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可持续成长评价体系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族企业可持续成长评价体系构建
作者:孙燕饶扬德
来源:《商业时代》2011年第29期
内容摘要:家族企业是一类特殊的企业群体,这类企业是民营企业的主力军,它们的健康成长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可持续成长能力是企业家的共同追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对企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文章通过对持续能力、成长能力、创新能力三个方面对家族企业可持续成长能力进行评价,建立可持续成长的评价体系,最后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继而计算出企业的综合得分。
关键词:家族企业可持续成长评价体系
家族企业可持续成长能力
(一)家族企业的界定
不同学者对家族企业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家族企业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家族企业指一个家族创业并对企业拥有所有权、控制权和继承权的企业;广义的家族企业,则是以狭义的家族企业为产权基础,对企业进行发展和扩大,甚至充分社会化了的现代企业。
(二)可持续成长企业
能够持续存活并成长的企业是可持续成长企业,具有可持续成长能力。
一般情况下企业可分为四类:既无持续性又无成长性的企业、持续存活但无成长性的企业、发展迅速却无持续性的企业、持续存活且具有成长性的企业。
本文认为最后一类企业具有可持续成长能力,是可持续成长企业。
持续性差但成长迅速的企业称为“巨婴型企业”,它们迅速成长又迅速灭亡,例如曾经的“标王”秦池酒业就属于这一类企业;既无持续性也没成长性的企业只是昙花一现,迅速出现又迅速灭亡,没有研究价值;持续存活但成长性差的企业是不创新、业绩没起色,却能持续存活的小店,这类企业发展空间很小。
本文讨论的对象是不仅能持续存活还能持续成长的企业,它们被认为具有可持续成长能力。
如果一个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且没有变革和创新,企业生命周期就等于产品寿命周期,企业寿命最大值由生命周期给出,是一个闭区间。
但如果企业在进入衰退期之前进行产品和技术创新,就能跨越衰退期,即从一个企业代的成熟期进入下一个企业代,循环往复,企业生命周期就是一个不断扩大的开区间。
因此,企业可持续成长指企业在较长的时期内,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断变革与创新,延续成长期和成熟期、超越衰退期的过程。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可持续成长能力的内涵包括持续性、成长性和创新性。
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企业可持续成长能力:一个企业不仅要体现出持续性,在时间维度上持续下去;还要体现出成长性,在价值维度上有所发展,企业成长包括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企业可以进行纵向一体化或横向一体化发展,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创新是企业可持续成长性中的重要方面,包括市场、产品以及流程等,没有创新就没有企业的可持续成长。
(三)家族企业可持续成长能力
家族企业一般是从家庭企业起步,吸收本家族成员如子女、兄弟姐妹等。
但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本家族成员已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就需要吸收一些泛家族成员。
有些家族企业停留在泛家族模式上,能持续存活下去,但不会成长壮大,这类企业是有持续性但无成长性的企业;有些则不适应社会环境而灭亡。
一些家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吸收本家族以外的人才,人员任命不再是任人唯亲而是开始择优录用。
在现代社会,一些家族企业选择上市吸收社会资本,在上市之初是家族成员占有绝对股权,后来成为公众上市公司。
对家族企业而言,企业能在人员任命、融资渠道、所有权经营权等问题上处理得当,就能实现企业可持续成长。
家族企业可持续成长评价体系
(一)指标选择
笔者根据上文分析,从持续能力、成长能力、创新能力三方面对家族企业可持续成长能力进行评价,其形成机制如图1所示。
三种能力相互协调、共同作用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在企业内外部环境和组织下形成持久的核心竞争力,继而获得可持续成长能力。
(二)指标体系的建立
参照层次分析法建立如表1的评价指标体系。
持续能力与行业特性有很大关系,行业是可持续发展的,那么企业也能长久发展;企业只有融资能力足够强才能保证有充足资金进行发展;市场拓展、应变等市场能力,企业形象等与持续成长能力有很大关系。
盈利、运营、偿债等财务指标及发展能力是衡量一个企业成长能力的关键。
企业内部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研发能力、产品及流程创新体现了创新能力。
三级指标中的A32指企业是否能够根据社会、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A34指企业在选择员工及继承人时的决策,能否建立多层次人才梯队;A44考察企业能否根据环境变化调整经营战略方向,能否根据市场变化实施改革;C16考察企业是否坚持创业之初的愿景。
评价方法
评价体系的设计只是进行系统评价的基础,只有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才能获得对企业可持续成长能力的整体评价。
首先要确定各指标权重,其次是考察衡量三级指标,最终确定家族企业可持续成长能力。
(一)权重确定
文章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层次分析法是沙旦(T.L.Saaty)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法。
权重确定步骤如下:
两两比较,建立各层次判断矩阵。
根据指标体系,需建立三个层次的共十七个判断矩阵。
需应用德尔菲法,即让专家根据他们对各指标重要性程度的判断填写判断矩阵,进行两两比较的时候使用1,3,5,7,9级评价方法。
以一级指标为例,建立判断矩阵见表2。
计算各元素在判断矩阵中的权重。
求解特征向量ω,即为权重向量,根据方根法求解,以矩阵S←(A,B,C)为例,判断矩阵的具体形式为:
第一步:计算矩阵中每一行元素的几何平均数。
每一行的几何平均值记作i,得到向量:。
第二步:对第一步中得到的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的特征向量就是权重向量,,ω=(ω1,ω2,ω3)。
进行一致性检验。
步骤(2)中得到的特征向量是否就是合理的权重分配,还需进行一致性检验。
第一步:计算最大特征值λmax:
,其中,
( pω)表示pω的第i个元素,n=3,即:
,代入数据,得到λmax的值。
第二步:计算一致性检验指标C.I.。
C.I.=(λmax-n)/(n-1),其中,n为判断矩阵的维数,将n=3、λmax代入,得到C.I.的值。
当C.I.等于零时,认为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
第三步:计算一致性比例C.R.并进行判断。
C.R.=C.I. / R.I.,查R.I.表得,当n=3时,
R.I.=0.52,将R.I.、C.I.的值代入。
C.R.越小,表明判断矩阵的逻辑一致性越好,极限值为0,认为当C.R.≤0.1时,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条件,否则矩阵需要调整。
若C.I.≤0.1,步骤(2)得到的ω1,ω2,ω3就是一级指标的权重。
同理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然后计算每个三级指标的综合权重。
(二)确定三级指标的值
确定权重后,下一步是对每个三级指标进行衡量,然后确定每个层次的得分,最后得到每个企业最终可持续成长能力的得分。
因为本指标体系中的考察变量包括定量和定性指标。
针对这两类指标,采取不同的衡量方法。
对于定量的硬指标采取数据采集方法,财务数据在公司网站或者证券交易所网站上可以查到。
对于非定量软指标主要用德尔菲法确定。
可将评价要素做成调查问卷,请专家采用问答题的形式对每个三级指标进行打分,通常用5分制的打分方法。
针对本指标体系的定性指标,设计问卷时问题的设计可如下例所示:
您认为X企业的XX(企业家姓名)具有创新精神吗?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
您认为X企业具有创新氛围吗?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
(三)计算可持续成长能力综合得分
指标权重和考察变量的值确定后,可采用逐层加权汇总的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四个一级指标的得分,继而得出一个企业可持续成长能力得分。
利用公式计算Ti。
其中,Ti指三个一级指标的得分;μλ 是每个一级指标下二级指标在该一级指标下的权重;rj是三级指标在该二级指标下的权重;Xj是每个三级指标的实际值;Zj是每个三级指标的目标值;j是二级指标下三级指标数;λ是一级指标下二级指标数;m和k是指标数。
根据公式(其中,)计算企业可持续成长能力的总得分Y,i是各一级指标,此处n为3,Ti是准则层三个一级指标的得分,ωi是三个一级指标的权重。
综上所述,家族企业可持续成长评价体系不仅能衡量不同企业同一时期可持续成长能力大小,也可对一个企业不同时期的持续成长能力进行比较。
这为企业评价和了解自身可持续成长能力提供依据,为以后发展提供了标准。
笔者只是在理论基础上进行研究,并没有针对一些企业进行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郭蕊.企业可持续成长能力的关键维度及分析模型[J].企业管理,2005(11)
2.戴维·贝赞可. 吴亚军译.公司战略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储小平,李怀祖.家族企业成长与社会资本的融合[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6)
4.崔晓峰,欧海燕.蚌埠市IT小企业创业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0.4
5.周志丹.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性评估研究[J].科研管理,2010,4
6.张军华.创业板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4
7.苏永华.现代人才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
8.候景新,尹卫红.区域经济分析方法[M].商务印书馆,2004
9.郭蕊,张雁,吴欣.论企业可持续成长能力的内涵与评价方法[J].企业管理,2005(6)。