大缩水,会引起社会动荡左右不是,进退维谷。
但两害相权取其轻,于是发文批年轻人“躺平可耻”,宣传主流舆论,引导社会风向,宣传新时代奋斗精神,劳动光荣是底色,正能量;批评游戏和亚文化圈,兴趣爱好不能成为嗜好,多方共治青少年畸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