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一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初一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气象知识,学会通过天空云朵的形状、颜色、位置和数量等特征分析天气变化,并熟练掌握望云识天气的技能。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掌握天空云朵的形状、颜色、位置和数量等特征对天气的判断。
2.学习天气变化的术语和气象知识。
3.加强实践课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教学难点
1.提高学生对不同天气变化的判断能力,并通过实践操作进行巩固。
2.增强学生对气象知识的理解,让其掌握如何运用气象知识应对突发天气。
三、教学准备
1.教材:《中学语文》初一上册
2.工具:PPT,云彩模板,实验物品。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本课通过唯美的图片引出话题,将天空云朵的美景和答案展现在学生面前,并提出望云识天气的话题,引导学生进入相关知识的学习。
2. 新知讲解
(1)学生自主阅读《看云识天气》一文,并结合教材内容,学习气象知识。
(2)通过PPT展示不同类型的云朵,让学生根据不同类型的云朵,进行天气的判断。
(3)利用气象仪器等实验物品,逐一演示太阳、气压计、风向仪、风速仪、雨量计的作用及意义。
3. 操作实践环节
为了更好地切合实际,我们将实验和操作作为课程中的重点内容。
安排实地观察云朵,进行天气变化的预测。
要求学生根据云朵的形状、颜色、位置和数量,判断天气变化。
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气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 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
通过课堂实验,加深学生对气象知识的认识。
通过情境模拟和图像呈现,让学生运用气象知识进行天气变化的判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带着问题提醒学生加强对气象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丰富知识,拓宽思路。
五、教学资料
1.《中学语文》初一上册教材;
2.PPT、云彩模板等;
3.风速仪、太阳、气压计、风向仪、雨量计等实验仪器;
4.图片素材等。
六、教学评估
通过实践操作,评估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应用能力。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给出相应的建议,以此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